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湖新城

濱湖新城

濱湖新城位於常州市金壇錢資湖兩岸,南二環南側,金宜路西側,新鎮廣線東側,沿江高速公路北側,屬辦公、商貿、居住、衛生等綜合用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濱湖新城
  • 位置金壇區錢資湖兩岸,南二環南側
  • 水域面積:4.6平方千米
  • 北岸面積:17.54平方千米
  • 水域面積 : 4.6平方千米
簡介,規劃,規劃願景,規劃原則,規劃理念,規劃結構,拆遷,

簡介

其中錢資湖水域面積4.6平方千米,北岸面積17.54平方千米,南岸面積18.36平方千米。區域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豐富、環境優美、市政設施到位,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和優良的建設條
件。目前完成、已開工或正待開工的市政工程有金沙中學、市委黨校、華達名都、半島花園、水上訓練中心、社會福利中心、華商培訓中心、潤澳花園大酒店、石橋水利樞紐、晨風國際會議中心、南洲花園、江南銀行三大中心等,沿江城際鐵路也將穿濱湖新城而過。
濱湖新城是金壇城市“東擴南移”的重要區域,是承接老城區功能轉移和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平台。

規劃

規劃願景

濱湖新城,科技綠洲——金壇南部集行政、文化、科技、旅遊為一體的新城區。濱湖:城市的不斷生長,追尋水鄉城市的歷史,實現城市濱湖的發展。生態:借用水鄉城市特有的繁密水網,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文化:傳承江南水鄉的地域特色,提升歷史名城的文化魅力。國際:突顯沿海內陸文化、中西文化交融的國際化特質。

規劃原則

(1)可持續發展原則
貫徹科學發展觀,注重規劃的適應性;合理開發、集約化利用和保護土地資源,產業及居住長遠發展留有餘地,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實現整個濱湖新城的可持續發展。
(2)生態優先原則
堅持生態優先,立足保障區域生態格局,注重生態修復、加強生態建設,促進自然生態環境與人工生態環境和諧共融,建設生態文明
(3)以人為本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建設宜居環境,完善公務服務設施和社會保障體系,構建和諧社會。
(4)科技創新原則
堅持科技創新,鼓勵採用先進適用的科學技術,充分借鑑國際先進經驗,探索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新方法。

規劃理念

倡導EOD發展理念
倡導以環境為主導的開發模式,規劃建設圍繞錢資湖及其濱湖綠地組織,通過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及有效利用,打造環境優美的濱湖新城。同時,在開發初期就建立環境意識,逐步培養濱湖新城的整體競爭力。
濱湖新城鳥瞰圖濱湖新城鳥瞰圖
綠色生態網
保留濱湖大面積綠地,同時規劃不同規模和形態的斑塊和廊道,為工作、居住於此的人們提供休閒和自由呼吸的純淨空間,形成網狀綠色生態網。
藍色水核心
通過對錢資湖的整合利用,建立以錢資湖為核心而輻射開的特色水網體系。整理現狀水系,實現自然與城市的滲透,整個濱湖新城形成多個水環,利用道路內部水街和垂直水體的花園式濱水散步道將人的活動引到水邊,使濱水岸線成為文化展示與市民交往的廊道,重現江南水鄉的韻味,構建棲水而居的城市。
形成職能明確的多中心體系
多中心體系
借鑑新加坡理念,採用“新城中心—片區中心—鄰里中心”的多中心體系,打造一個集商業購物,休閒娛樂,餐飲等於一體的富有活力及特色的新城中心。同時規劃多個面向社區的中小型中心,通過多種交通網路互相聯繫。一起形成一個等級分明、功能清晰的多中心體系。
構建多渠道交通網路
水上交通網
通過對水系的整理,結合環錢資湖游線規劃,建立遊船交通網路,並與老城區及東部開發區溝通,整體提升金壇城市品位及檔次。
機動車交通網
建立由快速路—幹道—支路的合理路網系統,保障與其他地區及老城區、東部開發區等各片區的便捷聯繫,保持城市的活力和動感。
步行交通網
步行道包括濱水步道、林間小道和木棧道,規劃不同規模和形態的公園和步行廊道,為工作、居住於此的人們提供休閒和散步的步行空間,形成網狀步行交通模式,提供給行人不同的行走體驗。
締造單元式發展模式
單元式發展模式
借鑑了生物學中的有機生長的概念,提出“生長脊+生長單元”的結構模式,保證城市在發展過程中能夠“逐步規劃,逐步建設”,不斷的生長。
生長脊:一條連續的結構性線索
生長單元:在生長脊兩側與之銜接並緊密聯繫,隨著生長脊的不斷延伸擴張而不斷產生,可以根據項目的變化形成不同的功能和形態。

