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渣錐

火山渣堆又稱碎屑錐,是斯通勃利型火山爆發形成的小規模火山。它以火山碎屑岩為主體、兼有部分熔岩,火山岩成分為玄武質-安山質、也有英安岩、流紋岩,其錐體寬度為0.25~2.5 km,平均為0.9km。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山渣錐
  • 外文名: Cinder cones
  • 組成:火山碎屑岩堆積而成
  • 寬度:1km左右
  • 構成:火山渣流、火山彈、熔岩流等
  • 特徵:錐形、坡度30°左右,基性岩石
簡介,組成,特徵,

簡介

火山渣堆又稱碎屑錐,是斯通勃利型火山爆發形成的小規模火山。它以火山碎屑岩為主體、兼有部分熔岩,火山岩成分為玄武質-安山質、也有英安岩、流紋岩,其錐體寬度為0.25~2.5 km,平均為0.9km。

組成

通常由以下幾種岩石組成:一、很小的岩塊——火山渣流。二、岩漿濺落的火山彈,如牛糞狀、紡錘狀,有時火山弾黏結成層。三、熔岩流與快速濺落的熔岩共生。四、有時在錐體內出現焊接的含角礫岩凝灰岩。五、較大碎屑與火山弾圍繞火山口分布,而較小的碎屑順風流方向分布。

特徵

錐形外形比較典型。坡度一般大於10°,以30°左右居多,是沒有熔岩流的火山活動造成的。碎屑物化學成分一般為基性及中性;錐體的大小、形態還受到碎屑物質的粗細,噴發的規模和噴發時的風速、風向等因素的影響。一般粗火山碎屑錐在近火山口處,細的火山碎屑則分布略遠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