濺落血跡

濺落血跡指當液體狀態的血液受到外力作用時所形成的大小不等的分散的點狀血跡。這種分散的點狀 血跡在緻密的非吸收性物體表面上呈圓形或 橢圓形,並表現出典型的方向性特徵,可由 多種機制產生,常見於命案現場。形成濺落 血跡的基本條件是其來源的血液是液體狀 態,所受到的外力足以克服血液的物理性 質。血液的密度、表面張力、黏滯度等物理 性質具有維持流出的血液或血滴的穩定性, 使其對血液的變化或離散產生抵抗作用。當 血液受到具有足夠能量的外力作用時,將能 量傳遞給血液,使血液分散成比血源體積小的血滴,並以獨立的球狀液滴形式沿直線或 拋物線軌跡飛離血源,撞擊到物體表面。

產生濺落血跡的機制包括:①打擊機制,如物體打擊血液、槍擊、刀刺傷人體過程中形成的血液飛濺;②二次形成機制,如自由下落血滴撞擊物體表面或已有的血液上形成血液飛濺;③噴射機制,如血液由破裂的動脈或呼吸道的噴濺。濺落血跡大小有一定的範圍.一般較弱的外力作用於液體狀態的血液時常產生較大的血滴,較強的外力作用時產生較小的血滴。大血滴比小血滴飛行的距離遠,受到的空氣阻力也大。一次性外力所產生的濺落血跡的大小和數量與受作用的血液量和施加在血液上的力的種類或大小有關。血跡的形狀取決於血滴飛行的路徑、濺落的目標物體表面的可吸收性、光滑或粗糙程度及其表面的形狀和/或角度。(官大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