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鵜鶘

澳大利亞鵜鶘

澳大利亞鵜鶘(學名:Pelecanus conspicillatus)是一種大型涉禽,體重達13千克。生活於沿海及河川、湖泊等處。飛行力強而悠逸,常群飛群棲,極善於游泳,但不會潛水。游泳時張口捕魚,將捕得的魚兜入喉囊內。有時結群,排成長線,用強大的翅膀拍擊水面,因而發出巨大的響聲,驅逐魚群游近海岸邊而後捕食。

分布於澳大利亞、紐幾內亞、斐濟、印尼及紐西蘭。澳大利亞鵜鶘最初是由荷蘭自然學家Coenraad Jacob Temminck於1824年描述。其種小名的拉丁文意思是“明顯”。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澳大利亞鵜鶘是中型鵜鶘,長1.52-1.8米,翼展2.4-2.54米,重10千克。嘴形寬大直長,上嘴尖端朝下彎曲,呈鉤狀;下嘴分左右二支,其間有一巨大而能擴縮的皮膚喉囊;鼻孔小,而位於嘴基。眼前部裸出,頸長而較細小,翅寬闊,但形不長也不尖;尾短而呈方形;跗蹠短而扁平,前面呈網眼狀細鱗。主要呈白色,雙翼的主羽呈黑色。喙呈淡粉紅色。臉上的皮膚覆蓋著非常不同的小斑點。眼睛的顏色各不相同,從白色到深棕色。所有這些個體差異,可以幫助成鳥在繁殖區識別自己的雛鳥。

棲息環境

澳大利亞鵜鶘喜歡生活在遼闊及沒有太多植物的水面。有足夠的魚類供應,活動於淡水或沿海淺水水域,或有豐富的食物並對其有庇護作用的河口和泥灘,沒有特定的行動模式,只會追隨食物的供應。當艾爾湖1974年1976年間注滿時,周邊的城市只有少量的澳大利亞鵜鶘;但當湖水乾涸後,它們就再次分散到其他地方,去到邊海岸,甚至到達聖誕島帛琉紐西蘭。可以毫不費力地長途旅行,達到近56公里/小時的速度。

生活習性

鵜鶘性喜群棲,有時會成群在河裡進行覓食。這時,鵜鶘往往採取“拉網戰術”,許多鵜鶘在水裡排成半圓形,將魚群趕至淺水處,然後張開大嘴進行“兜捕”。它的嘴極長,上嘴扁平,下嘴有兩分枝,在兩分枝間有一個巨大而能伸縮的皮囊。平時,喉囊收縮,所以不很明顯。當鵜鶘在水中游泳,進行捕食時,它把大嘴巴張開,喉囊也伸長開來成為一個很大的“魚兜”。這時,它一邊留心搜尋水面,一邊游水前進,用大嘴巴和喉囊兜捕魚類。當捉住一定數量的魚以後,它把嘴閉合,收縮喉囊,把水擠出來,然後將全部“俘虜”吞下。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東帝汶,塔斯馬尼亞州,偶爾在紐西蘭和西太平洋的一些島嶼,如:斐濟,諾魯,新喀里多尼亞,帛琉,萬那杜。
澳大利亞鵜鶘分布圖澳大利亞鵜鶘分布圖

繁殖方式

澳大利亞鵜鶘2-3歲就開始繁殖。在熱帶(即南緯26°以北),繁殖季節始於冬天,南部的是始於春末,內陸地區的則很多是在雨季後。它們的巢是在地上的一個淺窪,有時會有草圍邊。鳥巢共享。每個繁殖季會生1-3枚卵,卵呈粉白色,約有93 x 57毫米大。孵化持續30至37天。經孵化後,較大的雛鳥會吃得較多,而最幼小的則因飢餓而死亡。孵化後前兩周,雛鳥會吃雙親反芻的食物,之後兩個月則會吃魚類及一些脊椎動物。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