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通志:萬曆志

濰坊通志:萬曆志

濰縣城至萬曆年代一直是土城,但其建築形制和規模,直到“萬曆志”才有了確切記載。“萬曆志”記載:濰縣當時有11917戶、21769人(應是城鄉總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濰坊通志:萬曆志
  • :11917
  • :21769
  • 始建:漢代
歷史資料,形象,四條大街,縣衙,田宅街的由來,東南隅,郭宅街,棋盤街,南宮諸街,西南隅,八仙巷,芙蓉街,東北隅,胡家牌坊街,曹家巷,梁家巷,海道司巷,西北隅,北門大街,撞鐘院前后街,陳氏家族,遠去的老街巷,消失的老街巷,

歷史資料

史志記載山東濰坊原濰縣城始建於漢代,有人說那不是存在到解放時的濰縣城。約在隋末唐初,縣城始定位於白浪河西岸,千年來再未移址。濰縣城是全縣的政治文化中心,縣衙便是最高行政權力機構,因而居於全城最尊的正北方。與其並排的是身西的城隍廟。向南正沖縣城的中心點大十字口,以此為分界點,將全城分為四隅。其他文武機構、文教設施、寺觀廟宇等,則有選擇地分布在縣衙附近或四隅的重點部位。這便是濰縣古城在千百年封建時代基本定型的建築格局,直到解放前變動不大。挖一挖歷史資料,可以基本弄清濰縣城老街巷形成發展變化的歷史軌跡,及其承載的社會人文信息,這些具體史料的源頭,就在明萬曆《濰縣誌》(簡稱萬曆志)的記載中。

形象

濰縣土城的形象
濰縣城至萬曆年代一直是土城,但其建築形制和規模,直到“萬曆志”才有了確切記載。“萬曆志”在“城池”篇,記載了明正德七年(1512)萊州府推官劉信重修的濰縣土城形象:“東南臨水(指白狼河),沙虛善崩,正德間再遭暴水,城不透者數尺。隆慶乙巳(1569)秋復大水,幾損城厚之半,城不為沼者天幸也”。“城周圍九里三十步,高二丈八尺,闊一丈五尺,有東、西、南、北四門用磚包,東曰朝陽,西曰迎恩,南曰安定,北曰望海。門有樓,濠闊一丈五尺,環繞四周”。從以上記載可以了解到:濰縣當時的土城與後來明崇禎十二年(1639)縣令邢國璽改砌、加高的石城,在位置、規模、城門的命名上沒有變化,砌為石城,目的只是為了強化城牆防戰防水的功能。古代的城牆,預防戰亂,保障安全的功能,固然重要,但戰亂事件的發生,在歷史上並非經常出現。在對付無情的水災方面,城牆的防汛功能,卻是更為經常的。不要說萬曆年間的“土城”,由於緊靠白浪河,汛期到來,“城不為沼者天幸也”,就是明末改砌石城後,也屢遭洪水侵襲。鄭板橋在《乾隆修城記》中說:“雍正八年(1730)六月二十四日,白浪河水漲齊城腰,城牆一時倒壞千四百餘尺”。這都說明了當時城區的白浪河泛濫的頻繁、嚴重,又說明了歷代修城牆、河壩的重要性。而解放後首先拆除了縣城的東城牆,修建了兩岸的攔河堤壩,也是為了根治白浪河水患。
萬曆時城關社區的形象
“萬曆志”記載:濰縣當時有11917戶、21769人(應是城鄉總數)。人口不多,財力有限,必然影響到城市的發展與街巷的形成。“萬曆志”中,幾乎沒有出現城池內外的任何一條街巷的具體名稱,只是說了:“濰古郡,街衢相沿無改,巷以多岐難防盜竊,有堙塞者”,即老街老巷沒大改動,岔路多的巷子為了防盜,有的被堵塞了。那時街上已有牌坊,“城裡十四座、東關一座”。有市二:“一在城內大十字口,一在東關大街十字口”:集市“在城內者七,在東關者七,在西關、南關各一。在鄉者一十五”。城關的行政區劃有:“西關南隅、城西南隅、西北隅、東北隅、東南隅、東關南隅、東關北隅、東關南北隅、東南北隅。”當時城裡、東關已有的“市”,指的是集中作買賣交易的固定場所,不是間隔定時的農貿集市。但是人們有理由相信,當年縣城的那兩個小小的“市”,正是孕育今天方圓上百平方公里的濰坊中心市區的搖籃。“萬曆志”中,對於東關的土圍子(或塢)沒有具體記載,但記載了當時東關已有了四隅、一市、七個集場,這說明,東關在建成“八閣圍子牆”以前,已形成濰縣的一處較大的關廂,在人口聚集和商貿發展上已遠遠超過了濰城周邊的其他關廂。當時濰縣城裡同樣設有七個集市,說明當時城裡的街巷還沒有布滿全城,住戶自然也不多,所以有空餘的地面可以設七個集市。但到《康熙志》的記載,城內已沒有集市了,東關也已減為四個集市。到乾隆《濰縣誌》的城區圖中,街巷已遍布全城。這應是經歷二百多年發展的結果。“萬曆志”所載城內的七個集市,設在哪裡,規模如何,後人已無從知曉;從後來的歷史資料尋跡,大概延續很久的城隍廟集市和縣治前的夜市,或許那時已經有了吧。
識別街巷的地標
“萬曆志”記載,“縣治在城內正北,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知州張萃重建。國朝洪武十一年(1378)知縣胡璟修”。“古郡北海,場前臨大街”。公廨中,在城內者有“養濟院、官倉(常平倉和預備倉)、射圃,以及察院、布政分司、按察分院”等,還記載了“學宮、文昌祠、石佛寺、城隍廟、東嶽廟、天仙宮”的具體位置等等,為後人探討當時濰縣城古街巷的歷史形成與位置和街名的由來,提供了最早的地標依據。人們通常把在南北軸線正中位置上的縣治和縣城的四個城門作為濰縣城的主要地標,縣治的前面,即屬於南北軸線的縣治前街及南門裡大街,與縣城東西軸線的東門大街、西門大街相交處,即大十字口。之所以稱大十字口,是為了有別於其身南的小十字口,由此可以推斷當時已有了布政司街與小十字口以東的街道。再以“萬曆志”記載的公廨、廟宇所在為地標,就可以大體查找到當時在城內四隅里已經形成的街道圍繞修建土城挖土形成的灣塘,如:荷花灣、撞鐘院前後灣、蝴蝶灣等等,連同四條馬道,這樣,萬曆年間城內形成的主要街道及其方位,就大致可以看出眉目來了。應當指出的是,上述街道中有的當時雖已有廟宇、公廨建築,也有了住戶,但當時的街名是否如今名,已難以考究。可以斷定的是,萬曆年間的街巷中,那些以城門、縣治、公廨、廟宇命名的街巷是早已定型的,而以姓氏特徵命名的街巷,多是後來隨著科考出仕中的名門大戶的發展而定名的,其成型期也較晚。“萬曆志”所載的城外關廂的各個隅,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到解放前夕,已成為東關、西關、南關、北關、西南關、東北關6個關廂了,其中以東關、南關兩個關廂最繁華。本文主要介紹城內街巷,各關廂的街道及其演變就不再一一涉及了。總之,濰縣城內的老街巷,既是世代濰縣人賴以生存繁衍的搖籃,也由此而沉積了深厚的人文資源,這都是珍貴的歷史財富。對全面傳承和繼續開發濰縣的歷史文化,創建新的文化業績,是有重要參考價值的。
相關連結
“三山不見”(城內三處地勢最高的地方):一是城中心的大十字口(今腦科醫院門前);二是縣城東門(今和平路與東風街路口);三是十笏園西北側的關侯廟。“九灣不顯”(指多年用土挖成且隱蔽在宅里巷內,不易被人發現的九個灣塘)灣址是:城隍廟後院,西門裡張爾忠故居內,北馬道杜家胡同,胡家牌坊十一宅過道,察院前街路南巷內,新街子道北巷內,塘子過道,郭宅街養濟院後院,東門大街東嶽廟內。“四坊不走”(指不是跨街,而是建在路邊或宅院內的牌坊)位置分別在:芙蓉街北首道西(為譚洽妻張氏建節孝坊)、鞍子街東首(乾隆六年為郭績妻蘇氏建節孝坊)、城隍廟街東段道北(乾隆七年為程秉正妻裴氏建節孝坊)、海島司巷南首路西(康熙三十七年為吳士鸞妻張氏建節孝坊)。

