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病菌類

潰瘍病菌類(pathogens causing canker),引起植物局部組織潰爛、壞死以及木栓層增生的病原菌。植物潰瘍病一般發生在莖部皮層,也能發生在果實或枝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潰瘍病菌類
  • 外文名:pathogens  causing  canker
  • 類型:寄生性真菌
  • 適宜溫度:20~30℃
潰瘍病菌類大多是寄生性較弱的真菌,常見的有、叢赤殼屬的朱紅叢赤殼菌等種類。該菌是多種闊葉樹或灌木枝幹皮層的病原。生長季節於發病部位可見到粉紅色的分生孢子座,秋季在子座上產生深紅色的子囊殼。病菌以子實體或營養菌絲在病組織越冬,翌年春季產生孢子,借風、雨、蟲傳播到寄主的傷口、鋸面,造成再次侵染。又如叢赤殼菌能引起蘋果或樹木莖的潰瘍,其無性階段產生鐮刀菌型的分生孢子。再如屬半知菌亞門、球殼孢目的楊瘍殼孢等能引起楊樹的莖潰瘍病。
潰瘍病菌侵染植物後,往往不立即出現潰瘍的症狀呈潛伏侵染。當樹木失水或生長勢衰退時,遂發展成潰瘍病斑,在治療不及時的情況下,潰瘍連年擴大,甚至造成莖枝折斷或死亡。
細菌性潰瘍病菌主要有柑橘潰瘍病菌,為革蘭氏陰性、好氣性短桿菌,極生單鞭毛,有莢膜、無芽孢,生長的適溫為20~30℃,於病葉組織內可以存活數月,在日光下曝露 2小時則失去活力。初次侵染主要來自帶菌組織,一般從幼嫩組織的傷口或氣孔侵入柑橘的莖、枝、果和葉片,4~6天出現潰瘍病症。病組織的溢出液可通過風、雨、昆蟲以及接觸傳播,造成再侵染。另外,密執安棒菌可引起番茄潰瘍病。
注意檢疫、加強管理、避免造成傷口與促進傷口的癒合以及藥劑和生物防治等措施是常用的防治潰瘍病菌的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