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型腸結核

潰瘍型腸結核,是一種腸結核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潰瘍型腸結核
  • 臨床表現:消化不良症狀
  • 隸屬:消化道症狀
  • 併發症:脂肪肝、營養不良性水腫
腸結核起病緩慢,早期症狀不明顯,可僅有消化不良症狀,患者常伴有活動性腸外結核,其臨床表現可被遮蓋而被忽略。在急性進展期則有不同程度的發熱、盜汗、腹痛、腹瀉、體力減弱、消瘦及蒼白等症狀,易誤診為原發病(如肺結核等)的惡化。因此,活動性腸外結核病例,如出現明顯消化道症狀,應考慮腸結核存在的可能性。
腹瀉是潰瘍型腸結核的主要表現之一,每日排便2~4次不等,糞便呈糊樣,或水樣,通常無肉眼可見的粘液、膿或血液,不伴里急後重。但在病變嚴重、範圍廣泛的患者,腹瀉次數則可增多,甚至每日達10餘次,可有惡臭,有時糊便出現粘液、膿液,血便少見。此外間有便秘,大便呈羊糞狀,隔數日再有腹瀉,腹瀉與便秘交替,在過去常被強調是本病的臨床特徵,實際上系腸功能紊亂的一種表現,也可見於其他腸道器質性病變,如大腸癌。
腹瀉前常有右下腹隱鈍痛,伴上腹臍周牽涉痛,有時腹痛在進餐時誘發,便後有不同程度的緩解。並發腸梗阻時,有腹絞痛,常位於右下腹,伴腹脹、腸鳴音亢進、腸型與蠕動波。當潰瘍型腸結核合併局限性腹膜炎,同時有腸系膜淋巴結核及粘連時,腹部除有揉面感外,在右下腹可觸及質地中等的包塊。患者常有結核病毒血症,表現為午後低熱、不規則熱、弛張熱或稽留熱,伴有盜汗。患者倦怠、消瘦、蒼白,隨病程發展可出現維生素缺乏、脂肪肝、營養不良性水腫等表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