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

瀉(xiè),中國漢字。意思是液體很快地流。又指把粉末狀的物體一邊放入液體一邊攪拌,如熬粥時瀉糝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瀉
  • 類型:漢字
  • 筆順:44145151
  • 拼音:xiè(注音:ㄒㄧㄝˋ)
  • 五筆:IPGG
  • 統一碼:U+6CFB
  • 四角:37127
  • 筆順:44145151
  • 筆畫:部首3畫,部外5畫,總8畫
  • 部首:氵
  • 繁體:瀉
  • 倉頡:EBYM
字義,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常用詞組,古籍解釋,

字義

基本字義

1.液體很快地流。如:傾瀉
2.排出稀屎。如:瀉肚、瀉藥。

詳細字義

一、瀉xiè〈動〉
(1)傾瀉。
瀉,傾也。——《玉篇》
以澮寫(瀉)水。——《周禮·地官·稻人》
急雨如河瀉瓦溝,空堂臥對一燈幽。——宋· 陸游《雨夜》
(2)又如:瀉淚(形容淚流如注);瀉溜(瀉下小股水流);瀉月(形容泉水如月光傾灑);瀉潤(謂雨水傾瀉滋潤。比喻帝王下施恩澤)
(3)傾注;傾倒。
吟詩欲瀉百重愁。——《水滸全傳》
(4)又如:瀉注(傾注);瀉盆(大雨傾盆);瀉辯(滔滔不絕地辯論);瀉囊(傾囊,謂拿出所有的錢)
(5)排泄
瀉,吐瀉。——《廣韻》
(6)又如:瀉邪(中醫謂以藥物泄去致病的因素);瀉痢(下痢);瀉證(下瀉的症候);瀉火(中醫為清瀉邪火實熱的一種治法);上吐下瀉
(7)消散
以適筋骨肉血脈,以瀉氣。——《史記》
二、瀉xiè〈名〉
鹽鹼地。如:瀉土(有鹽鹼不能生長草木的土壤);瀉鹵(冒鹽鹼,亦指鹽鹼地)

常用詞組

傾瀉、瀉肚、瀉藥、瀉湖、瀉鹽、瀉氣、瀉淚、瀉溜、瀉月、瀉潤、瀉注、瀉盆、瀉辯
瀉囊、瀉邪、瀉痢、瀉證、瀉火、瀉土、瀉鹵、上吐下瀉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瀉
《廣韻》息姐切《集韻》《韻會》洗野切《正韻》先野切,音寫。《玉篇》傾也。一曰瀉水也。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或作寫。《周禮·稻人》以澮寫水。
又《類篇》一曰鑒形。
又《廣韻》《正韻》司夜切《集韻》《韻會》四夜切,𠀤音卸。鹵也。《王充·論衡·書解篇》地無毛,則為瀉土。
又吐瀉也。《釋名》揚豫以東,以吐為瀉。
又泄也。《揚子·方言》泄瀉,為注下之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