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歷史建築群

澳門歷史建築群包含了許多澳門歷史名勝古蹟,其中許多具有濃烈的時代色彩,多年來一直深受世界各地遊客所喜愛的旅遊勝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澳門歷史建築
  • 澳門:名勝古蹟
  • 具有:時代色彩
  • 代表媽閣廟
媽閣廟,簡介:,建築描述:,港務局大樓,簡介:,建築描述:,鄭家大屋,簡介:,建築描述:,聖老楞佐堂,簡介 :,建築特色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簡介:,建築描述:,民政總署大樓,簡介:,建築描述:,大三巴牌坊,簡介:,建築描述:,崗頂前地,板樟堂街,耶穌會紀念廣場,簡介 :,建築特色 :,白鴿巢前地,媽閣廟前地,

媽閣廟

簡介:

媽閣廟包括弘仁殿、“神山第一”殿、正覺禪林、觀音閣等建築物。明朝時本名“天妃廟(宮)”,至清道光八年(1828 年)重修時增建山門,額名“媽祖閣”,華人俗稱“媽祖閣”,又有另稱’正覺禪林”。
媽閣廟之建築物建於不同時期,整座媽閣廟至清道光八年(1828年)才初具規模。弘仁殿創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年),現存門楣石刻“弘仁殿”三字,旁邊之題款則為清道光八年(1828年)。該殿是一座小型石殿,供奉天后。廟內有實物可考,而歷史最長的是“神山第一”殿。該殿供奉天后,由當時官方與商戶合資籌建於1605 年(明萬曆三十三年),至1629 年(明崇禎二年)又再重修,其門口石橫樑至今仍存初建時的石刻;媽閣廟因而是澳門現存廟宇中有明確實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廟宇,也是澳門文物中原建築物保存至今時間最長的。
觀音閣的建築年代無從稽考,閣內現存一塊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的木匾,則觀音閣應建於此前。閣內供奉觀音。
正覺禪林也是建於清道光八年(1828年),供奉天后。此殿在1988年2 月8 日曾發生火警,後由文化局按原貌重修,至翌年2月完成。
1874年、1875年,媽閣廟先後兩次遭受火災,造成損毀,於是由居民集資,於1875 年(清光緒元年)開始重修,至1887 年(清光緒十三年)落成,形成今天的樣子。
除了於83及88年給予資助維修該廟外,文化局於1996~97年間對該廟進行保養工程,包括牆壁、裝飾牆身及門窗的框架等。

建築描述:


媽閣廟位於媽閣山西面山腰上,主要由入口大門、牌坊、正殿、弘仁殿、觀音殿及正覺禪林組成,各建築規模雖然細小簡陋,但卻能充分融合自然,布局錯落有致。
入口大門為一牌樓式花崗石建築,寬4.5米,只開有一個門洞,門楣有“媽祖閣”三字,兩側為對聯,三部份均有琉璃瓦頂等裝飾,其中門楣頂部更有飛檐狀屋脊,脊上裝有瓷製寶珠及鰲魚,緊跟在大門之後為一三間四柱沖天式牌坊,亦由花崗石建造而成,並有四隻石獅分置在柱頭上。
正殿為供奉天后的其中一個神殿,有神山第一殿之稱,它和正門建築、牌坊以致在半山腰上之弘仁殿在空間上成一直線。
建築主要由花崗石及磚頭砌築而成,其中花崗石作主導,無論柱、梁、部份牆身以至屋頂均由此材料修築,兩邊牆體均開有大面積琉璃花磚方窗,而在較高位置的氣窗,則為圓形。
在石造之屋頂上又鋪設琉璃瓦頂,並以誇張的飛擔裝飾正脊及垂脊,而其屋頂造型又分兩部份,在朝拜區之屋頂以歇山卷棚頂形式出現,而神龕區上方之琉璃屋頂則為重檐廡殿式,飛檐純樸有力。
弘仁殿規模最小,只有3平方米左右,此建築以山上岩石作後牆,再以花崗石作屋頂及兩邊牆身,殿內也供奉天后,兩側牆身內壁有天后之侍女及魔將浮雕,而天后神像則置於山石前,與正殿神龕區做法一樣,在石屋頂上,此殿也加上綠色琉璃瓦及飛檐式屋脊裝飾。位於最高處的觀音殿,主要由磚石構築而成,其建築較為簡樸,為硬山式做法。
相對於其它神殿位於建築群最前方且與正殿同在一平台上的正覺禪林不管在規模上或是在建築形式上都較為講究,建築由供奉天后之神殿及靜修區組成,靜修區建築為一般民房,屬硬山式磚結構,而神殿則為一四架梁結構、主殿前有一內院,兩側側廊為卷棚式屋頂、主殿區被二列各三枝柱分為三個開間,屋頂為琉璃瓦坡頂,兩邊側牆頂部為金字形“鑊耳”山牆,有防火意思,具濃烈的閩南特色,位於內院前之正立面,由左至右可分為五部份,中間最高兩邊漸低,牆身有泥塑裝飾,牆頂則以琉璃瓦裝飾,而在琉璃瓦檐下是三層象徵斗拱之花飾。
此外,中間部份尚開有一半徑為1.1 米的圓形窗洞,而琉璃瓦頂上之飛檐及瓷製寶珠裝飾,亦顯示出此殿之重要性。

