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古城

澄江古城

澄江現在的縣城鳳麓鎮建於明朝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 明隆慶四年(1570年),知府徐可久以府治地域偏狹為由,奏請朝廷批准,把府城遷至壩子北面的舞鳳山麓另建。徐知府親自籌劃監造,動員民力三千,耗銀兩萬餘兩,歷時一年有餘,至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八月初落成,次年後府縣公署、儒道學院、居民住房等等次第落成,飲水排水和街道設施齊全,遂正式遷入新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澄江古城
  • 類別:古建築
  • 建於:明朝隆慶五年
  • 距省會昆明:52公里
歷史沿革,形勢之勝,格局之巧,建築文化,古城民居,保護與發展,

歷史沿革

澂江縣位於雲南省中部,撫仙湖北岸,距省會昆明52公里。先秦屬滇國地,西漢元封二年(公元286年)置俞元縣,唐南詔時改稱河陽郡,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升為澄江路,明、清為澄江府治,轄三縣兩州(清康熙後為兩縣兩州),為滇中地區重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民國二年(公元 1913年)廢府改縣至今。
文廟大成殿文廟大成殿

形勢之勝

澄江壩子是一個四緣規整的平川,地勢北高南低,平整熨貼。北枕羅藏山,南濯撫仙湖,東列回龍天馬諸峰,西屏點蒼伏虎之倫。而舞鳳山恰恰中分羅藏逶迤南來,深入壩子北緣正中為整個壩子投影了一根南北中軸線。府城鳳麓鎮建在這軸線的首端,以羅藏為屏,以舞鳳為座,北依舞鳳山,南臨撫仙湖。東西天馬回龍、點蒼伏虎左右而朝,顯示出府城的形勢之勝。
澄江古城澄江古城

格局之巧

由於是在明朝隆慶五年由舊城遷移至此,經規劃而建,所以縣城方正齊整,整個城廓為東西向較寬、南北向較窄的方形。街道筆直,主街有橫三條、縱三條,岔街橫三條、縱三條。南北中軸線北正街把縣城分為東西兩半城,形似一本翻開的書,北正街恰似書軸。舞鳳山左右勢如展翼,中段狀如鳳首,遠望尤似從高向低盤旋的丹鳳。舞鳳山和風麓鎮形成的這樣一鳳一書的景觀,站在山巔眺望,恰似飛鳳把書銜在嘴裡,人稱“丹鳳銜書”。城區擴大了不止一倍,但城區向西發展,新城與舊城並存,老城區基本保持著明朝始建時的格局。唯原來的城牆和四座城門以及鼓樓、角樓、和城中的牌坊1953年拆除。
極樂寺極樂寺
澄江老城空間上的妙用,在城池本身的格局上也頗有體現。比如,雖屬棋盤式街道,但又決非嚴格的中軸線及規則的井形路網。老城中東南西北四城門所連線的街道均相互錯開,使置身城內的人們無法通視,也難以一覽無遺,避免了城池本身“大者見其小,小者亦其更小”的不利之處,收到了良好的城鎮空間視覺效果。

建築文化

城內寺院廟宇眾多,公共設施齊備,城四周先後建立有27座廟宇、8座石木牌坊。在方圓僅0.5 平方公里的城池中,如此眾多的高大雄偉、幽雅清靜的殿、庵、寺廟、宮、祠、閣樓等古代建築、石木牌坊穿插分布於四隅街邊及城郊,使澄江老城集儒家文化、宗教文化及地方民俗文化於一體,充分顯示出它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蘊。
建築宏偉壯麗的首數文廟,位於縣城內東部,原占地兩萬平方米。文廟始建於明隆慶五年(1571年),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重修,以後歷代又有修葺。
其次還有建於清康熙年間的武廟,有木匠和石匠聚會的魯班閣,有定期唱戲的觀音閣,有規模宏大、逢集熱鬧非凡的城隍廟,有在門頭式樣上結合了西式建築做法的川主廟(即四川會館)。余者極樂寺玉皇閣等不可勝數。甚至鳳麓國小、澄江中學均頗有些歷史,都成立於民國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受中山大學影響,在城中建有民眾運動場,至今仍留有三座籃球場。城內還有一座公共建築,當地人稱作“公儀禮堂”,由專人管理,那些家境不夠殷實的人家,若是遇到婚喪嫁娶諸般需要操辦的事,而家中沒有足夠的地方,便可出少量的錢租用公儀禮堂,租金用以維護和管理。
中山大學北門中山大學北門