四條大街

介紹濰縣城裡的街巷,必須先說一說大十字口。因為這裡是全城的中心點,貫通東西、南北兩條中軸線上的四條大街,即東門大街、西門大街、南門大街、縣治前街,在此交匯,整座縣城由此分割為東南、西南、東北、西北等範圍大體相等的四個隅,其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城內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大十字口海拔31.7米,比北馬道高7.1米。向北不遠就是全縣最高權力中心縣衙門,向東、西、南都直通三個城門,是城內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多少年來一直是最繁華地段。無論是迎送官員、集會遊行、節日宣傳,乃至城隍爺出巡等,凡是需要招搖過市的舉動,都要經由此處。儘管朝代更替滄桑巨變,大十字口的重要歷史地位一直沒變,人們至今還相沿相習地稱這裡為大十字口。
東西軸線上的大街
濰城從東門(朝陽門)到西門(迎恩門)之間(即今東風西街與和平路口以西至月河路口以東路段),全長約1公里。它由習慣上稱作東門大街、木牌坊、大十字口東、大十字口西、四牌坊、西門大街等路段連貫組成。這是一條歷史悠久、文風昌盛、商貿發達的主要幹道,歷經千百年世代更替,見證了封建文明的鼎盛與衰敗、現代文明的興起與發展。各個時期都曾以獨具風格的建築在這條軸線大街上留下了不同的印跡。1929年(民國十八年)縣政府將這六段自然街區一併定名為“中山大街”。1948年,為紀念“四八烈士”,將此街命名為鄧發街。1965年改為東風西街,沿用至今。
封建時代的文教聖地
封建時代,這條東西大街是濰縣的文教聖地,文脈延續到清末民初乃至解放前。東門大街東段路北的文廟,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元代又重建、擴建,成為山東東部最大的文廟。明清兩代不斷增建修整,更加宏偉壯觀。名宦祠、鄉賢祠、忠孝祠、陳太僕祠均附設於廟內。廟門前有“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的石碑,兩座跨街木牌坊,東書“德配天地”,西書“道冠古今”。每年二、八月上丁日,由政府首腦按古禮主持、名儒、生員都要參加的祭孔大典,一直延續到民國初年。有史籍記載的多位達官顯宦,曾在這條東西大街上擇居:如明進士,總督、工部、戎政、刑部尚書劉應節宅;明進士戶科給事中姚德重宅;明進士,山西參政齊一經宅;明進士,廣西道監察御史顏思忠宅;明進士,江西道監察御史亓瑋宅等等。光緒三十年(1904)廢科舉後,縣政府教育局在文廟內設立了“縣立文廟國小”。濰陽書院於光緒三十年改為“校士分館”,又改為“官立國小”。民國二年(1913)四月十四日,由勸學所長張樹棻發起在這裡創辦了“濰縣縣立中學”(濰坊一中前身),到2013年正一百周年。許多著名人士如裴昌會、宋文田、譚沛霖、考斌之、郭味渠、於希寧、郭蘭村、陳壽榮等都曾是該校優秀學生。民初實行新學制後,這條街上先後創辦的國小有肇基國小、郭氏勵新國小、丁氏繼志國小、志成國小、養正國小。1931年(民國二十年),在東嶽廟設立“民眾教育館”……歷史證明,這條古老街道曾是濰縣文化教育傳承發展的搖籃。
開埠後的商業大街
1904年濰縣開埠後,工商業飛躍發展,這條大街上先後開業的有百貨布匹、書店文具、成衣鞋帽、印刷照相、嵌銀繡品、銀樓古玩、中西醫藥、鐘錶眼鏡、鑲牙理髮、五金電料、旅館飯店、糕點糖果、醬圓茶莊、鮮果炒貨等四十多個行業的兩百多家商戶。1932年,長途電話局在街中段路北開業,濰縣開始有民用長途電話。百貨業中,丁敬亭為首合資開辦的泰東商行,是濰縣第一家按上海、天津等地大百貨店模式設定和裝潢的商行,門市高大寬敞,全玻璃櫃檯、貨架、樓梯轉彎處仿上海大世界設四面“哈哈鏡”。經銷商品皆系名優,品種繁多。夏季營業到晚上10點,高大的霓虹燈招牌是獨有的絢麗景觀。張同信創辦的惠東大藥房和丁壽卿創辦的亞東大藥房都是華北地區西藥業中的佼佼者。惠東以自產自銷為主兼經銷並開設門診,能製造七十多種藥品,在青島、濟南、西安、成都設有分號。亞東以經銷最新高效藥為主,兼營醫療、化驗器材。其他如桐蔭山館(嵌銀),雲寶銀樓,頤和堂孫家藥鋪,公益書局,聚興印刷局,學生營業部,源順服裝店,福履齋鞋店,真光照相館,致新商店(糕點),濰中飯店以及田家小鋪等,都是各行業中的知名老字號。悠久的歷史文化養成了所有店鋪良好的商業道德,誠信服務,貨真價實,童叟無欺。
南北軸線上的大街
城裡南北軸線上的大街,包括南門大街和縣治前街,大十字口是其連線點。往南過小十字口、田宅街、南門大街到安定門(南門);往北直達縣衙門口的“東萊首邑”坊,名為縣治前街。日偽投降後,兩街曾統一改名為中正街,全長705米。解放後人民政府重新命名為博古街。1965年改名為向陽路,經延伸拓寬後,成為向陽路中心城區的一段。民國以前,這條大街從東萊首邑坊到南門裡,共立有諫議坊、解元坊、進士坊、通政司放、節孝坊等九座牌坊。

縣衙

縣衙(州縣行政中心)位於南北軸線北端的縣衙門,始建於何年無從考證,萬曆《濰縣誌》記載,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濰州知州張萃重建,占地約2.4萬平方米,明清兩代雖經多次修繕,內外形制(包括庭院、廣場、附屬設施)沒有多大改變,完全符合封建朝廷對州縣衙門的建築規制。衙門前是萬曆年間知縣史善言建的石坊,上書“東萊首邑”,高大的影壁牆後是縣衙大門,兩旁一對一人多高威武雄健的石獅。過甬道是磚石結構的二門,上書“北海名區”,背面書“鏡清砥平”。二門裡面有“戒碑亭”,向北依次是大堂三楹,兩翼為庫房,堂前露台左右為快班房、壯班房,堂下為皂班房;靜觀堂(二堂)三楹;三堂三楹,有東西書房、廚寮;堂後為寢室七間,從房六間。露台前甬道左右有常平倉和監獄,雍正年間知縣毛韶芳倡捐設立的普濟堂32間和育嬰堂12間,就在縣治前街南段路西。從明洪武九年降州為縣,到清末534年間,先後有178人任過濰縣縣令,平均任期三年。其中造福一方、清正廉明的好官22人,不但入祀濰縣名宦祠,政績卓著者,老百姓還為他們建立過生祠。民國成立後到1938年26年內,濰縣縣長先後換了18人,走馬燈一樣,有政績者很少。

