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陵橋(河南橋樑)

灞陵橋(河南橋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灞陵橋,橋樑名稱,著名的有河南灞陵橋和甘肅灞陵橋。

渭水長虹灞陵橋 “聞眺城邊渭水流,長虹一道臥橋頭。”坐落在縣城南清源河上的灞陵橋,是千里渭河上游的第一座橋樑,自古以來人們稱它“渭河第一橋”。 灞陵橋是一座古典純木結構臥式懸臂拱橋,當地民眾俗稱臥(或“握”)橋,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橋長40米,跨度29.5米,高15.4米,寬4.8米。橋底部以並排10根粗壯圓木並列11組,從兩岸橋墩逐次遞級,飛挑凌空。頂部為飛檐式廊房,共13間64柱。橋兩端建有卷棚式橋頭屋,四角鬥起,脊聳獸飛。整個橋體高挑凌空、雄偉壯觀,宛如一道絢麗的彩虹,被冠以“渭水長虹”之美名。 歷史上許多達官貴人、文人墨客都對灞陵橋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極高的觀賞、科研價值讚嘆不已,或贈匾額,或題對聯,或留碑文,或題詩作詞,使這座橋聲名遠揚,身價倍增。現橋上留有左宗棠題“南谷源長”、蔣介石題“綰轂秦隴”、孫科題“渭水長虹”、于右任題“大道之行”、當代著名書法家啟功題寫的“灞陵橋”等匾額,還有汪精衛題寫的碑文。 灞陵橋於1981年被列為甘肅省省級文物而倍受呵護,省政府先後兩次撥款進行了維修。它經歷了世事滄桑,見證了渭水源頭的古今巨變,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橋樑、文化、民俗、力學和藝術不可多得的瑰寶。如今,它不僅成為渭源風物形象的代表,也作為定西市旅遊標誌,展現給世人的是歷久彌堅、更加多彩迷人的姿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灞陵橋
  • 原名:八里橋
  • 橋長:90米
  • 相關文章:《漢關帝挑袍處》
  • 開放時間:08:00~18:30
  • 門票價格:30.00元
  • 建議遊玩時長:1.5小時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門票預訂,景點美圖,介紹,名稱的由來,春秋樓,春秋廣場,許昌博物館,灞陵橋遺風,三國文化產業園,

