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福陵隆恩殿

瀋陽福陵隆恩殿

瀋陽福陵隆恩殿,是瀋陽福陵的主題建築,是舉行祭祀的中心場所,是滿族及中國東北少數民族的建築特色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瀋陽福陵隆恩殿
  • 著名景點:瀋陽福陵
  • 特點:滿族及東北少數民族的建築特色
  • 用途:舉行大小祭祀的中心場所
景點介紹,外部裝飾,內部陳設,用途,建築特色,

景點介紹

瀋陽福陵隆恩殿,又稱“享殿”,是舉行祭祀的中心場所,殿內無天花,樑柱上直接彩畫,是滿族及中國東北少數民族的建築特色之一。
方城是福陵的主體建築。方城中心的正殿隆恩殿,是供奉神牌和祭祀的地方。隆恩殿,建在五尺高的大須彌座上,為單檐歇山式建築,周圍邊廊。殿前有焚帛亭,大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崗岩台階為底座,黃琉璃瓦頂,畫棟雕梁,金匾紅牆,前有隆恩門,後有明樓,兩側有東西配殿,均為歇山式建築,帶迴廊,前後隔扇門,殿內梁架全部“和璽”式彩繪。
隆恩殿三間四門八窗,明三間以隔扇門為裝飾。殿內有大暖閣,大暖閣內供小暖閣,供有陵牌。

外部裝飾

在長方形方城的北部正中,巍然屹立著一座高大建築,這就是被稱作“大殿凌雲”的福陵隆恩殿。如果說方城是太祖陵園的核心建築區,那么隆恩殿就是這核心中的核心。
隆恩殿作為福陵最重要的核心建築物,坐落在高大寬敞的漢白玉台基之上,台基高五尺,周長為三十六丈七尺七寸八分,使之成為福陵平地上最大最高的單檐歇山式建築。台基前部為月台,周圍環以雕刻精美的石欄桿,台基的須彌座上也布滿了雕飾,加上丹陛石上充滿靈氣的蟠龍祥鳳紋飾,整個石雕風格被專家們稱為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隆恩殿四門八窗,周圍出十二根廊柱,外檐彩畫為最高等級的和璽彩畫,殿內彩畫不設天花,而是在裸露的梁檁上面施以彩畫,稱之為“徹上明造”,與盛京皇宮的正殿崇政殿的彩畫做法相同,屬關外早期的建築特點。
殿頂滿鋪黃色琉璃瓦,檐角飛翹,檐下有藍底金字的“隆恩殿”匾額一塊,其書寫方式十分有趣即以滿文居中而蒙漢各列左右,突出地強調了滿文的重要性。因為滿文豎書的順序是從左至右,而漢文豎書是從右到左,兩者合璧一點也不用為順序的排列發愁,如盛京皇宮建築上的匾額,而且清初所建之福陵石牌坊上的三種文字的排列順序是滿文在左。蒙文在右,漢字居中。此時福陵隆恩殿的匾額卻將滿文居中不算,還特意將漢文安排在左側,其強調滿文重要地位的用意昭然若揭,而且大明樓內的太祖諡號碑上的文字排列順序也是如此,這大概是清人關後強調“國語騎射”而在建築上的一種反映吧。

內部陳設

隆恩殿的外部裝飾無言地告知著它地位的崇高,其內部陳設也同樣說明了這一點。步人殿內,但見正中有大暖閣一座,所謂暖閣就是由木隔扇、隔斷板、天花板等在殿堂內建起的一座小房子,上設黃雲龍緞罩頂,閣門兩扇對開,門環為赤金製成,閣內設寶床,陳有被、褥、枕等用品,均是帝王專用的明黃色雲龍緞。
小暖閣內供奉著太祖及孝慈高皇后的神牌,暖閣掛有帷幔,旁邊有懸掛衣服的架子。大暖閣前陳有龍鳳寶座兩座,前有供案,平時罩有黃雲緞桌衣。供案兩側還有配案,配案後各有福金椅一把,配椅兩對,兩側設朝燈六座。另外,供案前還有幾張黑漆圓形几案,上面陳列有琺瑯五供一套,為乾隆四十三年(1778)製造。所有這些用品都是供太祖及孝慈高皇后神靈駕臨時使用的,設有專人布陳,專人清理,不能有半點閃失。

用途

隆恩殿還是舉行大小祭祀的中心場所,取名“隆恩”,說的就是祖宗功德深厚,所以這是福陵的核心殿堂,大祭、小祭、特祭以及皇帝親臨祭陵等所有祭典都要在這裡舉行。平時,隆恩殿由章京五員,甲兵十五名守衛。舉行祭祀典禮時,神牌被恭清至寶座,整牛整羊、羹飯脯醢、餅餌果品……滿布供案,金銀銅瓷製成的祭器奪目耀眼,上茶上香、獻酒獻帛、磕頭行禮……一派莊嚴,隆恩殿行使著它特有的職能。

建築特色

在方城四面封閉而狹長的環境下,仰望隆恩殿,其凌雲翹起的飛檐和微微內凹的屋面都表現出沉穩厚重的特性,人們的精神在這種物質的重量下會覺得備感壓抑,而壓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始點。如果說福陵方城給人以高山仰止的威儀,那么方城內的隆恩殿則更顯肅穆與凝重,既強調尊卑等級、皇權神聖,同時又蘊育著平靜寧和,以孝治天下的豐富內涵,十分符合其在福陵特有的身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