田宅街的由來

田烳,字士行,號南村,祖籍河南。明永樂二年(1404),其祖輩隨軍征戰,在濰縣城南屯田建村,始有南屯村。乾隆初年,隨其父遷居南門大街,以走街串巷收購廢品為生。後爆發為濰縣巨富,在南門大街廣置房產,娶妻納妾,相繼生子13人,便在所購房產基址上大興土木,新建深宅大院13處,沿街13個大門相對排列,13個兒子每人一處。從小十字口以南到水巷子口以北,大都是田氏住宅,這段大街由此改稱田宅街。其後家道敗落,房產大都被後起之富戶所購得。直到房改前,13個大門依然存在,只是都不姓田了。濰縣富紳丁善長(丁六宅)居於水巷子路口北段,有東西相對兩處大宅院。1900年,丁叔言(名錫綸)由丁四宅(丁善寶家)出嗣給丁善長為承重孫,繼承了丁六宅的產業成為濰縣首富。這兩處宅院曾先後多次被當地駐軍或政府部門占用。濰縣解放後,濰坊特別市委設在西大院內,至今仍保留的小黃樓,是當年曾山、許世友、姚仲明等領導的辦公室。1950年代,昌濰地委和專署,也設在丁氏東西兩大院內。民國以來,此街上先後創辦過丁氏益群國小、田氏國小、濰縣紅十字會國小、濰縣簡易鄉村師範學校、基督教會的信德國小。另外,南門大街還有教堂三座,西二東一,最大的是路東的基督教堂,至今遺址尚存。
  

東南隅

城內東南隅,位於東門大街以南,南門大街以東,連通馬道的範圍以內。與東門大街平行的郭宅街是其橫貫東西的主要街道。南北走向的有興隆街連線預備倉街到南寺前街;還有棋盤街、南巷子、射步亭街、平安街,它們之間各拐一小彎便貫通南北。松園子街在郭宅街南邊,西到預備倉街,東接南宮后街。隅內有天仙宮(南宮)和石佛寺(南寺)兩座古廟,其周邊形成了南宮諸街和南寺諸街。

郭宅街

郭宅街東至東馬道,西至預備倉街、興隆街、小十字口東街的交匯處,全長400餘米,向西過小十字口直通西南隅的布政司街。歷史上因濰縣郭氏望族聚居於此而得名。郭氏一族明初遷入濰縣,其四世祖住東南隅,六世郭尚友萬曆二十九年(1601)中進士,官至戶部尚書。仕宦起家,詩書傳世,明清兩代共有翰林4人、進士8人、舉人27人、武舉2人,貢生以上83人。他們的宅院、祠堂遍布郭宅街及其附近的棋盤街、南巷子、松園子街、射步亭街。邑人俗稱郭宅街是“舉人滿街走、秀才家家有”。位於塘子過道附近的南園,原是劉應節的園林,天啟年間為郭尚友購得,增添了舊華軒、知魚亭、松篁閣、來鳳軒等建築。他的孫子饒州知府郭一璐又加以修葺。乾隆時,園為一璐的侄子郭偉業、郭偉勣所有,二人能詩工書,與知縣鄭板橋為文字交,鄭氏常觴詠園中。到清末園已廢圮。但鄭板橋贈的詩與畫仍藏濰坊市博物館內,其中兩首分別是:“我輩為官困煞人,到君園館長精神。請看一片蕭蕭竹,畫裡階前總絕塵”。“七載春風在濰縣,愛看修竹郭家園。今日寫來還贈郭,令人長憶舊華軒”。歷任閩浙總督、福建巡撫的劉鴻翱(字次白),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致仕歸里後,在郭宅街路南定居,大門口懸“大中丞”匾額,宅內分十個院落,百餘間房產,左拐右拐方到其臥室,自稱為“蝸居”。最南面是新建的綠野齋園林,南面有“帶草書屋”。民國初年,此園賣與曾作京官,後任錦州知府的陳恆慶,他將“帶草書屋”改為“懷白軒”,以示對劉鴻翱的懷念。以後改作陳氏啟幼國小校舍,從松園子街開門。直到民國年間,郭宅街上仍是郭姓居多,有郭許彥宅(子郭用群,山東省棋協委員)、郭恩嘉宅(人稱念九爺,子郭谷石,名中醫、書法家)、郭乃鈺宅(子郭味蕖,馳名中外的花鳥畫大師)、郭恩賡宅(清末翰林,人稱十八翰林,著名書法家、教育家)、郭恩元宅(秀才,郭氏勵新國小創辦者)、郭雁賓宅、郭稼生宅、郭恩言宅(書法家)等。著名愛國將領裴昌會宅也在此街路南。1992年裴將軍逝世後,他的子女曾從台灣、四川專程到郭宅街憑弔故居。另外還有陳、郎、毛、王、楊姓等住戶。門面正對棋盤街的運來堂理髮館,民初號召剪辮子時,陳恆慶積極回響,為運來堂寫一對聯:“職贊共和,學佛門祝髮;名為待詔,代文人修容。”對聯一掛,影響很大,人們紛紛前來剃髮。

棋盤街

郭宅街東段向北拐便是寬而短的棋盤街,長124米,寬10米,北頭正沖文廟。城內有兩條寬而短的南北街,一條是縣衙前的縣治前街,一條即文廟前的棋盤街。縣衙和文廟是全縣政治、文化的主要建築,其門前必須敞亮通達以彰顯其尊崇,這兩條街的設定格局,包含在縣衙和文廟的建築氣勢之內。棋盤街路西有郭氏祠堂,路東是丁五宅丁獻之家的大宅院。抗戰勝利後,駐濰縣的國民黨第八軍曾在郭氏祠堂舊址設立過《統一日報》社。清末民初,棋盤街上一度興起專賣舊物的集市,人稱“老婆市”。為何叫“老婆市”呢?起因是濰縣原有很多封建官宦大戶人家,到了民國時期,有的家道敗落,卻還講排場、顧面子,便托一些賣破爛的婦女,變賣家中什物。每逢二、七大集,一些中老年婦女便在棋盤街兩側,就地擺攤出售,人們稱為“老婆市”。一些文人雅士也來逛市,常能買到稱心之物。“七七”事變後,“老婆市”逐漸消失。南寺諸街石佛寺(南寺)位於東南隅西南方(今中級法院宿舍範圍),廟西通南門大街的短巷叫南寺西巷,門前通南馬道的短街叫南寺前街,身東是預備倉街連線東西走向的南寺前巷和後巷。石佛寺創建年代失考,宋鹹平二年(999)重修,占地約三萬平米。蘇軾與石佛寺結緣的故事,濰坊人大都耳熟能詳。廟前偏東還有規模不大的觀音廟,人稱“下廟”,門前有一古槐和水井,井邊立有小小的龍王廟。民國初年,石佛寺內的佛像,除了大殿內的石佛,其餘大都拆毀,騰出寺院辦了學校。民國十二年設立了濰縣縣立師範簡習所,學員120人。民國十九年冬,講習所與縣立中學合併,改為縣中師範班。日軍侵占濰縣後,日本僧人加藤豐正創辦了一所維新國小,1943年又改為縣立中學女生部。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游擊隊進城,原在農村的山東省立濰縣中學遷到石佛寺,改為縣中二分院。南寺諸街沒有傳統的紳商大戶,解放前居民中最有名氣的是姚學乾,住南寺前街。初為銅器首飾工匠,心靈手巧,在銅器和木器的圖案花紋上嵌入金絲銀絲,是濰縣嵌銀業的開山之祖。他的親授傳人田智緡不斷創新提高,使這一濰人首創的工藝美術品得到繼承和發展,名揚國內外。

