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開元寺

濟南開元寺

濟南開元寺遺址,位於千佛山東南佛慧山峰下深澗內。這裡山勢陡峭,秋日遍地黃花,是濟南八景之一。該寺歷史悠久,據《續修歷城縣誌·金石三》載,寺址石壁上遺有“大隋皇帝”字樣的殘字,由此可知,隋朝時期佛家便涉足於此。唐代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又建“佛慧寺”。北宋景佑年間重修。明初,濟南城內開元寺被官府占用,僧眾徙居於此,遂改稱“開元寺”。開元寺三面環山,松柏籠罩,藤蘿垂蔓,異常清幽。原有正殿5間,東西配殿各3間,宋代丁香數株。殿後北壁上鑿有上下石室多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濟南開元寺
  • 地理位置:千佛山東南佛慧山峰下深澗內
  • 門票價格:142起
  • 正殿:5間
  • 環境:三面環山,松柏籠罩
尋找歷史上的開元寺,尋找開元寺的位置,佛光重現縣西巷,開元寺在縣西巷,發掘出土的文物遺蹟,前塵後世開元寺,開元寺藏經用的地宮,開元寺的鐘樓,佛慧山下的佛影,開元古寺能否重生,

尋找歷史上的開元寺

尋找開元寺的位置

2003年8月21日,濟南市縣西巷考古發掘暫告停止,然而,關於濟南開元寺的猜測卻沒有落幕。濟南的開元寺到底在哪兒,它能否重現輝煌?籠罩在濟南開元寺的重重迷影,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濟南開元寺

佛光重現縣西巷

老城的考古發掘從來沒有像這一次一樣讓濟南人如此激動!8月21日,備受人們關注的濟南縣西巷考古發掘工作宣布暫停。這時,圍繞著濟南開元寺的猜測已經成為備受濟南人關心的話題。
2003年4月19日,縣西巷拓寬工程工地上,冒雨施工的工作人員意外發現了六尊殘破的石佛造像。這些殘破無頭但貼金彩繪的北朝及隋代佛像一下子把人們的目光吸引了過來。縣西巷考古發掘工作由此拉開了序幕。
在考古工作者煩瑣的考古發掘過程中,沒有人會想到這裡的地下竟藏著如此多的秘密:陶片,古井,石佛造像,宋代修建的開元寺“雜寶經藏地宮”遺址,有著重要文字記載的石碑,唐朝神龍二年的漢白玉經幢殘件,埋藏石刻佛像的地宮,“三合土”夯築的方壇……

開元寺在縣西巷

開元寺就在老城的縣西巷?得知訊息的市民們蜂擁考古發掘現場。在無數雙眼睛的注目下,考古工作者慢慢拂去文物遺存上的塵跡,也拂去了壓在開元寺遺址上的斑斑風塵。
在考古工作者的土鏟和毛刷下,埋藏在地底下的開元寺佛光逐漸重現:
7月27日,在經過多日的辛苦之後,考古工作者發掘出土了北宋時期修建的開元寺“雜寶經藏地宮”遺址以及“開元寺修雜寶經藏地宮記”銘文碑,帶有“維大宋齊州開元寺兩經藏院主僧智全有祖師內外臨壇大德廣教大師講維摩經賜紫僧詞演……”字樣的碑文一下子揭開了開元寺的身世。

發掘出土的文物遺蹟

8月4日,挖掘出土刻有“大唐神龍二年”字樣的漢白玉經幢殘件,將濟南城開元寺的歷史推到了唐朝開元年間之前。
8月7日,發現埋藏殘損石刻佛像的地宮,該地宮中央有一個用“三合土”夯築而成的方形“壇”。這一發現給濟南城開元寺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根據縣西巷發掘出土的文物遺蹟和文字記載,參與考古的多位專家都認為,縣西巷附近即為濟南城開元寺的遺址,而且這座開元寺的創建年代至少在唐朝神龍年間之前。
由於縣西巷考古發掘活動主要是為了配合縣西巷改造工作,考古並沒有完全按照程式繼續發掘。當縣西巷改造完畢,深埋在地下的,依然有許多關於開元寺的不為人知的秘密……

