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街道(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濱海街道)

濱海街道(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濱海街道)

濱海街道地處青島市黃島區南部,北與黃島區中心城區相接,西與張家樓鎮相鄰,東、南瀕臨黃海,東與靈山島隔海相望。204國道、海濱大道貫通境內,境內有大珠山風景名勝區、海軍公園、高峪畫苑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濱海街道
  • 別名:大珠山
  • 所屬地區: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
  • 面積:90平方公里
  • 人口:51494人(2010年) 
  • 海岸線長 : 約30公里
政區簡介,居委會,經濟狀況,街道歷史,歷史遺址,特產,

政區簡介

濱海街道位於黃島區東南沿海,北與黃島城區相接,西與張家樓鎮相鄰,東、南瀕臨黃海,東與靈山島隔海相望。面積9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30公里。街道辦事處駐朱家小莊,在市區南5公里處。濱海街道鎮依山傍海,山海環境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境內大珠山為“岸海名山”,是青島市濱海旅遊勝地。2004年完成生產總值8.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9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98元。
濱海街道海岸線蜿蜒曲折,有小口子、胡島、漁池等天然良港。擁有可供開發的-10米以下的淺海水面2萬餘畝,岩礁4000畝,灘涂5000畝。岩礁岸帶盛產海參、鮑魚、石花菜等海珍品。大型深水抗風浪網箱發展到148個,工廠化養殖企業發展到21家,養殖水體超過6萬立方米;養殖品種包括鱸魚、美國紅魚、流線魚、黑頭、鯛魚、鮃魚、南美白對蝦、日本對蝦、蟹、鮑、海參等20多個優特品種。年水產總產值達到73733萬元,其中海水養殖產值達到52500萬元,以漁池村的蝦米加工、高峪村的無頭蝦和海參加工、石板河村的鰻魚加工為龍頭,倉儲和運銷業快速發展,海產品加工向深加工邁進。多次榮獲“青島市水產先進鄉鎮”稱號。
該街道現轄38個行政村(居),一個城市社區,總面積90平方公里,2016年,總人口10602戶,44800人。

居委會

石板河居委會、 前小口子居委會、 後小口子居委會、曲家園居委會 、湘子門居委會、 漁池居委會、 桃林居委會、東古鎮營村、西古鎮營村、下泊村、劉家村、東山張村、 扭杭村、 石屋子溝村、小馬家莊村、朱家小莊村、胡家小莊村、山王村、 鳳凰村、 黃石坎村、峽溝村、 王家村 、瓦屋村 、石甲村、 海崖村 、營海村、 營北村、喬家窪村、西台子溝村、碧玉村、龍門頂村、高峪村、宅科村、南小莊村、大新莊村 、大橋村 、大花口村、阡上村(海濱工業園)、 小井村、顧家崖頭村、

經濟狀況

2005年全街道實現生產總值10億元,比上年增長21%,財政收入27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038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8.5%和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5.89億元,比上年增長168.7%。
該街道工業發展迅速,截止2005年末全街道工業企業發展到196家,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6.5億元,工業增加值3.8億元,企業入庫稅金2900萬元。新增規模以上企業5家,總數發展到20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10.1億元。已初步形成金屬製品、服裝加工、食品加工、建築建材、機械鑄造、修造船等六大行業體系。萬德集團公司的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回火胎圈鋼絲產品獲得“青島市著名商標”稱號。青島東海藥業成為膠南市微生態藥物生產的龍頭企業。
農業以林果、水產養殖、畜牧、種植業為主,形成了大型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區、工廠化養殖區和參鮑養殖區;年水產總產值達到73733萬元,其中海水養殖產值達到52500萬元,多次榮獲“青島市水產先進鄉鎮”稱號。
2005年,該街道認真落實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最佳化發展環境,引導農民創業,促進民營經濟實現快速發展。新增個體私營企業5戶,民營經濟增加值2.8億元,旅遊業快速發展,全年接待遊客30餘萬人次。

街道歷史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境內置梁鄉鎮。明代為境內設有古鎮營巡檢司。民國時境域屬膠縣。1944年屬諸膠邊縣,設大珠山區;1945年8月屬諸膠縣,設環海區;1946年屬膠南縣,設環海區。1958年3月,撤區並鄉,設古鎮營鄉、海崖鄉;同年9月,撤鄉設八一公社;1959年,改稱海崖公社;1984年3月19日,海崖公社改為大珠山鄉,1986年7月改稱大珠山鎮;2005年12月18日,撤鎮設立濱海街道辦事處。

