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歷史文化讀本:靈岩寺史話

濟南歷史文化讀本:靈岩寺史話

《濟南歷史文化讀本:靈岩寺史話》是“濟南歷史文化讀本”叢書之一。《濟南歷史文化讀本:靈岩寺史話》具體而細微地介紹了濟南的名寺——靈岩寺,從地理風物,到歷史沿革,再到歷代高僧介紹,以至於靈岩寺的民間傳說,作者對靈岩寺及其所承載的歷史文化進行了全面的概覽,和深入的解讀。《濟南歷史文化讀本:靈岩寺史話》對於進一步挖掘濟南歷史文化資源,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宣傳濟南、展示濟南,提高濟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具有一定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濟南歷史文化讀本:靈岩寺史話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1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8802501
  • 作者:管萍 趙洪文
  • 出版社:濟南出版社
  • 頁數:135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濟南歷史文化讀本:靈岩寺史話》從傳統文化遺存的角度全面展現了濟南靈岩寺的迷人之姿,讓讀者從中領略到除卻美景之外,感受到靈岩寺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神秘史跡,玄妙精神的佛學思想沿革,跟隨作者一起緩慢、細緻、悠閒地去品鑑靈岩寺的文物勝跡!

圖書目錄

史地備覽篇
鐘靈毓秀話靈岩
靈岩的佛源僧脈
靈岩寺的前世今生
人文勝跡篇
三大高僧創寺記
建築遺存巡覽
辟支塔基座浮雕與阿育王傳說
塔林見證古寺千年歷史
海內第一名塑
那些碑刻中的神秘史跡
近年考古發現
名人遊蹤篇
唐高宗、武則天駐蹕靈岩寺
辛棄疾、党懷英與靈岩
結茅靈岩的奇人隱士劉亮采
顧炎武靈岩訪古
乾隆帝八游靈岩
梁啓超父子游考靈岩佳話
搜陳拾零篇
千古之謎“鐵袈裟”
北方飲茶之源
靈岩八景與十二景
列“七十二泉”的靈岩名泉
附錄:詩萃文選
詩萃
文選
參考資料
後記

後記

佛在哪裡?寺乃何處?
星雲大師說過:“我這一輩子都沒有見過佛。”星雲大師是當今世界非常著名的法師,他把佛教傳到了全世界。星雲大師說他沒有見過佛,但他又說:“但我感覺我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佛,我感覺佛時時刻刻都在我的身邊。”
佛,不是神,也非仙,猶在天邊,實在眼前。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眾生,就是你、我、他,甚至包括動物。
佛是沒有煩惱的,世人卻總在煩惱的旋渦中苦苦掙扎:車子、房子、票子、位子……患得患失,無窮無盡。
我們的佛性哪裡去了?
人出生時,赤條條無掛累。漸漸地,穿一身堅硬無比的盔甲,再背上無底洞似的大布袋,見什麼裝什麼,身心就有了千鈞萬擔。忙碌追逐,忘了“我”的存在。
釋尊誕生時,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聲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我,就是佛,釋迦牟尼找到了,眾生丟了。
所以,我們有煩惱。
滾滾撩人的紅塵,身不由己地浮沉。塵世,是個大大的迷局,很容易讓人找不著北,自己走丟自己。
為幫助我們找回自己。釋迦牟尼創建了一種學校——寺院,然後蘭若廣布,法脈承延,晨敲鐘,暮擊鼓,試圖喚醒世人,開示眾生。
當我們步人佛寺,傾聽梵音,讓一縷馨香脈脈流動於心,感到佛就在身邊。
編撰這本書,是一次深受教益的朝佛之旅。
作為濟南出版社組織編寫的“濟南歷史文化讀本”之一,本書自始至終得到了編委會的關注與指導。感謝戴永夏先生的熱情鼓勵,感謝王菁主任、韓寶娟和宋書強編輯在策劃、編校過程中所做的辛勤工作,感謝山東省地礦局原總工程師艾憲森先生、靈岩寺管委會蔣德軍先生、韓麗女士和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李莉女士給予的熱情相助,特別是攝影記者陳長禮先生為本書拍攝照片,濟南文史學者陳明超先生審讀全書,並糾正了不少舛誤之處。另外,本書在撰寫中參考了諸多專家學者的著作,輯錄的部分圖片來自於書刊、網路等,因時間倉促等原因,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在此特表謝忱。
鑒於時間及作者水平所限,書中可能存在錯謬和遺漏,祈望方家和讀者不吝批評指正。
趙洪文管萍
2011年春節

