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

澹是一個漢字,讀作dàn或tán,本意是指水波搖動的樣子,也指恬靜、安然的樣子,還指水波紆緩的樣子。該文字在《說文》和《高唐賦》等文獻均有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澹
  • 拼音:dàn或tán
  • 總筆畫:16
  • 部首:氵
基本信息,字義,基本字義,擴展字義,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部首:氵
部外筆畫:13
總筆畫:16
編碼:CJK 統一漢字
五筆:IQDY
倉頡:ENCR
鄭碼:VROS
四角:37161

字義

基本字義

dàn
意義:
1. 恬靜、安然的樣子:~泊。~漠。~薄。恬~。
2. 水波紆緩的樣子:~淡。~~。
tán
〔~台〕複姓。春秋時魯國有澹臺滅明,孔子的弟子。

擴展字義

dàn
【形】
形聲。從水,詹聲。本義:水波搖動的樣子。
同本義〖undulating〗
澹,水搖也。——《說文
徒靡澹淡。——宋玉《高唐賦》註:“水波文也。”
澹淡浮。——班固《西都賦》註:“隨風之貌也。”
澹兮其若海。——《老子
煙波澹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白居易《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
又如:澹澹(水波搖動的樣子);澹蕩(搖動的樣子)
淡薄,淺淡。通“淡”〖thin;light〗
清澹退靜。——《晉書·華表傳》
塞城朝煙澹。——唐·杜甫《兩當縣吳十侍御江上宅》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又如;澹月(淡薄的月色);澹雲(淡雲)
恬淡〖indifferent〗
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又如:澹慮(恬淡的心情);澹寧(澹薄。恬淡寡慾);澹默(恬淡靜默)
恬靜;安定〖quiet;stable〗
澹乎若深淵之靜。——漢·賈誼《鵬烏賦》
味道不濃〖flat;tasteless;delicate〗。如:味(淡味) 澹
文藝作品格調樸實。
(法曲)其聲金、石、絲、竹以次作。隋煬帝厭其聲澹,曲終復加解音。——《新唐書·禮樂志十二》
dàn
【動】
消除〖remove〗。如:澹災(消除災害)
另見tán
dànbó
〖notseekfameandwealth〗恬淡寡慾;不追求名利
澹澹
dàndàn
〖(ofwave)undulating〗水波蕩漾的樣子
澹澹的湖面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②讀音:
tán
意義:
澹臺:用作複姓。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3
《廣韻》《正韻》徒覽切《集韻》《韻會》杜覽切,𠀤談上聲。澹淡,水貌。《司馬相如·上林賦》隨風澹淡。《注》淡,音琰。
水名。《水經注》澹水承澧水於作唐縣。
恬靜也。《老子·道德經》澹兮其若海。
平澹也。《韓愈詩》奸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澹。
動也。《前漢·郊祀歌》相放𢘍,震澹心。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濫切,音啖。水搖動貌。《宋玉·高唐賦》水澹澹而盤紆。
安也。《前漢·郊祀歌》澹容與,獻壽觴。
《廣韻》《集韻》《韻會》徒甘切《正韻》徒監切,𠀤音談。澹臺,複姓。一曰水貌。
《集韻》都甘切,音儋。《史記·馮唐傳》破東胡,滅澹林。《注》澹林,一作襜襤。
《集韻》時豔切。與贍同。《前漢·食貨志》竭天下資財,以奉其政,猶不足以澹其欲。《注》古與贍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