澼絖

澼絖

澼絖,典故名,典出《莊子集釋》卷一上〈內篇·逍遙遊〉。“ 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後以“澼絖”為典,借指醫治皴手的藥方或小技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澼絖
  • 拼音:pì kuàng
  • 注音:ㄆㄧˋ ㄎㄨㄤˋ
  • 出處:《莊子集釋》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典源,譯文,釋義,同源典故,示例,

基本信息

詞目:澼絖
解釋:借指醫治皴手的藥方或小技藝。

詳細釋義

典源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篇·逍遙遊〉
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晉·郭象註:「其藥能令手不拘坼,故常漂絮於水中也。」

譯文

莊子說:“先生實在是不善於使用大東西啊!,宋國有一善於調製不皸手藥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絲絮為職業。有個遊客聽說了這件事,願意用百金的高價收買他的藥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們世世代代在河水裡漂洗絲絮,所得不過數金,如今一下子就可賣得百金。還是把藥方賣給他吧。’遊客得到藥方,來遊說吳王。正巧越國發難,吳王派他統率部隊,冬天跟越軍在水上交戰,大敗越軍,吳王劃割土地封賞他。能使手不皸裂,藥方是同樣的,有的人用它來獲得封賞,有的人卻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絲絮,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積的大葫蘆,怎么不考慮用它來製成腰舟,而浮游於江湖之上,卻擔憂葫蘆太大無處可容?看來先生你還是心竅不通啊!”

釋義

“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後以“澼絖”為典,借指醫治皴手的藥方或小技藝。

同源典故

不龜手 不龜手藥 不龜藥

示例

唐 胡宿 《次韻徐爽見寄》:“侏儒自是長三尺,澼絖都來直數金。”
明 李東陽 《春寒二十韻》:“喔詩轉覺吟肩聳,澼絖難醫病手皴。”
包世臣 《藝舟雙楫·與吳熙載書》:“不龜手藥,雖出江頭洴澼人,執珪之賞,是足下材力自致。”
陸游 《寓嘆》詩:“裹馬革心空許國,不龜手藥卻成功。”
辛棄疾 《醉翁操》詞:“不龜手藥,或一朝兮取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