序言

濟南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積澱豐厚,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這裡是中華民族重要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最初發現地。相傳,大舜曾耕於歷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在任北宋齊州(濟南)太守期間對此作過詳實考證,濟南亦有舜祠、舜井、娥英祠等舜跡遺存。春秋戰國時期,濟南是齊魯文化的交匯之處,尚功利、求革新的齊文化和重仁義、尚倫理的魯文化在這裡有機融合、兼收並蓄,長久地滋潤了濟南的地域文化、城市性格。秦漢以來,又有伏生傳《尚書》、婁敬謀國策、終軍請纓出使南越、曹操相濟南等重大歷史人物、事件在這裡風雲際會,其中伏生口授《尚書》,對於填補秦始皇焚書坑儒形成的漢初文化真空起到了重要作用。隋唐北宋時期,濟南群星璀璨、人才輩出,名相房玄齡,名將秦瓊,高僧義淨,詩人崔融、員半千、范諷等皆為一世俊傑,李白、杜甫、高適、蘇軾、蘇轍、曾鞏等名流文士或遊歷或仕宦於此,詩聖杜甫留有“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的千古佳句。南宋以後,濟南文壇更是頻升巨星,李清照、辛棄疾、張養浩、邊貢、李攀龍、李開先,皆為一時領袖詩壇的大家,再加上新城(今桓台)王士稹、淄川蒲松齡(清初新城、淄川均為濟南府屬縣),可以說,宋、元、明、清四代,濟南文壇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令人矚目的重要地位。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給濟南留下了眾多文物古蹟。長清孝堂山的東漢石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地面建築,石祠內的漢代石刻畫像具有彌足珍貴的歷史與藝術價值。建於隋大業年間的四門塔,是中國最古老的單層亭閣式石塔。位於長清的靈岩寺,唐代曾為中國四大名寺之一,寺內40尊泥塑羅漢,被梁啓超譽為“海內第一名塑”。此外,讓濟南人引以為豪的,還有甲天下的眾多湧泉。元代地理學家於欽在《齊乘》中贊日:“濟南山水甲齊魯,泉甲天下。蓋他郡為泉一二數,此獨以百計。”眾泉噴涌,形成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獨特景觀,成就了濟南“泉城”美譽。更兼泉水匯流大明湖,湖在城中,城在景中;南部屏列如黛群山,泉溪淙淙,峰壑森秀。山、泉、湖、河、城有機融合、交相輝映,濟南風光秀美如此,也就無怪古人讚嘆“濟南瀟灑似江南”,而“有心常做濟南人”了。
1948年9月24曰,濟南戰役勝利結束,濟南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濟南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勵精圖治,艱苦奮鬥,古老的泉城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毫不動搖地抓好經濟建設這箇中心的同時,始終把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擺在重要位置,著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積極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大力推進文化創新,人民民眾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得到鞏固,全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益完善,文化產業實力顯著增強。當前,濟南的建設發展正站在新的起點上,進入了城市建設跨越提升、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社會事業全面突破的關鍵時期。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對於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增強濟南文化軟實力、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民族是幸運的,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同樣如此。悠久的歷史文化是濟南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和資源優勢。堅持依託歷史、立足現實,尊重過去、面向未來,以禮敬、自豪的態度對待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挖掘、整理和科學揚棄,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是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和濟南出版社等部門通力合作,編輯出版了這套“濟南歷史文化讀本”叢書,對於進一步挖掘濟南歷史文化資源,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全市人民熱愛濟南、建設濟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對於更好地宣傳濟南、展示濟南,提高濟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2010年3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