前塵後世開元寺

與考古發掘相印證的,是關於濟南開元寺的史籍記載。
濟南教育學院教授、致力於濟南歷史文化研究的老專家徐北文介紹說,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曾下令全國各州創建開元寺,一些地方遂直接將原有的寺廟改名,民間盛傳的濟南開元寺可能即得名於此。
他所查閱的關於濟南開元寺的最早歷史記載始於宋人。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圍打東京開封,各地紛紛起兵勤王。當時的濟南義軍公推開元寺僧人劉和尚為領袖,趕往開封救援。後來金兵又來,濟南開元寺另一位俗名劉文舜的僧人再次領軍抗金,直至南渡。

開元寺藏經用的地宮

徐北文認為,在縣西巷發掘出了開元寺藏經用的地宮,說明開元寺應該就在附近。聯繫出土的文物和史書記載,濟南城內開元寺的規模大約是南到今天的泉城路,北至明湖路,東到縣東巷,西至東更道。按照他說的這個範圍計算,當時開元寺的面積應該超過一萬平方米……
明朝時期,濟南成為山東省會,省級官府衙門也搬往濟南,原來的濟南府署成了按察司署(即今一中地址),開元寺則改建成了濟南府署(即今縣西巷東鄰的省政協地址)。濟南城內的開元寺遂告終結。
這件事情在《續修歷城縣誌》有記載:“康和尚院在湖(大明湖)南岸,明初以開元寺為府,移鐘樓於此,改名鎮安院,又名鐘樓寺……今其廛市猶名鐘樓寺街。”

開元寺的鐘樓

據徐北文介紹,現存放在大明湖公園的明昌鐘,以前就掛在城內開元寺的鐘樓上。明初時候開元寺改建濟南府,需要遷鐘樓,於是就在原大明湖東南岸的康和尚院另建鐘樓,把金代明昌年間鑄造的重達8000多公斤的大鐘移了過去。同時修葺康和尚院,民間從此俗稱之為鐘樓寺。至今鐘樓台基正對的南北街巷仍名鐘樓寺街。
“明朝以前的時候,開元寺就代替官府管理佛教事務,稱作僧綱。明朝府衙占據了開元寺後,鐘樓寺就接替了僧綱的位置。這個記載說明,當時開元寺的地位、檔次非常高。”
據史書記載,開元寺改建為濟南府署後,寺內僧眾無處可去,都遷到了開元寺的下院——千佛山東南佛慧山的佛慧寺中。自此,佛慧寺改稱開元寺。
經過600多年的風雨滄桑,民間盛傳的濟南城內開元寺已了無蹤跡。只剩下深埋於地下的佛像和遺址,獨守著明朝以前的開元寺的秘密。

佛慧山下的佛影

從隋唐至今,濟南南部山區千佛山一帶一直佛跡眾多。三面環山,翠柏籠罩的佛慧山更是承載了從隋至清、綿延上千年的佛教遺傳。
佛慧山峰下石壁上刻著的帶有“大隋皇帝”的殘字,山頂上整石刻就的大佛,摹崖石刻,石窟題記,無一不傳遞出曾經的佛家勝景。千佛山東南佛慧山下的幽靜深澗,就蘊蓄著明代以後開元寺的興衰沉浮。
據正在修撰《千佛山志》、對濟南歷史掌故研究甚多的退休幹部孔獻雷介紹,明代以後改名為開元寺的佛慧寺,從隋代就有人涉足於此,至今寺址石壁上還遺有“大隋皇帝”的字樣。唐代開元年間佛慧寺正式創建,北宋景年間重修。直到明朝初期濟南城內開元寺僧眾遷移至此,佛慧寺的香火才被開元寺的佛光所代替。
徐北文回憶說,解放後,深藏佛慧山澗的開元寺就已沒有僧人,由於無人管理,當地農民開始拆除寺廟的磚木砌房燒火,開元寺從此逐漸毀棄。至“文革”時期孔獻雷慕名前訪時,開元寺還保留著舊日的氣勢。
據孔獻雷回憶,當時開元寺有正殿5間,東西配殿各3間,院子裡還有幾株宋代丁香。之後開元寺毀棄漸重,最終佛像被毀,寺宇傾圮。今天,人們在松柏籠罩、藤蘿垂蔓的佛慧山澗乘涼遊玩時,除了殘垣斷壁的殿基之外,已經看不到關於開元寺的任何舊觀了。
曾經香火鼎盛的開元寺,只剩下周邊岩壁上的石雕佛像和石窟里的名人題記,在訴說著當年的“暮鼓晨鐘,經聲佛號”。開元寺東,尚有石洞供著唐貞觀年間的佛像,洞下有泉,有元代察罕菩華所題的“長生泉”泉名;寺南的山崖下,有“滴露泉”,又名“甘露泉”,水自岩壁滲出,如同滴露,落入“秋棠池”;寺西密林深處石壁下,有“臥雲洞”,深約30米,相傳為開元寺臥雲和尚修煉之處;寺北石壁上,有鬼蛇雕刻以及上下石室,裡面還保留著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名人的題詠。
“開元寺搬到佛慧寺後,環境幽靜,氣候涼爽,歷史上許多名人都到此訪過。明清時候還有許多儒生在寺里讀書,像明代文學家李攀龍,就曾經在開元寺住過。”