南宮諸街

南宮諸街包括南宮前街、后街和西街,因都在南宮廟的周圍而得名;另外還有一條寬僅一米的半截胡同叫塘子過道。南宮廟正名是天仙宮,因和城北的玉清宮在一條南北軸線上遙遙相對,遂有了南、北二宮之稱謂。俗稱的南宮是指天仙宮和藥王廟。天仙宮位於南宮前街西頭路北,《濰縣誌稿》載,元至正二年(1342)益都路道門提點張志功建,朱紅油漆大門向南開,前殿塑玉皇大帝像,後殿塑玉皇娘娘像。天仙宮東院是藥王廟,大門上方有“藥王殿”匾額,供古代名醫孫思邈。南宮廟前原有古槐兩株,解放前東邊一株枯死,西邊的古槐至今依然枝繁葉茂,樹齡500年以上,列入市文物保護範圍。民國十二年拆除廟內神像,前院改為東南鎮立文昌閣國小,抗戰勝利後改為東南鎮中心國民學校。其後院闢為獨院,於南寺西街開門,開辦過“紅十字醫院”,日偽投降後為國民黨濰縣縣黨部占用。藥王殿在1930年也拆除了塑像,改為教室,與天仙宮合在一起。南宮西街是這裡最長的街道,南起南馬道,北至南宮后街,長約200米,寬約5米,三十幾戶住家,七八戶工商業者略富裕些。街南頭路東城牆角下有不大的灣塘叫南宮灣,北邊住二十多戶也是貧窮市民。南宮后街東西走向,西頭北拐是南巷子,南拐是射步亭街,光緒甲午進士、翰林、著名書法家郭育才及其侄,著名眼科中醫郭潤琴住此街中段路東。正西通松園子街,麻行東家陳啟之、義德棧東家張俊卿、源順服裝店張百川、濟南聚興昶銀號副理丁蔚禎和青島籍富商黃星源家是松園子街的五戶富商大賈;知名人士有郭雨若、郭蘭村、郭均雅等。清末名宦、學者孫葆田(祖籍榮成)辭官歸里路過濰縣時,友人郭某將南園舊址贈予。孫新建“經韻樓”一座,藏書室名為校經室,書房名不夜書房,另建一東院名為賸園,寓懷思南園之意。在園牆圓門的扇形門額書“賸園”,背面書“紫氣東來”。此門額刻石現鑲於十笏園“四照亭”後院的圓門上。
金泰和三年(1203),濰州董村《重修三教堂記》碑載,徐問真乃濰州南宮道士,精於醫學,為人治病,藥到病除。《蘇東坡全集》載有他給歐陽修醫治足疾(用呼吸導引法)之事,歐陽修時任青州知州。濰人郭麐《竹枝詞》中有“行蹤無常徐問真,指針上藥走風塵。汝南從別歐公去,吸氣方傳愈幾人。”這說明南宮廟早在宋代就有了,與《濰縣誌稿》載南宮建廟時間不一樣。

西南隅

城內西南隅在南門大街以西、西門大街以南至馬道的範圍內。沿馬道有柴家灣、小太平街灣、蝴蝶灣、大石炕灣,以西南角的蝴蝶灣最大。隅內貫通東西的街道是布政司街連線增福堂街、西下窪街。貫通南北的,東邊是芙蓉街連結羅家巷;西邊是岳王廟街連線南下窪街、冶坊巷街。芙蓉街向東有水巷子、宋家門樓,向西有八仙巷、大太平街、忍和街、鞍子街。太平街中段往南是四合頭街。布政司街和增福堂街布政司街東接小十字口,向西,就是增福堂街,長約150米。明代山東設布政司使,據萬曆《濰縣誌》:“布政分司(公廨)在縣治西南”,此街因此而得名。街路北第一戶是邑人稱為“歸德府”的陳介眉住宅。陳介眉,字綏卿,道光丁酉(1837年)拔貢,出任知縣,遷通州知州。以屢獲大盜賞戴藍翎,換花翎,升歸德府知府。巡撫以其知兵,調大營隨同征剿,去數日,歸德府陷而罷職歸里。鹹豐六年(1856)捻軍攻濰縣,親率團勇出戰,力竭而死。後詔復原職,贈太僕寺卿銜,建專祠於文廟。民國後其住宅逐漸成為雜
街中段是清布政司行署舊址,民國年間先後改為郵政局用房、青年中學校址,後為濰坊三中教師宿舍。清代巡撫張兆棟曾孫張曙初在此街有兩所宅院,路北的院內有花園,路南的大院,解放後成為國光銅線廠廠房,後改為市委幹校,最後是市直幼稚園。路北的譚家大門內有三層院落,譚家族人分住各院,其他尚有丁、武、李、於、田等住戶。往西過雙小廟路口即增福堂街,因街上有增福堂而得名,此廟後改為西南鎮國小。增福堂街東頭,路南路北都是大花翎陳介祺家的豪宅。路北的大院占地約一萬平米,南北有四排房舍。現存的後排東頭南北兩廳房及東邊的二層磚木小樓(即原貯藏古董文物的所謂“萬印樓”),建築面積380平米。現已從羅家巷開門,闢為“陳介祺故居紀念館”。路南首先是一座高大的影壁牆,中心砌有菱形磚雕圖案,與路北的黑漆大門相映襯,顯示出高官門第氣度不凡。向西,隔一處普通民居,又是一個車門大院,房屋不多,人稱“馬號”,是陳家餵養牲口停放車轎的場所。這兩處大宅院,是陳官俊做官後搬出北門大街“翰林院”而建造的。陳介祺辭官回濰又作了修繕而長居於此。最後,成為濰坊三中的校舍。萬印樓始建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當時陳介祺38歲,還在京城翰林院供職。退出政壇回濰後,這裡就成了他收藏研究金石之所。他秉承“意在傳古,志在為國”的理念,鑑古、集古、釋古、傳古,三十年如一日,終成為晚清民間最大的文物收藏家,中國最傑出的金石學家和古文字學家,為保存、弘揚中華文明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民國以後,增福堂街上的知名人士有王旭夫,曾留學日本,同盟會員,倡辦過增福堂國小;住胡家大院的胡鏡心,乾過濰縣商會會長,是國民黨政府召開的國民大會代表,人稱“胡國大”。路南的一處草房院落前後五進,住戶是1944年冬從松園子街遷來的畫家郭蘭村家。隨著舊城改造,增福堂街已在2006年永遠消失。在今濰坊三中,尚能看到平躺在辦公樓前的半條街道,牆壁上寫有:“昔日增福堂街,今日增福堂院”。