歷史遺址

大珠山位於黃島區南部海濱,靈山灣與古鎮口灣之間。南北長20多公里,三面環海,地勢雄奇。主峰大砦頂海拔486米,總面積65平方公里。據傳,仙人朱仲曾居於此山,故名“大朱山”,後改為今名。因與小珠山南北雄峙,古有“雙珠嵌雲”之稱。大珠山景色最佳處為山之東北處的珠山秀谷。觀海勝景要數此山第二峰——山高峰。主峰大寨頂之陰有寺,名石門寺,建於金大定五年1166年),隱於山坳。寺內多竹,中有塔林。在寺內觀山,峰頂巨石如一尊大佛端坐,其東側一小石僧正向大佛叩拜,惟妙惟肖。大珠山南端瀕海處,有湘子門、南天門、閻王鼻子等名勝。在湘子門側有子峰,上有徐庶廟,傳說三國時徐庶曾隱居於此,引來四鄰八方香客前來朝拜。大珠山文物頗多,以石窟為珍,多為隋唐時代遺物。此外,大珠山還有女兒石、老鷹石、鱉兒石、和尚石等景點。
珠山秀谷位於大珠山東側台子溝村西。每年的四五月間,山陰面上千畝野生杜鵑花競相開放,鮮艷奪目,瑰麗多姿。其面積之大,花勢之盛,在我國北方實屬罕見,堪稱一大奇觀。每到七八月間,山陽面的成片芙蓉花紫紅一片,紅透山野,花香四溢,無以倫比。
漢琅琊相印系清嘉慶年間大珠山下農民耕地時得之,屬漢代相印中的白文印,銀質,龜鈕。文曰“琅琊相印章”,篆字,筆畫粗而不呆滯,古樸靜穆,布局謹嚴,給人一種渾厚、莊重、充實的感覺。方約25毫米,高約28毫米,重130克左右。為漢大珠山-杜鵑花谷印中的典範作品。
隋唐石窟。傳說大珠山中有石窟99座之多,現保存完好的有夾溝南山石窟、夾溝西山石窟和石屋子溝石窟3處,為青島地區僅存的隋唐時代佛像石窟。
峽溝西山石窟位於大珠山鎮峽溝村西1.5公里處山坡上,為一高大岩石鑿成,門東向,高0.8米,寬0.7米,門外兩側各鐫一虎。窟室呈房屋狀,高1.5米,東西長1.4米,南北寬1.3米。內壁浮雕佛像30尊,經鑑定為隋唐時期的石窟造像,現大多保護完好。
峽溝南山石窟位於大珠山鎮峽溝村南300米處山頂上,為一高大岩石鑿成,門南向。窟室呈房屋狀,高1.7米,東西長1.6米,南北寬1.5米。內壁浮雕佛像21尊,經鑑定為隋唐時期的石窟造像,現面目已經模糊不清。
石屋子溝石窟位於大珠山鎮石屋子溝村東北700米處,為一大岩石鑿成,門南向,高0.8米,寬0.7米,窟室呈房屋狀,內壁浮雕佛像11尊,兼雕飛天、雲紋,現保護良好。
珠山石室位於大珠山東側懸崖峭壁間。《增修膠志》載:“石室在治南幾十里,大珠山之陽,晉高士陳仲舉隱居於此。”《膠州志》載:“珠山石室,在大珠山之陽,懸山腰石壁間,東瞰大海,若在足下。”石室深3米,寬、高均2.5米,有門框洞槽和石雕門檻。室呈橢圓形,四壁及地面磨製平滑。在離石室前約3米處有刻有蓮花圖的蓮花石。《增修膠志》記載,在石室與蓮花石之間古有鐵板橋連線,人可攀石蹬上蓮花石通過鐵板橋進石室。石室東側的山壁上刻有“雲逍庵”三字。石壁上還有李慶道等人署名的“玉泉觀旨緣”石刻,又有元代大德四年(1301年)孫榮題寫的“太清
岩”刻字。庵東側有“飛來石”,石前額刻“朝陽洞”三字。庵前有“說法石”,說法石下有一石碾底,透出這裡曾有人間煙火氣息。庵西側高處有一平台,條石砌就的建築基礎依然規整。文獻記載這裡曾建有“望海樓”。
石門寺即玉泉寺。遺址位今大珠山鎮胡家小莊西南1.5公里處,大珠山水庫南側。《增修膠志》載:“玉泉寺在州南百二十里大珠山麓,一名石門寺,金大定五年(1166年)建。”寺院座落於大珠山主峰大砦頂北側的一道山澗里,占地400餘畝,綠樹掩映。寺內建有天王殿、大殿和東西兩廡,分別供奉四大天王、釋迦牟尼等神佛塑像。寺東南有石門,東向,為自然石形成。
清順治年間,平山和尚游至石門寺,於殿壁題《秋懷》詩17首。寺前有臥象石,狀如象,背鐫“臥石”二字,琅琊劉子羽書。寺西有磨鐵庵,為清代著名畫家法若真讀書處,“磨鐵庵”為法若真手書。
古鎮營位於膠南東南沿海、大珠山西側,距膠南市區12公里。宋金對峙時期,沿海為雙方拉鋸地帶。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在膠西縣設立了梁鄉、張倉、陳村三鎮。陳村位於北部,張倉位於中部,梁鄉位於南部海口,“皆可為守備之事”。梁鄉鎮地處古鎮口灣北岸,地勢險要,為海防重地。清乾隆手抄本《靈山衛志.海汛》云:“古鎮口在大珠山西南海道以西。其北岸多礁石,船不敢近,商船重載,必停海中,用小船駁運;一遇東南風起,則拔錨他徙,頃刻難停”。鎮設督監一員,管理軍政事務。
明代為防禦倭寇,此處設有巡檢司,築台駐兵。雍正四年(1726年)建有大型炮台一座,置竹節炮二門,“鎮海侯”大炮一門。屬靈山衛統轄,始稱古鎮口。清代倭患消除,衛、所裁撤,古鎮口改設外委把總一員,駐防馬兵二名,步兵十四名。道光年間改古鎮口為古鎮營。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時重修炮台,以防禦英國入侵。宣統年間分為東古鎮營、西古鎮營兩村。民國元年守兵裁撤。
老高橋坐落在大珠山鎮東山張村西南0.5公里處小河上,是青島地區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橋建於明朝,位於古鎮口炮台東南方0.5公里,歷經600餘年滄桑,仍為東山張村村民所用。“老高橋”橫跨的河道寬近15米,橋體兩側以天然巨石為橋引,主橋體跨度為9米,高度為1.7米,橋面寬2米,兩岸植有垂柳,頗似江南景致。關於“老高橋”的來歷,當地居民眾說紛紜。一老高橋說為一高姓村民為方便出嫁的女兒回家省親而修建;一說為當初古鎮口炮台的附屬設施,由官府出資修。