古城民居

鳳麓鎮民居的基本型是“一顆印”(圖六)。合院以天井為中心(圖七),四面由正房、東西耳房、倒八座圍合,通常是兩層。正房尺度最大,台基也最高,一般的民宅只能做三開間,正中一間是堂屋,對天井開敞,有前廊。正房與耳房之間設樓梯,樓梯天井一側的木質護欄上設雕刻精美的漏窗(圖八)。與正房相對的倒八座當中的一間做合院的入口。天井用青石板鋪地,四周砌有排水溝。天井中或有水井,或種植花木,整個合院方正端凝,安靜清幽,自成一方天地。若是院落在主要街道旁(北正街、南橫街、南正街),則倒八座建成臨街鋪面,形成前店後宅的格局。
在“一顆印”的基礎上,根據地形地勢和建造者財力物力的不同,平面布局又有許多靈活的變化。如在清朝曾經非常興盛發達的李氏家族所建的李府,中軸線上串聯了三座獨立的一顆印,中軸線兩側又並列兩個次軸線,形成一組院落群,每座一顆印又不盡相同。
另外還有中軸線上串聯兩個大天井,兩側各附帶三個小井的“八馬拉車”式院落群;並列兩個縱向軸線,每一軸線上串聯兩個天井的“四人抬轎”式院落群。而公儀禮堂所處的地勢狹長,兩進院子只有一側耳房。
相鄰兩側都臨街的住宅,有的兩側都有入口。北正街119 號南臨慶善寺街,東臨北正街,宅基是一個“L”型地塊,此宅順地勢分成兩個院落,靠北正街一側的正方形院落作為前院,東西向,朝北正街開門,餘下的長方形地塊上則建成一個長天井的內院,南北向,在東側廂房處與前院相通。這樣,既可以把正門開在主要街道上,又可以使主要宅院依然保持正南北向。

保護與發展

由於戰亂、文革、以及城市開發過程中對文脈和地域性的忽視,古城風貌破壞較為嚴重。具體表現為:一方面,建築實物破損嚴重,老城內的傳統建築中,風貌及質量較好的尚存僅20棟,質量一般的和質量較差、破損嚴重的數量接近,均約為百餘棟左右。在非傳統風貌建築中,近二十年所建的簡單雷同、缺乏特色的二至三層建築占了很大比例,它們對今後老城傳統風貌特色的形成極為不利,而最近幾年建成的大體量多層新建築又與老城原傳統風貌建築反差太大,風格上極不協調。另一方面,現狀人口密度過高,同時人口結構的老齡化趨勢也很明顯,年輕人大多遷入新城區,老城正逐步失去生機和活力,呈現出衰退的趨勢。鑒於上述的現狀,在老城區的發展過程中,可以通過更新來實現積極意義的、而非被動靜止的保護,使繼承與創新相結合,通過老城的更新改造,來提升城市品質與競爭力,實現城市環境質量和城市文化的發展。 澂江縣位於雲南省中部,撫仙湖北岸,距省會昆明52公里。先秦屬滇國地,西漢元封二年(公元286年)置俞元縣,唐南詔時改稱河陽郡,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升為澄江路,明、清為澄江府治,轄三縣兩州(清康熙後為兩縣兩州),為滇中地區重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民國二年(公元 1913年)廢府改縣至今。
鳳麓鎮距昆明市僅60公里,交通便利。明末清初時,曾有水路從城南門碼頭經撫仙湖直抵星雲湖,勾通了江川、華寧、建水的運輸。城內商旅往來,土雜雲集,一度經濟相當繁榮。抗日戰爭中期,中山大學遷來澄江兩年,對澄江的經濟文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加之其時撫仙湖沿湖種植烤菸,促進了澄江經濟的發展,風麓鎮一度又興旺起來。
每當繁榮時期,便有大家族出現,便會有大量的建造活動。城中至今仍有清末民國初期澄江四大家族的舊宅。雖然鳳麓鎮規模不大,但城中有不少型制較高、做工精美的建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