港務局大樓

簡介:


港務局大樓,原叫摩羅兵營(Quartel dos Mouros),由一位叫卡蘇索(Cassuto)的義大利人設計, 1874 年建成,當年8 月投入使用,作為1873 年到澳門當警察的印度人的營地。據記載,兵營寬敞的營房通風條件很好,駐有二百名兵士,還有軍官房間,從大廳可以看到建築物四周的空地,風景極為優美。到1905 年,該處被改做港務局和水警的辦公地點。現為澳門特區政府港務局辦公大樓。

建築描述:


大樓建築位於媽閣山邊,在媽閣街的一段坡道上,是一座受阿拉伯色彩及哥特建築特色影響的磚石建築。
建築物長67.5米寬37米,它建在一由花崗石圍築而成的平台上,建築物除了中央局部為二層高達6.6 米外,其它地方都為一層式設計。
除了近媽閣山一側外,建築物三周均有寬達4 米帶有尖券拱的迴廊迴繞,這種廊式除了便於觀賞風景外,同時也是建築對本地氣候的反映。
在迴廊相交處,其樓頂高度也稍為提高,打破了建築物的強烈水平感,而在其相互垂直的外牆上,則分別開有3個寬1 米多由四條細小的圓柱支承的伊斯蘭尖拱,而在迴廊的其它牆身上,均開滿寬1.5 米的伊斯蘭尖拱窗洞,特別是較長的迴廊上,一共連續開有19個具阿拉伯色彩的尖券拱,各尖拱間以三葉飾點綴,加上女兒牆上有節奏雉堞式排列的方尖形裝飾,形成一種強烈的韻律感。
建築整體粉刷成黃色,並以白色花紋襯托,它與粗糙的花崗石圍牆在色彩及質感上均形成強烈的對比。

鄭家大屋

簡介:

鄭家大屋大約建於1881 年,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祖屋,由其父親鄭文瑞籌建。後來,鄭家後人四散,該大屋長期沒有進行整體維修及改建工程,但建築物被完整地保存下來。文化局於2001年7月接管該大屋,並開始按原貌進行維修工程。

建築描述:

鄭家大屋,位於媽閣街側,建築範圍約4000 平方米,是一嶺南派院落式大宅,建築沿媽閣街方向縱深達120多米,主要由兩座並列的四合院建築以及由內院連線的僕人房區建築及大門建築等組成。
整體建築均以青磚為主要建築材料,屋頂平面為連續不斷的中式坡屋頂,建築高度因房區性質不同而有所分別,僕人房區一般為一層高之硬山式建築,有時也有可上人之平屋頂出現;主房區建築多為兩層高,間中也有達三層者。
建築主入口位於東北方向的龍頭左巷,為一兩層高之宅門建築,建築長13米,深7.9米。它與主建築群分離,宅門入口牆身自檐口往內退縮,上層開有窗戶、下層為入口大門,檐壁上有中式繪畫,為典型傳統中式風格,門廊內牆身上設有神龕,而天花則是西式石膏圖案裝飾。門廊內有花崗石梯級過渡至水平面稍低的主建築群空間。與傳統中國民居不同的是,主建築群各房區之大門入口與大宅入口不在同一方向,它們都面向西北,且都在同一直線上,前面有既寬且長的曬場,曬場中段有另一房門將主次建築分開,前段為僕人房區及外花園,後面為主房區。
兩房區之間以大內院相連。主房區主要由兩座四合院式建築組成,建築都作三進深三開間式,其間以水巷相連,建築外牆檐壁均有泥塑浮雕裝飾,而牆基則由花崗石砌築而成,建築之入口,特別是兩個主入口,都採用與宅門入口相同的處理手法,即自檐口往內退縮,與外牆身不處在同一直線上,而為表示其重要性,門框更以花崗石作材料,其中最重要之建築入口更作兩重花崗石門框設計,建築室內一般作傳統中式設計,但廳堂之位置則有別一般置於地面層的傳統做法不同,它設在二樓,整個廳堂占據三開間一進深之空問,為一抬梁式木結構形式。
建築雖主要以中國形制構建,但卻處處體現中西結合之特色,其中中式建築手法主要表現於屋頂、梁架結構,建築材料檐口牆體之彩繪及泥塑淺浮雕。
內院中多樣的窗戶,以及主入口自檐口往內收退的處理手法,還有趟攏門等,而西方或外國之影響則印證於一些室內天花的處理、門楣窗楣的式樣、檐口線,源自印度的雲母窗片,以及外牆之批盪等。

聖老楞佐堂

簡介 :

大約建於1569年,原為木質結構,是澳門三大古老教堂之一。教堂後來幾經重建,完成於1846年。該教堂奉為教會殉職的聖人老楞佐(S.Lourenco)為主保。由於教堂靠近南灣,往時當葡人船隻外出貿易回澳之時,其家眷即站在教堂的台階之上呼喚等候,祈求一帆風順,平安歸來,故該教堂俗稱為「風順堂」。

建築特色 :

教堂屬新古典主義風格,矗立在高台上,莊嚴奇偉。主體建築兩側分別為時鐘樓及銅鐘樓。其內部結構為拉丁十字形,主祭壇在前,兩間小祭壇在左右兩側。堂內寬敞軒昂,巨大的樑柱和精美的吊燈,構成豪華優雅的氣派。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

簡介:

聖若瑟修院創辦日期不詳。有歷史記載的,是耶穌會士於1728年2月23日取得現址,當時人稱之為聖若瑟樓。經過三十年經營,院舍陸續落成。聖若瑟修院大樓久歷滄桑,先後曾於1903年、1953年和1995年進行修葺。三巴仔街一號和崗頂前地一號舊樓,已於1953 年拆卸重建。
與聖若瑟修院毗連的聖若瑟修院聖堂於1746 年興建, 1758 年落成,規模僅次於耶穌會士興建的聖保祿教堂(現大三巴牌坊遺址前身),因此中國人稱它為“三巴仔”。1865 年,教堂增加了四根巴羅克式柱子,用以支撐唱詩台。1953 年維修時在教堂外立面鋪上石米飾面,破壞了原始面貌。直到1998年,文化局對聖堂作整體維修,1999年11月竣工,除恢復原來的外立面外,並加固聖堂結構及重鋪教堂木地台。

建築描述:


聖若瑟修院主要由修院大樓及聖堂組成,是一座帶有內外花園的修道院,修院入口大門設於三巴仔街、大門與聖堂入口成一軸線關係,中間以54級由花崗石建造的階梯相連,修院建築入口則設於聖堂右側。歷史上,大樓及聖堂都經多次改動。
修院大樓最初為二層建築,經加建成今天三層規模,大樓主要以青磚為建築材料,寬厚的牆身建在花崗石基礎上,修院內各層房間一般由既長且寬的走廊貫連,其中一條南北向走廊寬3.8米,長達80米,長廊兩邊牆體房門或是面向內花園的視窗均為半圓拱狀。空內與走廊垂直方向極少固定間牆,方便隨時靈活以木板分隔。除地面層鋪麻石或大階磚外,其餘各層均鋪上柚木地板,並設有木天花,大樓之屋頂為中式瓦頂,杉木樑直接架在牆體上。整個大樓設計以簡單靈活為主,裝飾線條也不多。與大樓建築之純樸簡潔相反,修院之聖堂卻是以華麗誇張的巴洛克風格著稱。教堂共設有三個正面入口,兩側入口設有祭壇,才到主堂。中間入口直達主堂,主堂平面成拉丁十字型,長軸長27米,短軸長16米,長軸兩端分別為入口前廳及主祭壇,祭壇供放聖若瑟像,是一巴洛克式設計,裝飾甚多,其中兩組四枝腰纏金葉的旋柱最具特色,柱頭則以破山花形式收結。而與之呼應的是入口前廳中四枝支撐二樓唱詩台的木製盤旋柱。主堂左右短軸分別為供放耶穌及聖母之祭壇。祭壇亦是一種巴洛克式設計,它凸出於牆身,祭壇兩側有圓形及方形科林斯式柱一條,方柱亦有破山花點綴,祭壇及唱詩台頂部均為白色拱形頂,配以黃色花紋圖案裝飾與白色牆身呼應。四個拱頂形成一四邊內彎之正方形空間,其上以一羅馬式穹窿封頂,穹窿直徑為12.5米,頂部高度為19米,開有三環各16個窗戶,其中最高一環為假窗,另兩環才具有透風及採光功能,穹頂內側為白色,中間是黃色的耶穌會徽。教堂正立面為一雄渾的牆體,其寬度為24.6米,兩條多層之檐口線及6條多次收分的壁柱將立面大致分為上下、左右各三部份,頂層兩邊為對稱之鐘塔,塔頂為琉璃瓦頂,其高度為19米,左鐘塔三個窗洞放有大銅鐘,左邊鐘塔正面窗亦有一銅鐘,以及一小門通往天台,中間部份則是一直弧線結合的山花,其高度為17.5米,山花中有一耶穌會徽雕飾。
第二層主要開有三個窗戶,兩側較小但有弧形窗楣及周邊浮雕裝飾,中間窗戶屬於唱詩台,是一占踞整層高度之長方形百葉大窗。地面層則設入三個入口大門,兩側較矮窄,故有空間作周邊裝飾及門楣。中央為厚大木門,其兩邊壁柱上則以破山花形式點綴。

民政總署大樓

簡介:


民政總署大樓興建於1784年,到1874年,大樓已很殘舊,加上當年颱風襲澳,大樓的屋頂、牆壁、門窗損毀,終於1876年修葺,1887年重修屋頂。到1936 年,澳門再次遭受颱風吹襲,民政總署大樓再次受損。1938 年開始改建工程,包括在二樓梯級中段闢建一座小花園,到1940年完工,至今外貌基本維持不變。

建築描述:


民政總署大樓位於市政廳前地,是該區最主要的建築物之一,建築帶有明顯的南歐浪漫色彩,白色的牆身、墨綠色的門窗,加上由花崗石線腳劃分的立面,給人一種莊重平和的感覺。
建築由於經多次改動,故風格多樣均反映了當時的建築思想及喜好。
建築在平面上作三進深發展:第一進深中央布置門廳,兩側為展覽或公共空間,其內牆自牆腳到腰部均貼上藍白色之葡國磁磚,是典型的葡式裝飾手法,二樓則是會議室或圖書館;第二進深主要為行政區,亦為兩層高建築,但樓高稍低於前面建築;最後一進深則布置一小巧別致的後花園,三道空間由一帶有梯級之拱洞連線。
建築主立面為文藝復興簡約風格,是一兩層建築,高14.5 米,寬44米,由花崗石線腳劃分為左中右三等份,中間部份稍為突前,頂部設三角形山花,其高為17米。寬2.2米,高4.5米之大門入口也設於此部份,其兩邊豎有花崗石多立克壁柱,壁柱支撐著同樣材料之門楣。大門入口兩側開有一豎長方形之視窗,並以花崗石作窗框,二層部份開有三個落地大窗,窗頂有三角形之窗楣,各窗間以一露台連成一氣,露台欄桿由鐵桿構成,立面兩側部份上下各開有4個窗戶,其式樣與中間部份相同,即上層為帶窗楣落地大窗,下層為簡單方形窗。
整個立面線腳簡約窗戶比例合宜,色彩純樸自然具強烈的水平感,這也許是此建築必需之內涵。
建築側立面並沒有沿襲正立面新古典風格,除色彩上及材料上有所呼應外,門窗開設較為自由,主要因內部功能而定,故其間距、尺寸不一,有些地方甚至二窗共享一窗楣等不一而定,而巴洛克破山花式窗楣,也在二樓窗楣上有所體現。

大三巴牌坊

簡介:


大三巴牌坊是“澳門八景”之一,位於炮台山下,左臨澳門博物館和大炮台名勝,下連68級石階,顯得巍峨壯觀。
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即聖保祿教堂)的前壁遺址。
聖保祿教堂屬聖保祿學院。天主教的耶穌會士早在1565 年已在聖安多尼堂側建立起第一間會院,後又在大三巴山上修建新會院,並附設教堂和供講授教理之用的學校。至1594 年,該學校升格為學院(當時的大學),成為遠東地區最早的一所西式大學,這就是著名的聖保祿學院。
與聖保祿學院毗連的聖保祿教堂,創建於1580 年,於1595 和1601年先後兩次失火,教堂焚毀。1602年開始第三次重建,牌坊左側還存有當時的奠基石。整個建築工程直至1637-1640年間才完全竣工;目前所見的教堂前壁就是最後落成的部分。1835 年,一場大火燒毀了聖保祿學院及其附屬的教堂,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份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階。自此之後,這裡便成為世界聞名的聖保祿教堂遺址。
教堂後部遺址於1837被用作埋葬教士的墓,至1854年為止。
1990~1996年間,澳門政府對聖保祿教堂遺址進行考古、修復及再利用工程,由葡國建築師負責策劃和設計,多位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和博物館學家參加工作,耗資二千多萬元,經5年考古、勘察及營造,並建成一博物館,於1996年10月間落成,大三巴牌坊因而得到完善的保存。

建築描述:


大三巴牌坊的建築由花崗石建成,寬23米,高25.5米,上下可分為五層,自第三層起往上逐步收分至頂部則是一底邊寬為8.5 米之三角形山花,整個牆壁是巴洛克式,但一些設計或雕刻,卻具有明顯的東方色彩,如中文或象徵日本傳統的菊花圓形等圖案,這座中西合壁的石壁在全世界的天主教堂中是獨一無二的。
牌坊第一層,即入口層,此一層共有三個入口並有十枝愛奧尼柱式支撐及裝飾牆面,大門兩側各3 枝,側門一邊各2枝,小門門楣上有耶穌會簡字IHS的浮雕圖案,正門上則寫有“MATER DEI”,說明此教堂是供奉聖母;第二層相應是第一層之延續,牆壁由十支科林斯柱式及三個視窗組成,窗楣上有均有7朵瑰花浮雕裝飾,中間視窗側兩柱間以棕欖樹裝飾,側窗洞兩邊柱間對稱設有壁龕,供奉四個天主教聖人;第三層是裝飾最豐富的一層,並開始收分,牆中央設有一深凹之拱形壁龕,供奉著聖母,兩側各有3個天使浮雕,此一層中央共有六枝混合式壁柱,兩側以方尖柆代替壁柱,是下面兩層柱體的延續,各柱間均以淺浮雕裝飾,左邊是智慧型之樹及一隻七翼龍,其上有一聖母,側有中文“聖母踏龍頭”字樣,而右邊對稱位置上則是精神之泉及一隻西式帆船,上有海星聖母。在柱組外邊是一頂呈弧狀之扶壁,右邊是一骷髏及中文字“念死者無為罪”;左邊則是一魔鬼浮雕,中文則是“鬼是誘人為惡”,此層最外側兩塊牆身是由兩條帶有圓頂之方尖柱,而牆側則設有中國舞獅造型的開大口之獅子;作滴水之用,在第四層是一耶穌聖龕,兩側有耶穌受難之刑具浮雕,往外由四枝混合式壁柱組成,柱間以天使淺浮雕點綴,柱兩邊有弧形山牆。第五層是一三角形山花,中間有一銅鴿,頂部設有十字架。

崗頂前地


崗頂前地古稱磨盤山,該地段雖然不大,但自然環境清幽典雅,人文宗教景觀薈萃,著名的建築物有:奧斯定教堂、耶穌會會址、伯多祿五世劇院(崗頂戲院)、聖若瑟修院、何東圖書館以及明愛中心等,再加上由石仔鋪成的海浪圖案路面,更散發著濃郁的歐陸情調。

板樟堂街

板樟堂街在澳門半島中部,西端由板樟堂前地起,東到接伯多祿局長街止,長165米,得名於1869年7月,由於在旁有一教堂——聖道名聖母玫瑰堂(又名板樟堂或多明我會教堂)而命名。
聖道名聖母玫瑰堂於1587年,是澳門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始建者是多明我會教士。教士初來時,由於經費有限,只好用木簡單架起板樟作室子。所以附近一區被稱為板樟堂。而板樟堂街就是這時所建起的。
葡人定居以後,板樟堂街更加成為葡人社區之一,直到近代,才重新容許華人在此聚居,五六十年代,由於新馬路和內港的發展,這裡更加盛極一時,到了九十年代才漸漸衰落。
根據筆者在聖道名聖母玫瑰堂調查所得,聖道名聖母玫瑰堂在1894年(道光四十年),清廷下令禁閉這教堂,此後,聖道名聖母玫瑰堂的用途多次變更,19世紀時更加變得面目全非,經歷了一段時間後,教堂只剩下部分附屬物,整座教堂像“危樓”一樣,十分危險,因此在1994年5月1日停止對外開放。1996年,澳門行政機構決定維修板樟堂,整項工程耗資1100萬,由政府資助,1997年1月工程完成,隨後在特區政府和教友支持下開展了“聖物寶庫”永久展出,教堂的重新開放,加上交通位置優越,使得板樟堂街己經成為遊客必到的勝地之一。
板樟堂街除了具有聖道名聖母玫瑰堂這間西方建築外,兩旁還有很多典型的中式建築,這些中式建築昔日曾經是附近居民的住所,現已改建為特式商店,成為澳門游業的重要一環。此外,板樟堂街連線了大三巴牌坊,大炮台及市中心.徹底貫串澳門的舊區,將名勝跟商業地區聯繫起來,使之成為澳門最繁華的地段之一,每逢節日,板樟堂地區必定人頭涌涌,氣勢一時無兩。在平安夜,只見數以百計天主教徒在板樟堂前地進行活動,而在中國新年,又可見到各種新春活動。
板樟堂街集中西文化,新舊時代於一身,有久遠的歷史,可謂澳門的老街道之一。

耶穌會紀念廣場

簡介 :


建於十九世紀後半葉。

建築特色 :