規劃結構

“一湖一心一軸,三板塊”
一湖
錢資湖:規劃區內最大的景觀資源,岸線長約14公里。結合湖畔綠地、景觀小品可營造出高品質的濱湖岸線,可設定高品質居住、濱水商業和文化娛樂等。
一心
新城核心區:在金武路以南,東環二路以西設定行政中心,在其周邊布置市民廣場,集合高密度商業,圖書館、科技文化中心等文化設施,形成濱湖新城的城市核心區,也就是未來金壇的城市核心區。
一軸
城市發展軸:東環一路與東環二路從金壇老城向濱湖新城延伸至錢資湖,東環二路跨過了錢資湖繼續延伸。在其周邊布置了行政中心、商業設施、辦公、文化娛樂設施等公共服務設施,未來的城際列車站也在其附近位置,通過這條城市發展軸,逐步帶動濱湖新城從北向南發展。
三板塊
(1)新城板塊
以城市核心區為主體,與其周邊結合鄰里中心建設高品質的居住社區,營造富有活力的新城。
(2)城鐵板塊
結合城際列車的選址,沿江高速出入口,城市擴展建設的時序等因素,近期在東環二路延伸段周邊以及錢資湖湖邊區域可適當開發滿足休閒旅遊和居住功能外,其餘大部分作為濱湖新城的發展備用地。
濱湖新城概念規劃濱湖新城概念規劃
(3)科技板塊
規劃區西部,臨近錢資湖,自然環境優越,作為濱湖新城近期發展與產業配套的科技園及各類生產性服務業
目前,濱湖新城內的基礎設施和道路框架等已基本拉開。緊臨濱湖新城已建成總面積為2平方公里的龍山風景旅遊區,新城內的公共設施如金沙中學殷雪梅國小、五星級潤澳大酒店、水上運動中心、人才培訓中心、華商培訓中心、110KV南郊變、石橋水利樞紐等項目已基本建成,在建項目社會福利中心、朱莊花園、半島花園、拆遷安置小區新城東苑、新城南苑等也正在加快建設中。

拆遷

2011年3月28日上午,為期三天的市濱湖新城房屋動遷選派幹部培訓班開班。金壇市選派幹部,金城鎮、開發區所涉及村工作人員,拆遷管理處、金房拆遷公司工作人員參加了培訓。拆遷安置工作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住建局局長陳建軍主持開班儀式,市拆遷安置工作指揮部總指揮、副市長劉東升作動員講話。金城鎮、開發區、市住建局的有關領導出席會議。劉市長指出,房屋動遷是濱湖新城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政策性強,影響力大,關係到人民民眾的切身利益,關係到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他要求:一要掌握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此次濱湖新城的房屋動遷範圍涉及到金城鎮、開發區的6個行政村,22個自然村,動遷總戶數為2371戶,人口近7000人,房屋動遷總面積為44.9萬平方米。二要把握政策,執行規定不走樣。對所有被動遷戶的房屋、地上附屬物的評估補償,全面實行“統一評估機構、統一評估標準、統一把關平衡”的“三統一”政策,嚴格執行“動遷政策公開、安置房源公開、補償結果公開”的“三公開”制度,實行陽光操作,維護廣大被動遷戶的切身利益。三要加強組織保障,做到有力有序推進。建立市領導項目掛鈎制度、建立統一協調指揮機制、建立屬地主要領導負責制、建立推進督查考核制、建立全社會動員參與機制、建立輿論宣傳引導機制、建立維穩應急聯動機制、建立依法推進保障機制,確保動遷工作的順利進行。四要認真學習消化,儘快進入角色。要把宣傳政策爛熟於心,貫穿始終;要確保時間到位,精力到位;要講究工作方法,人性化操作;要相互學習,相互借鑑,加強協調,共同推進,把濱湖新城的基礎工作做好,確保全面提前完成濱湖新城動遷安置任務。培訓班上,採取集中授課的形式,重點講解了《濱湖新城房屋動遷補償安置方案》、《濱湖新城動遷房屋入戶調查表》、《濱湖新城建設房屋動遷補償計算表(貨幣補償)》、《濱湖新城建設房屋動遷補償計算表(產權調換)》、《濱湖新城房屋動遷產權確認單》等,並對參訓人員進行了考試鞏固。
開工奠基開工奠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