特產

阡里毛蝦屬毛蝦之上品,靈山灣沿岸淺海水域多有分布。因其集中產地在濱海街道阡里村沿海一帶,故稱阡里毛蝦。用其製作的蝦皮和蝦醬,是當地的珍貴特產。阡里毛蝦品種有三:稍大者為大銀環、二銀環,形體細圓,色白,狀如耳環,小的為癯蝦,因瘦弱而得名。阡里毛蝦的特點:一是形體細小,長僅有10~15毫米,寬為2~3毫米,1斤乾蝦皮多達數萬隻;二是皮薄如蟬翼,蝦毛細小,尾部有4個針尖大小的黑點;三是味道獨特,入口鮮美,回味悠長。阡里毛蝦生性怪異,對自然條件要求非常嚴格。近岸集群,須小北風過後,或小北風轉東南風,水面平靜,海水清澈,早晚枯潮、半潮時候出現。蝦群盛時,海水泛紅,蝦子蹦出水面,紅霧繚裊,十分壯觀。阡里毛蝦的捕獲期為6月麥黃至11月初。按捕獲季節分為麥黃蝦、伏蝦、秋蝦和冬蝦4種。阡里毛蝦產量變化較大,一般年景可產一二萬公斤鮮蝦,豐產年可達三四萬公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