具新古典主義的建築特色。從正面拱廊的陽台,可以俯瞰整個廣場 。

白鴿巢前地

在高度工業化的城市裡 ,人煙稠密, 想呼吸新鮮的空氣也不容易,公園正好是城市裡的綠洲,給人們補給,各取所需,老人家在這下琪,運動消磨時間,婦女們在閒聊,交換心得,小孩們在嬉戲,自得其樂。所以公園是城市裡的必需品,不能缺少。
大部分游都會到公園游纜,最引人入勝的就是白鴿巢公園,但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它名不副實。裡面一隻白鴿也沒有,怎會是白鴿巢的巢穴呢?這樣想就錯了,其實它的名字背後有一個故事:
十八世紀中,此處原為葡籍富商馬葵士之寓所。此人喜養白鴿,達數百隻之多,翱翔天際,景甚壯觀;棲於檐宇,遠觀若巢,遂得此名;後闢為公園,沿用其名至今。
白鴿巢公園又名賈梅士公園,它以葡萄牙最偉大的詩人命名。公園內有一個賈梅士洞,安放著他銅像。
白鴿巢公園占地廣闊,是澳門歷史較悠久的花園之一,位於濱臨內港的小山崗上,清代稱為鳳凰山,當時山上種植鳳凰木甚多,對此座秀美公園,清代丘逢甲、李遐齡及近人汪兆鏞等均曾賦詩稱頌,鄰近聖安多尼教堂,坐落於白鴿巢前地 。園內小山環疊、古木參天、遍植花草,鳥鳴不絕,即使盛夏時節,處身其間,仍是碧綠清涼世界。
走進花園,便見四棵古老榕樹巍然立於園內,別具風貌;不遠處,有一座名為“擁抱”的藝術雕塑豎立於噴水池中央。這座雕塑由女雕刻家韋綺蓮設計,以紀念中葡友誼。
園內小徑縱橫,在“擁抱”周圍及沿著通往賈梅士石洞的階梯路面上,鋪設了多幅以葡國魂史詩為題材的石砌圖,圖案由史狄喇 (Jorge Estrela)根據菲狄士(Lima de Freitas)大師的繪圖來編排。
沿著迂迴曲折的叢林路徑向上前行,便到了賈梅士洞,中立葡國著名詩人銅像。這位生於四百多年前的詩人,傳說因觸犯宮廷官吏,不容於國,被流放至澳,隱居此洞,創作了葡國著名史詩《葡國魂》。馬葵士紳士非常崇拜賈梅士,在一八四零年,他命人在一個由三塊大石砌成的洞穴內,放置一尊古銅色的石膏半身像、墩台和一塊刻有里士(Rienzi)詩文的石碑。一八六六年,這尊石膏像由平若龍(M。M。 Bordalo Pinheiro)鑄造的銅像所取代,至今銅像仍存於洞內。在石礅正面,刻有葡國魂第一章第一、二、三節的詩句,背面刻有中文譯本。
沿著迂迴曲折的叢林路徑向上前行,過了賈梅士洞,便到達眺望台,這裡是花園最高之處,可眺望內港景色。一七八七年,法國地理學家兼探險家方濟亞公爵 (Mons。 Jean Fran is de Galaup, Count de la Perouse) 在其艦隊停泊仔期間,為進行航天研究,命人建造了這座眺望台。
朝花園北面前行,經過一座人工瀑布,潺潺流水自岩石而下。這座瀑布於一九九零年建造,乃利用兩組天然重疊的岩石設計而成。再往下走,便見聖人金大建(1821 - 1846)的塑像,他曾於一八三七至一八四二年來澳研習,是第一位韓國殉道者。一九八六年,韓國主教會將這尊塑像送贈澳門教區。

媽閣廟前地

在澳門半島南部,北端在亞婆井街與龍頭左巷之間接高樓街,南端連媽閣斜巷,長240米。因媽祖閣而得名,是澳門半島南部一個古老居住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