八仙巷

增福堂街以南與其平行等長的依次是八仙巷和太平街。八仙巷窄如麻線,原叫麻線巷,後以諧音改稱八仙巷。清代儒林高士劉以貴的故居就在巷西首路南。八仙巷東首路北有建於清代中葉的劉氏家廟(原在芙蓉街開門)。劉家的始祖劉琦於明中葉從河北棗強縣遷來,原住城北小紅廟(今北關)一帶,務農販菜為生。約在萬曆年間,三世祖劉光燦的後人定居城內,到清末,人口繁衍,成為大戶,族人大都住在大太平街、四合頭、八仙巷、芙蓉街一帶,俗稱“太平街劉”。劉氏宗族自第六世劉偉起進入仕途。清順治甲午年(1654),劉偉中舉,任正定府南宮知縣時,政風清廉,深得民心。回鄉病逝後,南宮紳民年年派代表來濰祭奠,持續七十多年。他的侄子劉介,康熙丙辰年(1676)進士,曾任廣西西林知縣。至嘉慶、道光、鹹豐年間,劉氏門第已是人才輩出,在清政府有官職、學位者達72人。雖無高官顯宦,但皆為政清廉,急公好義。在八仙巷居住過的還有早期參加紅軍的劉居寬,解放前黨的地下工作者劉景元等。太平街東起芙蓉街西至西馬道,從南下窪路口分為大、小太平街。自上世紀30年代至1993年舊城改造前,街面、房舍變化不大。知名人士的宅院:路北的有清末狀元王壽彭得功名後新置的房產,他本人住得時間不長,他的夫人郭氏和三個兒子及其後輩都長期住此。中段正沖四合頭街有一黑漆大門,庭院深房舍多,劉氏族人稱為“老大門”。門上懸“世襲雲騎尉”匾額,劉氏第十二世劉鵬翕早年住此。民國後,此門內部分房產賣給同祥李家,劉氏後人仍住大院內。此大門的歷史和劉氏家廟一樣久遠。路南東頭第二、三兩處宅院都姓劉,是近房本家。清同治年間,正是劉潓當家。他在太平街為兒子們規劃建房時,有意少建了一間南屋,在忍和街路北留出了一丈見方的空地,打了一眼井,解決了居民吃水問題,北側貼牆蓋了一座小廟,形成了東、西、北三個屋山夾一井一廟的微型景觀,人們稱作“三山一水一廟堂”。後來,太平街路南第二處宅院歸劉潓孫輩劉友恭居住,他是教師,擅國畫。第三家,就是少蓋一間南屋的宅院,是劉作恭家。他熱心教育,於1912年騰出五間臨街屋,開辦了“劉氏研志國小”,濰縣第一個共產黨員宋伯行曾在此讀完初小。街西頭路北一處有兩進院落,是民國年間創辦的模範國小。抗戰勝利後併入增福堂國小,解放後更名為太平街國小、濰坊第三國小等。原籍膠州的史學家柯劭忞曾在中段路北住過。他的如夫人,街坊稱作“柯太太”,穿著打扮比較入時。濰縣人讀“柯”為“kuo”音,孩子們就誤稱為“闊太太”。其實他家本也不窮。陳氏“復增誠”醬園在街西頭路南,始創於光緒年間。自製自賣各種醬菜,醃製的疙瘩鹹菜非常出名。民國年間,戶主陳銘章是濰縣著名拳師。

芙蓉街

芙蓉街北起雙小廟(關帝廟和三官廟),南到南馬道,長300餘米,寬7-8米,是連線西南隅全部東西街巷的主要街道。從中段的水巷子路口分為南、北芙蓉街,北頭通過羅家巷可到西門大街(解放後羅家巷併入芙蓉街)。北芙蓉街住戶密集,也有幾家紳商大戶。如太平街口路東的深宅大院,是同治元年(1862)進士,署理河南巡撫、漕運總督孫鳳翔的豪宅,人稱“望鄉台”。八仙巷口路東,有幾百平米東西走向的“柴隆順”廣場。柴氏家族做糧油買賣發家,字號是“隆順號”。連片進深的宅院,占地約1萬平米,大門就開在廣場,坐北朝南。正門以東,還有一專供車馬出入的車門大院。清末民初家道開始敗落,後人變賣了房產,此宅內遂成為雜姓大院。街北首路西是著名書法家陳森的住宅,黑漆廣亮大門,內有幾重廳房院落,其子陳筱岩也擅隸書。再往南是李書桓家,原是購置劉氏家廟的東廳房院,在芙蓉街開門,他是進步人士,解放初期曾任濰坊特別市東關市區副區長,後任市科普協會主席。民國以後,這條街上從事中國小教育的大有人在,如盧文楷、陳履平、劉栗生等等。殷實住戶尚有魏、丁、馬、邊等家。另有小鋪、磨房、理髮、推腳的,教會牧師和醫務工作者,可謂三教九流行行俱全。南芙蓉街地勢較低,住戶相對較少。雨季,南門大街的積水經水巷子分流,過此街往南,再經鞍子街流入大石炕灣。但水巷子和鞍子街的住戶,卻比南芙蓉街密集得多。再往南是由東西、南北兩條短街構成的宋家門樓街,南端有一小灣塘,出口便是南馬道了。

東北隅

東北隅在東門大街以北、縣衙門以東至馬道的範圍內,街道有胡家牌坊街、曹家巷與梁家巷、新街子和海道司巷、郭家巷、安樂街和察院前后街等。東北角的荷花灣占地幾千平米,是城內的大灣之一,往西尚有二增灣和油房灣。濰縣城內七處古園林中,碩果僅存的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十笏園”,就在胡家牌坊街路北原丁四宅的大院內。1949年撤銷濰坊特別市建立縣級濰坊市,市委、市政府機關也設在丁四宅院內。昌濰公安處和市公安局就設在原縣衙門內。梁家巷、安樂街到荷花灣附近,拆建、新建了大片的幹部宿舍。那時這一帶就成了全市的政治中心。

胡家牌坊街

胡家牌坊街西起縣治前街(今向陽路),東至曹家巷,長310米,寬7米。因明代胡璉一家四代為官,政績昭著,萬曆年間“恩錫四世坊”矗立門前而得名。街東頭路北連續四個黑漆大門,屬於丁二宅的宅院,第五、第六兩個大門是丁四宅的。十笏園,原是明嘉靖刑部郎中胡邦佐的府邸,後轉手於清順治彰德知府陳兆鸞、道光直隸布政使郭熊飛,光緒十一年(1885)為丁善寶購得,修建為私人園林,被當代古建築、古園林專家陳從周譽為“江北第一園”。歷史上曾有康有為、居正等不少達官顯貴在此下榻。十笏園西的關帝廟巷,巷首有元代建的過街石坊。巷北端有宋代所建的關侯廟,廟台很高,山門是二層小樓,門內塑四位守護神。東院正北的大殿,飛檐斗拱,琉璃瓦頂,莊嚴雄偉,內塑關羽、關平、周倉神像。西院是孔相祠,祀東漢末年北海相孔融。乾隆《濰縣誌》載“傳黃巾圍北海郡,公(關羽)與先主(劉備)率兵破寇入城,點將於此”。所謂“濰縣有城始於漢”,這可能是一證據。廟巷子西邊不遠是郭家巷,長410米,寬3米,歷史上曾是施捨粥飯的地方,有一條向西的小胡同通縣衙門,俗稱縣過道,流浪者、探監者可在此得食。郭家巷居民愛耍龍燈,解放前就已全城有名。再往西是武衙門(即明代按察分司,後改為千總署)。大門兩邊各有臨街屋數間,內院較低,是一大廣場,原是清代習武生員練武之處。民國十七年(1928)濰縣第一個戲院“濰縣大戲院”就建在此院內,草頂席棚,後廢棄拆除,闢為籃、排球場地。院北五開間的一座大禮堂,建有前後台,政府的許多大型會議在這裡舉行,也演出過京劇、話劇。解放後,武衙門整個大院成為民眾教育館,濰坊特別市文工團成立於此。後為圖書館、少年之家,濰坊市教委駐地。街東頭路南是大戶於五宅的大院,深長過道,兩邊是多戶四合院。主宅內有七連間的大台屋。院內有涼亭、假山、繡樓,還有排水灣塘。往西是大商號“同祥繡貨莊”李家,資產過百萬大洋,大門比丁四宅的還大,門屜很高,出了過道屋有五磴台階,過影壁往東即寬大的營業室,另有客房和飯廳,內宅有五連間小樓,前後開門。往西是濰縣商會所在,解放後市勞動局在此辦公。過蒯家過道,其身西的陳十一宅過道,是彰德知府陳兆鸞後人的住宅,過道長200餘米,約193間房屋,以四合院為主,有近20座宅院,過道內也有十多米深的排水灣塘。後淪為雜姓大院。

