火彩(戲曲藝術術語)

火彩(戲曲藝術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戲曲舞台上表現火焰、煙雲各種特技的統稱,也是刻面寶石內部反射出的彩色光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彩
  • 性質:戲曲藝術術語
  • 形態火焰煙雲
簡介,詳細描述,

簡介

中國戲曲舞台上表現火焰煙雲各種特技的統稱。一作彩火。始於漢代百戲的“吞刀吐火”。宋代儺儀目連戲中廣泛套用。明代戲曲演出中,火彩用於渲染鬼神,擴及戰爭場面,如《草廬記》火燒赤壁一出就施放煙火。火彩主要有兩類,一為演員口吐;一為檢場人員施放,後者川劇叫撒粉火,通稱撒火彩。花式甚多,如繞成大圈的叫月亮門,連線不斷的叫連珠炮,劈空飛出的叫過梁,飛焰落入台口盆中以引燃盆內酒火的叫釣魚等,都是極有表現力的造型手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由於片面強調隱蔽檢場,此類特技在不少劇種中漸失傳。
火彩

詳細描述

戲曲舞台上表現火焰、煙雲各種特技的統稱。一作彩火。此技由漢代百戲“吞刀吐火”演化而來。
唐、宋時已用火彩為鬼神舞蹈製造氣氛。唐代周繇《夢“舞鐘馗”賦》:“煙雲忽起,難留舞罷之姿。”說明《舞鐘馗》終了時要施放煙火,將舞者隱去。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記《抱鑼》、《硬鬼》、《七聖刀》等的演出,舞者或從煙火中出現,或“口吐狼牙、煙火”。
明代演出《目連救母》,鬼神出沒多有火彩,而目連戲在宋代已可連演數日(《東京夢華錄·中元節》),可知戲曲吸收此種技藝,或從宋時的目連戲即已開始。到了明代的弋陽諸腔中,火彩不僅渲染鬼神表演,還用於某些軍事場面,以刻畫人物,烘托氣氛。明刊本《草蘆記》第40折中註明“卒放火介”,乃用火彩表現火燒赤壁的戲劇場面。明刊本《古城記·受錦》一折,演曹操關羽至灞陵橋,假意餞別,關羽疑其有詐,以酒滴刀,“刀上火起”,以此判明酒中有毒;這刀上的火彩,正烘託了關羽不可侵犯的神威。其後各高腔、梆子、皮簧系統劇種,對火彩均有所豐富。
火彩主要有兩類:一類由扮演者口吐;一類由檢場人施放。
扮演者口吐的火彩又分兩種:一是把松香粉等引燃物噴到另一扮演者所持的火把上,引起騰騰烈焰,如扮演李慧娘等;另一種是口銜圓錐形火筒,兩端有孔,內盛燃燒的草紙灰細片,徐徐吹出,呈現火星閃爍,如扮演判官、鐘馗等。
檢場人施放火彩,通常稱為“撒火彩”,川劇稱為“打粉火”。其法以細草紙摺作引火,夾在手指間,手中握松香粉,沖火以出。要依據劇情,結合表演,疾徐長短濃淡恰到好處,非訓練有素者不能得心應手。撒火彩的花式甚多,各有名稱,如繞成一大圈的叫“月亮門”,接連不斷的叫“連珠炮”,劈空飛出的叫“過梁”,飛焰落入台口盆中以引燃盆內酒火的叫“釣魚”,等等。在川劇《燒濮陽》、京劇連營寨》等的演出中,火彩都是極有表現力的造型手段。掌握此種特技,是檢場人的職務之一。近30年來,由於片面強調隱蔽檢場,此類特技在不少劇種中已漸失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