瀵是漢語辭彙,解釋為水由地面下噴出漫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瀵
  • 拼音:fèn
  • 部首:氵
  • 筆畫數:20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fen】
fèn
〈動〉
(1)
水由地面下噴出漫溢 [gush]
有水湧出,名曰神瀵。――《列子·湯問》
(2)
又如:瀵泉(陝西合陽縣東王(黃河灘地七眼瀵泉-七仙女泉)把從地層深處噴出地表的水叫做瀵泉)
fèn ㄈㄣˋ
水由地面下噴出漫溢。
(3)<贛語> 噴灑。天在落雨,揭開膜里來,瀵兀子水進去,瓜秧子會幹死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瀵 ·康熙筆畫:21 ·部外筆畫:17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方問切,音糞。水名。《爾雅·釋水》瀵大出尾下。《疏》尾,猶底也。言其源出於底下者名瀵。瀵,猶灑散也。《水經注》南瀵水,出汾隂縣南。
又神瀵,出終北國。《列子·湯問篇》終北國有山,名壷領,狀如甔甀,頂有口,名曰滋穴,有水湧出,名曰神瀵,臭過椒蘭,味同醪醴。
又《集韻》普悶切,音噴。義同。
又《廣韻》匹問切《集韻》芳問切,𠀤湓去聲。水浸也。《郭璞·江賦》翹莖瀵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