曹家巷

曹家巷,據《濰城區地名志》“以曹姓居此最早得名”。南通東門大街,北至胡家牌坊街,長200米,寬4米左右。清代濰縣丁氏望族十二世丁庸行發家後,在此處大量購置土地,修建住宅。十三世丁克成繼承家業,將其四個兒子集中安置在曹家巷北頭周圍。後來四宅的丁廷珍將其曹家巷兩邊的宅基全部收購,其長子丁善寶在巷南首路西,建立了規模宏大的“丁氏先祠”,大門開在東門大街坐北朝南,內建四重院落,房七十餘間。三四院之間有五連間二層小樓相隔,前兩院為祠堂,後兩院分別為家廟工友宿舍和倉庫。丁善寶之子丁毓庚又將後院之閒置房,設立丁氏子弟私塾一所,不收學費。廢科舉興學堂後,私塾停辦,改為丁氏第二國小,即群化國小。校門開在第三院的東過道屋,成為該巷路西第一個門。首任校長是毓庚次子、濰縣著名方誌學者、民國《濰縣誌》採訪部主任丁錫田。解放後整座祠堂改為濰坊市第十四國小,原祠堂大門改為校門。後遷址於北大街,成為北大街國小、濰城區實驗國小至今。曹家巷東西兩邊數經拆遷改造,現正大規模建造“十笏園商業文化城”。

梁家巷

梁家巷南頭和曹家巷連線,北至荷花灣北馬道。傳說,最早只有張、梁兩家住戶,人稱“兩家巷”,光緒二十年,梁家學子梁文燦中進士,官至浙江道監察御史,梁氏家庭人氣大旺,此巷遂改名梁家巷,1992年與曹家巷合併統稱曹家巷至今。解放濰縣時,解放軍首先攻破荷花灣北城牆進入城內,占據荷花灣國小,與國民黨守城部隊展開了激烈戰鬥,學校及寺廟的房舍毀於炮火。解放後殘址被拆除,荷花灣填平,建起一排排幹部宿舍。舊城改造時宿舍南移至該巷南段路西,荷花灣舊址建為“憶荷園”。巷東側開發為曹家巷社區,西側為十笏園社區。至今巷況舊痕仍依稀可辨。觀音堂廟的南牆外,是東西走向的安樂前街,長120米,插入南北走向,長約157米,通北馬道的安樂后街。此街大都是平民百姓,較有名氣的是前街路南第一戶,濰縣朱姓王家第十三世王伯岩家。他們本是明朝皇族(萬曆帝幼子),明亡後逃亡濰縣改名為王慶宇、暫住在明末大臣郭尚友家。後來郭家贈錢在安樂街購置了三間草房,有個大院,定居下來。以宮廷御醫治眼疾秘方製作“杏核眼藥”和“撥雲散”,在東門瓮城擺攤賣藥為生。後在南壩崖開設“王萬春堂眼藥店”,生意紅火,人口繁衍,分支散居於北門大街(同春院)、胡家牌坊等處。

海道司巷

明初曾在這裡設“海道司行署”。故街名為“海道司巷”。南起東門大街,北至新街子,長160米。後因時間長久,人們以訛傳訛,成了“海島寺巷”,直到上世紀80年代,經濰城地名辦公室考證才改回原名。街上有16個住戶的街門,多是深宅大院。三賢祠在巷北頭路西,祀周亮工、賴光表、鄭板橋三位造福於民的縣令。巷南頭路西旁,有面對街牆(不跨街)的“節孝坊”,是城內“四坊不走”之一坊。此巷不長,也出過不少知名人士。路東張家大門有民國時期與人合股創辦濰縣電話局,任過濰縣商會副會長的張輝山。其子張鏡遠是濰坊書法家。劉家大門有劉階平(1906-1992),上海國立中央大學商學院畢業。抗戰時期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官員、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教授。著有會計方面書籍多種,還是國內外知名的蒲松齡研究專家。劉蘭芳(1917-1971),女,生前是濰坊人民醫院著名醫生,小兒科主任。劉銘芳,1927年生,濰坊第四棉紡廠總工程師,省勞模,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和“五一”勞動獎章。路西郭家大門有郭荊玉(1891-1983),長期從事教育工作,在教育界知名度很高。他的長孫郭志光,著名花鳥畫家,教授,現為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中國畫研究院院長,山東書畫學會會長。新街子由海道司巷西至曹家巷,長160米。街東頭路南路北的大戶都姓於。路南的是於祉家。於祉(1778-1860),濰縣著名詩人、書畫家、收藏鑑賞家。路北的是清代文學名人於銘書家。其子於普源(1868-1922),光緒二十年進士、翰林,安徽靈璧縣知縣。清末山東咨議局副議長。民國成立後曾權署青州知府,是濰縣書法名家。此外,路南尚有曾任昌樂縣銀行行長的陳福綏家,其子陳壽榮是著名金石書畫家。路北的“于氏先祠”,民國時期曾是“于氏崇文學校”校舍,解放後是居民委員會。其身東便是丁三宅家。2012年後此街已併入胡家牌坊街。新街子以北偏東是察院街,因明代察院行署設此處而得名。前街長約230米,寬約7米,中街長約180米,寬約3米,后街長約80米,寬不足2米,中間窄而彎曲的小道縱橫,寬不足1.5米者,俗稱“牆縫”。此街住戶多系貧民打工者。民國年間出了一位名人陳瑞泰,留美學生,農學家,菸草專家,教授,曾任山東農學院院長。