介紹

灞陵橋,原名八里橋,在許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泥河上,相傳為三國名將關羽辭曹挑袍處,灞陵橋從此名
灞陵橋
揚。原橋高於水面3米餘,為三孔青石橋。橋面寬能並行兩車,橋長90米,兩岸楊柳成行,風景宜人,橋旁有《漢關帝挑袍處》石碑,為明末將領左良玉所立。另一通碑為辭曹書,保存完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又豎了四通碑,文字清晰,碑文論述關羽對曹操辭其金而挑其袍的過程,歌頌他“依曹已久仍歸漢,留得英風在潁州”。說他視高官厚祿若糞土,褒他“情深義重垂千秋,士民爭拜漢雲長”。清道光年間傅梓之《許州記》載甄汝舟懷古詩句,云:“野水四堤浸柳條,道邊殘碣記前朝。長髯勒馬橫刀處,萬古英風八里橋。”此橋的始建年代無考,據1991年對原橋遺址的挖掘清理,橋基為元代構件,上部為明、清建築。原橋青石灰磚結構,三孔,通長17米,高2.88米。橋上遺留構件有石雕欄板、戲水龍頭、望橋、石獅、石猴等,都存放在關帝廟內。橋北為明末總兵左良玉潑墨手書“漢關帝挑袍處”的巨型石碑。橋南是《關王辭曹操之圖》碑。
1990年重新修建了這座仿漢觀賞橋。橋長121米,單拱雙柱,柱承櫨斗,支頂拱體。青石欄板上浮雕仿漢畫像,內容有歷史典故、神話傳說,大多是反映漢代農桑狩獵、民俗天像等現實生活。質樸生動,令人退想。東閱台的正中入口處,立有青石堆雕的“關公勒馬挺風”巨像,通高9米,高大偉岸,給人以凌空立馬,虎視中原之勢;西月台南北對峙,高5.2米的青石子母煙,代表著帝王之儀。
甘肅渭源縣城南,渭河三大源頭之一的清源河上,有一座氣勢恢宏的木質結構的廊橋——霸陵橋。紫紅色的曲拱單孔橋,像一彩虹橫跨清源河上,為渭水第一橋。霸陵橋是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建設的,經清代同治年間、1919年、1932年、1984年四次大的維修。1918年的修建由當清源鎮柯寨村何遇江、何遇海兩兄弟參照蘭州雷河灘臥橋式樣進行改進,形成如今純木懸臂曲拱、單孔廊橋。橋身由單梁變成疊梁,結構嚴密,氣勢雄偉,霸陵橋全長40米,廊房15間,跨度27米,高15.4米,寬4.5米。
霸陵為古縣名,在西安市東。漢文帝9年(公元171年),在其地築霸陵,並命名為縣名。漢文帝死後葬霸水(今霸河)旁。有一年渭河水大,淹了霸陵,渭河源渭源縣修的橋就叫霸陵橋。明朝大將徐達與元將李思齊激戰於此,元軍兵敗移至渭源城,且折掉了渭河橋。正值暴雨連天,河水猛漲,無法過河,難以攻城。徐達聽從他人建議,在木籠中裝石投入河床,壘成橋墩,終於建橋成功。元兵看見明軍將士修好了橋,守城無望,只好投降。徐達揮筆提寫了“霸陵橋”幾個大字。數百年來,歷代政要、文人墨客,無不稱讚此橋,左宗棠題寫“南谷源長”、蔣介石提寫“綰轂秦隴”、于右任“大道之行”。楊虎城將軍題詞是:“鳥鼠溯靈源,雪浪雲濤,東行匯徑瀆黃河,漢關紫氣;隴秦資利涉,月環虹跨,西望是金城楊柳,玉塞萄萄”。清代詩人楊景熙在“渭水東注”一詩中讚美此橋是:“閒眺城邊渭水流,長虹一道臥橋頭”。

名稱的由來

千古流傳的關羽灞陵挑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灞陵橋距許昌市八里處,又名8里橋。為什麼叫“灞陵橋”呢?這裡有兩個原因:一是大概與《三國志評話》的作者有意借名橋、寫名事、為名人歌功頌德有關,把關羽挑袍的地方寫成西安灞陵橋了,二是“八里”和“灞陵”諧音,以訛傳訛,沿以為習。無論是“八里橋”或是“灞陵橋”,由於這處遺址的歷史影響,不失為許昌的一處名勝古蹟。關羽在許昌辭曹歸劉並非虛構,歷史上確有其事。據《三國志.蜀書·關羽傳》記載:“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及羽殺額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三國演義》中說,曹操不但不準部下殺關公,而且還親自率領部將趕到灞陵橋頭給關羽贈袍送金,為其餞行。而關羽恐其有詐,便立馬於橋上,用刀尖挑錦袍披掛身上,並勒刀回頭稱謝日:“蒙丞相賜袍,導日更得相會。”遂下橋往北,順官道而去。到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劉聯合,火燒赤壁,曹操83萬人馬,一敗塗地,最後只帶十數騎落荒而逃,恰逢關羽伏兵華容道,為報昔日之恩,放了曹操一條生路。因此關公辭曹的故事,既表現了關公的“忠義”之情,同時也突出了曹操愛才之心,以致千百年來傳為美談。後人於灞陵橋畔修建了關帝廟,以作紀念。
灞陵橋灞陵橋
附近景點