開元古寺能否重生

擁有1500多年歷史的濟南開元寺,能否重修,再現當年的勝景?
一位任姓市民建議說,開元寺歷史價值如此之高,為什麼不可以在縣西巷原址進行重修,以增加古城濟南的歷史文化底蘊,同時也用來拉動附近泉城路周邊地區的商業和旅遊觀光?據他說,他和多位市民交流過看法,許多人都同意他的建議。
濟南市文化局文物處副處長丁茸說,縣西巷考古發掘是伴隨縣西巷改造進行的臨時性發掘,當路面拓寬、改造完成後,埋在地下的許多秘密都可能要繼續長睡下去。在寸金寸土的老城區,要想重修開元寺,恐怕不那么容易。
那么,佛慧山下的開元寺能否重修呢?據徐北文介紹,早在1995年,有人就找過他,請他撰寫楹聯,建開元勝境坊,整修開元寺風景區。那時候就傳出來有人要重修開元寺的說法,至今未再見任何動靜。
記者採訪相關部門得知,千佛山公園曾經對開元寺做過規劃,由於劃為歷下區管轄,此事作罷。1995年,歷下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建設總公司也曾打算開發開元寺風景區,並投資修建了“開元勝境坊”,後來轉為歷下區旅遊局管理。旅遊局後來撤銷,關於風景區的建設遂不知所終。
一座擁有無數文物遺存、備受市民關注的開元寺,能否獲得重生?古寺重生的路,又什麼時候才能接續?
一個個疑問,和深埋在縣西巷地下的謎團一樣,在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千佛山風景名勝區於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規劃面積11.89平方公里。包括千佛山景區(原千佛山公園)、佛慧山景區、蚰蜒山景區、金雞嶺景區、平頂山景區五大景區。其中佛慧山景區和千佛山景區依託良好的植被、地貌景觀和興國禪寺、黃石崖石刻、大佛頭造像、開元寺遺址等歷史文化資源構成千佛山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
濟南市政府將千佛山保護建設工程列入2013年為民辦17件實事之一,由濟南市城市園林綠化局負責,工程已於2013年3月18日開工。
同時進行的還有景區文化策劃方案徵集:為充分挖掘利用好千佛山風景名勝區的歷史文化資源,延續歷史文脈,豐富千佛山風景名勝區內旅遊文化資源,以更好地服務民生,為此,現面向專業文化策劃機構徵集千佛山風景名勝區文化策劃方案,也歡迎民間的專家和熱心市民提供相關資料和照片。
工程於2016年8月基本結束,開元寺遺址修葺一新,恢復開放。但是,寺中壁刻佛像在文革中徹底毀壞,無法復原,令人扼腕嘆息。
殿後北壁原有寺中和尚“艾小腳”墓葬,也在文革時期被山南扳倒井村民損毀,把棺木運回家做成門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