西北隅

濰縣城的西北隅,在西門大街以北,縣衙以西的範圍內。隅內有城隍廟、觀音廟、關帝廟等廟宇,以城隍廟為最大,兩個大灣在西馬道和城內的西北角。因縣衙坐落在南北軸線的北端,北城門向西偏移了200米,成了隅內獨有的一座城門。北門大街是最主要的街道,南通西門大街,身東便是城隍廟街和金巷子街,再往東是縣衙西牆外的倉巷子(因緊靠縣衙內的常平倉得名)。北門大街以西是陳家老過道、撞鐘院老過道、撞鐘院前街和后街。北城門名望海門,無瓮城,城門外便是東到登、萊,西去濟南、北京的官道。1938年日寇占領濰城後,北城門和西城門被封閉,使西北隅城內外的交通和手工業、商業的經營受到嚴重影響。城隍廟街城隍,本義是護城河,最初由道家演繹並推崇為護城之神。濰縣(當時是濰州)的城隍廟就建在了與縣衙並列,位於縣衙與北門大街的中間,體現了神權、政權互為依存的統治理念。由此而形成了這條240米東西走向的城隍廟街。老百姓普遍認為城隍爺就是陰間的縣官,每月的初一十五,縣官都要來拜謁。這些迷信活動,引來了城鄉各地的善男信女和小商小販以及看熱鬧的市民,廟前便成了小型集市。尤其在乾隆十七年(1752)知縣鄭板橋倡修城隍廟時,又在對面廣場增建了一座戲樓,直到民國十七年(1928),濰縣建成第一座戲院的170年間,城隍廟戲樓是全縣唱戲最多、時間最長、也是一年當中全城最火爆熱鬧的地方。幾百年來的迷信活動也聚集了人氣,城隍廟附近的住戶相繼增多。除王姓廟祝的各家後人和食品、商販的鋪戶外,還有了陳、張、丁、李等姓氏住戶,有的還是名門大戶。僅在廟西道南不足百米內,就有陳大觀家族後人陳應聘、陳應芬、陳應樞、陳應奎兄弟,在道光年間中舉做官後,先後建起了四座大宅院。其中,陳應奎任福建武平知縣,因粵匪陷城殉難,敕贈知府銜,祀京師昭忠祠,其家大門上,懸有“天鑒孤忠”匾。陳應聘中進士後,署韶州府知府,署理南韶連兵備道。他買下張爾忠故居帶有荷花池的後院在城隍廟街開門,後人稱此為“廣東道”老大門。街西段道北,曾有清代名人王延年及其子王之翰的住宅。王延年,嘉慶進士,辭官後在家鄉設館授徒,一輩子教出的學生中,有46人中舉,8人成進士。其子王之翰中進士後授翰林院編修。喪親守孝期間,曾為後來成為狀元的曹鴻勛授課。復出後累官至光緒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隱退後曾主講於順德龍崗、廣平清輝書院。他的“九九消寒歌”,在濰縣家喻戶曉。

北門大街

北門大街除有與陳家有關的街巷和豪宅大院外,還有毛家場子、彭家過道、劉家過道、同春大院、張家大門等用以標誌地段、院落的具體名稱,它們也是不同時代政治、經濟、社會變革中凝結下的固體文化。大街南首路西是關帝廟,其北鄰的宅院,解放後成為北門大街國小的校舍。北門大街上的廣東道(新宅),在撞鐘院路口以北路西,是原住城隍廟街的陳應聘的兩個孫子陳世昌、陳德昌中進士做官後,光緒年間在這裡建起的縱深百米的住宅。為區別於“廣東道老大門”,這裡就稱廣東道新宅。其對面路東有清道光江西巡撫陳阡的府邸。廣東道新宅以南的劉家過道,是清道光閩浙總督劉鴻翱的父親劉濟川、叔父劉峒從郭宅街遷來後劉家人在嘉慶年間的住宅小區。同春大院,在金巷子路口以南道東,是明神宗幼子王慶宇後世子孫的住宅。明亡,他改換姓名在濰縣以開萬春堂眼藥鋪起家,原住安樂街。其子孫世守家訓,義不仕清,多以經商出名,除萬春堂眼藥店以外,還經營過綢緞、百貨、碳莊等。清同治七年(1868),其後人買下了北門大街衍生堂的老房子,裝修成新的豪門宅院,起名同春號,共有房屋七十餘間。解放前,住著王氏第十一世孫王永年、王永來、王永利、王永亮兄弟四人。他們自稱是“朱王家族”。濰坊戰役中,國民黨軍隊在這裡設立了城防機關,派駐了不少士兵,北門大街附近的許多宅院毀於戰火。

撞鐘院前后街

此街臨近西馬道,因觀音大士廟(觀音院)朝夕撞鐘,人們稱作“撞鐘院”而得名,此廟後改建為西北鎮國小。街民中,小商小販、耍手藝、賣吃食、下苦力的居多,其中不少是陳大觀家族的後人。窮苦家庭的婦女都在家做針黹、繡花。因此,這裡乃至北門大街,也是濰縣傳統刺繡手工藝品的基地之一。觀音大士廟前後的住戶,基本都以銅首飾加工為業,產品送往大街上的銀樓,行銷省內外及京都、東北各地。在濰縣所謂“三千砸銅匠”中,他們為數不少。解放後,家住廟前的朱光之一家,父母、兒子、媳婦都從事銅首飾加工,很有名氣,在承做解放軍服裝銅紐扣時,獨家創製出帶五角星的紐扣,受到軍隊的表彰,載入濰城史冊。撞鐘院前灣在西馬道以東,西南角通西馬道,東北角通前街和老過道。灣南崖九曲巷的北端路西高牆內,就是福建巡撫張兆東家在西門大街開門的宅內花園——頤園。灣的東北西三面都有住戶,北面有一壓水井。此灣水很深,解放前從沒幹涸過,經常有人在此釣魚。灣西邊馬道南段路東,有丁氏繼志國小,解放後曾作為城關民辦中學校舍。撞鐘院後灣在西北角上,靠近城牆,灣大而淺,蘆葦雜草叢生,是附近兒童們玩耍的好地方。

陳氏家族

以陳大觀為始祖的濰縣陳氏,是全縣有名的望族大戶,從明初陳大觀來濰做官並定居北門大街後,家道昌盛,名人輩出,他們對西北隅各街道的形成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北門大街上的陳家老過道、翰林院街及金巷子,就記錄著陳氏發家致富的歷史。陳家老過道,因陳大觀家十幾代人在這裡聚居而得名。明代,濰縣出過28名進士,其中3名就出在陳家老過道。他們是陳宗仁、陳所問、陳調元,另有舉人陳所養。陳宗仁、陳所問做官廉潔,成為名宦、鄉賢;陳調元,康熙時做過禮科、刑科左、右、都給事中,75歲致仕歸來,又總纂了康熙《濰縣誌》,並捐資修建了東門外跨白狼河的青龍橋。這個家族詩禮傳家,崇尚勤勞節儉,做官者清正廉潔,身後積蓄不多,因此,這條窄長的老過道里,一直沒有顯赫府第和像樣的住宅。翰林院在北門大街城隍廟街路口以南的東側,原是陳大觀後人陳祥桂弟兄六人及其祖父、父輩在清嘉慶年間的住宅。陳祥桂長子陳官俊、孫陳介祺、侄孫陳介猷分別在嘉慶、道光、鹹豐年間(1808-1852)中進士,都曾入翰林院當過編修、修撰或庶吉士。由此,當地稱他家這座住宅叫“翰林院”。其後,他們雖在別處另建新宅,但翰林院的名稱依然存在。直到民國年間,翰林院內過道兩側的住宅,尚有14個院落。其身南還有陳祥蓂後人的住宅俗名“釘子門”及其宗支的陳氏祠堂。因此,北門大街從城隍廟街口到西門大街的百米路段,也叫翰林院街。金巷子、八支旗桿底、譚家場子,是北門大街身東同一條200米街巷,因時代背景演變而賦予的不同名稱。清乾隆年間,陳大觀家族後人中的陳尚志,棄學經商而發家致富,曾與兒子捐修學宮、文昌閣、城牆,在北門大街倡修了陳氏家廟。同時,在街東建成了連片豪宅及宅內園林,取名半畝園,是城內七處名園之一。其住宅所在的街道,當地人因陳氏在此發家而稱為金巷子。到嘉慶年間,其後世子孫陳風翰中進士、陳風喈拔貢,光緒年間風翰的孫子夢庚、晉康中舉,由是他們在家門前先後豎起炫耀科舉成名的八支旗桿,以顯示由商而仕的家世轉換,因而又有了八支旗桿底的名稱。清末民初,民族工商業興起,這座封建大院的主人,換成了以糧食中介發家的譚思聰家,於是又有了譚家場子的稱謂。