春秋樓

又名大節亭,曾以關公宅,關王廟,武安王廟,兩院英風廟,關帝廟稱之。位於許昌市中心文廟前街中段,為明清風格建築群。 《三國志·蜀書》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相傳關羽下邳兵敗後,為保劉備的甘糜二位夫人,歸附曹營入許。曹賜羽宅第一處。羽避其嫌,將一宅分為兩院,兩位皇嫂居內院,自己住外院,晨夕問安,夜讀春秋,秉燭達旦,傳為美談,後人為昭彰關羽忠義,建廟以祀之,廟內興建一樓,名曰“春秋樓”,俗稱“秉燭達旦處”,是許昌十景之一。清代許州知州甄汝舟為春秋樓賦詩一首:“秉燭中宵暫避嫌,宅分兩院亦從權。依曹不久仍歸漢,留得英風在潁川。”春秋樓創建自元至元年(公元1271年)間,曾經元、明、清歷代多次修葺,建築規模逐步完善。據記載,原來的外院有山門,鐘鼓樓春秋樓、中殿、後殿:內院有關帝三代祠,昭烈皇后祠,問安亭和部分配套建築,占地面積約二十餘畝。後毀於戰爭兵火,只殘留春秋樓一座。 1995年對春秋樓文物景區進行修復,修復規模為歷代修建之最,投資1500萬元,保持“兩院英風”的格局,總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外院有山門,春秋樓,關聖殿,刀印樓:內院為園林建築風格,有甘糜二後宮,問安亭,水榭,掛印封金堂。還有文廟院的大成殿戟門,東西廊等。新修建的關聖殿,面擴七間,進深三間,總高度33.1米,三重檐,歇山式高台建築,頂飾黃色玻璃瓦,漢白玉欄板,青石鋪地,殿內塑13米高關羽座像及關平,周倉王甫廖化塑像,實為全國關廟所少有。
灞陵橋灞陵橋

春秋廣場

春秋廣場是河南省許昌市的一處城市廣場,因毗鄰關羽夜讀《春秋》的春秋樓而得名。每到節假日,來此休閒的人絡繹不絕。在暖日的照耀下,坐在石凳上,欣賞廣場的美景,觀察閒暇漫步的人們,放鬆了心情,緩解了壓力,也排遣了離家的孤獨,快樂心情油然而生。

許昌博物館

許昌博物館位於許昌市文峰路中段明代文峰塔省級文物保護區內,占地面積1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366平方米,子1987年12月底建成,博物館造型新穎,風格獨特,展區展廳呈南北對稱的兩個U字形,中間由亭台,迴廊連線,組成三個開闊的庭院。

灞陵橋遺風

許昌灞陵橋文物景區,是以三國勝跡灞陵橋為依託,修復闢建的名勝遊覽景觀.
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下邳之戰曹操俘獲關羽劉備妻妾甘,糜二位夫人歸許.加官進爵,"禮之甚厚",然而,關羽不忘舊主,執意尋歸劉備,遂掛印封金,保護二位"皇嫂"車仗,斬關西去,行至灞陵橋時,曹操率群僚趕來為關羽贈袍餞行,關羽疑其有詐,立馬橋頭,以刀挑袍,辭曹西行,開始了震驚世人的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的壯舉.灞陵橋即為"漢關帝挑袍處".後人推崇關羽"忠,義,仁,勇"的品格,遂在橋西建關帝廟設像以祀.
苑區坐落在城西八里的石樑河畔,占地126畝.古運河貫穿其中,兩岸垂柳依依,灞橋飛架.如長虹臥波,水禽相戲,野趣天成,河東為園林式仿漢建築青梅園和秋湖垂釣村.河西有清代建築群關帝廟及新闢建之桃園.這座融橋,廟,園為一體的文物苑區,正以嶄新的風姿,迎接四海賓朋.
殘碣證史-漢關帝挑袍處

三國文化產業園

三國文化產業園位於許昌境內灞陵橋景區及周邊區域(相傳為三國名將關羽辭曹挑袍處),主要包括三國大劇院和三國文化綜合體兩大部分,其中三國大劇院預計投資6億元,擬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