遠去的老街巷

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化建設突飛猛進,二三十年間,城內外的街道房屋,已都改建為新的住宅小區。,原縣城內的49條街巷,已有27條在社區形成中消失,其他尚存的街巷,其面貌也已今非昔比。這一變化是巨大的,2013年時的兒童、青年,不僅不知老城牆為何物,連爺爺奶奶常說起的老街老巷也不清究竟是個啥樣子了。
濰縣古城的遺蹟
濰縣城牆的拆除,始於1948年濰縣解放不久。當時,城裡城外滿目瘡痍,新成立的濰坊特別市政府,幫助民眾重建家園,大力恢復發展工農業生產,面對解放戰爭中遭到炮火毀壞的城牆,採納了經濟建設局提出“因遭到戰爭破壞,沒有維修價值”,且“阻礙交通,不利於工農業發展”的建議,根據建設新城市的需要,決定陸續予以拆除。1948年,為方便城鄉交通,拆除了戰火破壞的南門、西門城樓與瓮城。上世紀50年代初,集中拆除了南城牆,改建南月河為地下排水設施,填平月河,修成了南關的主幹道路勝利大街。1953年後,沿已經拆除的南城牆東端,繼續向北拆除東城牆,用以修建城外的白浪河防水壩、填充青年路路基、開擴改建和平路工程。到1974年,又開拆西城牆,在遺址上統建了34座住宅樓,西月河改建為地下排水,開闢了月河路。1982年,為將市區寬僅9米的向陽路(原縣治前街、南門裡大街)拓寬到30米並延伸出城,省政府撥款300萬元,在市郊北宮附近,建設拆遷安置樓。該路兩側有334戶居民的平房,劃入了道路紅線而動遷。在拆除了歷經700年滄桑的縣衙門後,路基頂到了北城牆根,又在僅存的一段北城牆打開了通路的豁口。道路建成,兩邊殘留的各長約十幾米的兩段城牆土坯。市領導指示不再清除,周圍砌石加以保護,留作濰縣古城牆最後的標誌性遺蹟。
二百年古槐見證東風大街拓寬
1993年,濰坊市已經有了國家級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推動下,為改善市區商業、交通環境,東風大街要從原寬30米拓寬到50米。處於街北繁華地段的十笏園賓館的院子裡,有一棵200多年樹齡的老槐樹,這次擴路,不僅賓館的門頭要拆除,老槐樹也在紅線之內。經反覆討論、市長拍板,古樹被原地保護在新建成柏油路的路肩上。據文獻記載,此樹原來生長在清代濰縣文廟前忠孝祠的院落里,它既見證了滿清、民國時代的變革,也見證了濰縣由城變市,市容街貌以及東風大街由縣城軸線到市區交通幹道的變遷。上世紀60年代初,已經以“動力城”、“紡織城”聞名的濰坊市,先將原寬8-9米的葉挺街(解放前的東關大街)拓寬到22米。1965年,葉挺街與鄧發街(解放前的東門西門大街)合併改稱東風街。若飛橋(解放前的朝陽橋)改稱東風橋後,也在1972年改建為寬18米的雙曲拱橋。1973年,東風街老城區路段首次從9米拓寬到30米,這1公里路段,分兩期動工,到1975年才完成。東風街在上世紀90年代第二次拆遷時,開始運用商品房經營方式,實行成片綜合開發。1985年,先從破舊住房多、公用設施落後的城區邊沿地帶開發起始,逐步推進到城區中心。當東風大街二次擴路時,其身後,已是大片住宅樓層迭起,原來老字號的門頭房已完全拆除,大量的平房早已消失,一些解放初建起的樓層如新華影劇院等,也在拆除之列。
城區平房漸漸遠去
濰縣的老百姓,歷來住的是平房。平房組成了院落,院落形成了過道,無數的過道形成了街巷。平房就是街巷的細胞和根基。但這些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承襲聚居的房舍,在城市現代化的進程中,很快就消失、改觀了。上世紀80年代,城裡還是平房的天下,到90年代的中期,不過十幾年的光景,就幾乎完全被一棟棟高樓和平整的道路所取代了。濰坊市成片綜合開發改造舊城,始自1985年。當年,在和平路南段及東關後門街工人新村試點,運用商品經營方式,吸收社會投資,改造舊城建設新區。1987年,在原城東北隅的察院附近的幾條老街拆除舊平房,開發建成了憶荷園小區,樹立了城區開發的樣板。當時,城市拆遷,國家還沒有出台政策法規,地方政府參照外地經驗,制定了當地的城市拆遷管理辦法,綜合開發、改造舊城就迅速大規模開展起來。到1996年,老城區內的房屋、宅院和寺廟等建築,除幾處規劃保留的外,幾乎全部消失。同時,建成了成百上千座住宅樓群。2001年,國務院出台了城市拆遷條例,2011年,《國家物權法》出台,拆遷條例廢止。此時,濰城舊城區內早已煥然一新了。

消失的老街巷

濰縣城裡的老街巷,先是在城牆拆除後,失去了屏障和最顯眼的地標,而後因交通發展,軸線街道更名、擴建而改頭換面,最後,通過舊城改造平房的消失,街巷也支離破碎。原有的49條街巷,原址及街名尚存在的21條,已經融入社區,有的還成了社區的名字,其餘的28條,街名和街址俱已消失。1985年,最早開發的原縣城東北隅,形成了曹家巷社區、十笏園文化區的一部分。在社區內尚存在的街巷有6條,即曹家巷、胡家牌坊、梁家巷、安樂街、海島司巷、新街子,這些街巷雖然存在,但形象都有改變。已經消失的街巷有6條,即察院前、後、中街、郭家巷、縣過道、東馬道。1990年前後開發的原縣城西北隅,形成了城隍廟、北門大街2個社區,尚存有北門大街、城隍廟街、金巷子、倉巷子4條街巷,原來的撞鐘院前、后街,撞鐘院老過道、西馬道、前灣崖、九曲巷等6條街巷消失。1992年開發的原縣城西南隅,建成了芙蓉街、增福堂、岳王廟3個社區。社區內的街道有芙蓉街、岳王廟、增福堂街、布政司街,太平街、水巷子6條。原來的西下窪、八仙巷、蝴蝶灣崖、鞍子街、忍和街、宋家門樓等6條街巷已經消失。最晚開發的東南隅,形成了包攬所有街道的松園子街社區(已改名為濰州社區),社區中尚存的街巷有松園子街(半段)、郭宅街、棋盤街、預備倉街、南巷子5條。原來的南宮前街、后街、西街、平安街、塘子過道、南寺前巷、後巷、前街、西巷、射步亭、南馬道(部分)等11條街巷已經消失。(以上變化的時限止於上世紀90年代)
本文所用史料、傳說,均采自濰縣各部志書和《濰城文史資料》的有關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