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橄欖菜

潮汕橄欖菜

潮汕橄欖菜是潮汕美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膳的功效,其精細、講究的製作技藝在潮汕地區已有上千年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潮汕橄欖菜
歷史,簡介,

歷史

自2005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開展以來,汕頭市政府先後於2007年、2009年、2011年公布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市有國家級非遺項目9項、省級23項、市級33項。去年以來,為進一步建立健全汕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該市文廣新局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申報工作。通過健全各級非遺名錄、精心部署申報工作、認真組織專家評審和召開聯席會議審定,並向社會公示後,《深澳麒麟舞》、《精術堂李家教拳》、《臚溪壁畫》、《潮汕橄欖菜製作技藝》等10個項目被列入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簡介

作為潮汕特產,橄欖菜不僅是潮汕人餐桌上喜愛的雜鹹之一,具有獨特的潮汕風味。隨著潮人遠涉重洋,潮汕橄欖菜遠銷海外,對海內外潮人的文化認同起到紐帶作用。除了潮汕橄欖菜製作技藝,潮汕特產貴嶼朥餅製作技藝也成為市級“非遺”傳統技藝。始創於明朝嘉靖年間的貴嶼朥餅,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由貴嶼薛源合糖餅店首創。數百年來薛源合家族代代相傳朥餅製作技藝,經過明清、民國和近代、當代的不斷完善,結合宮廷美食的製作技藝,以及海濱區域的飲食習慣,博取眾長,自成一派。貴嶼朥餅是潮汕美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民俗文化價值和濃厚的鄉土文化氣息。
名錄中,還有始於清康熙四十三年的外砂織席技藝。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期,外砂人在傳承保護該技藝基礎上,發明了色席和印花席的織造印染技藝,使整個織席業進入規模化生產,並出口遠銷東南亞和美國舊金山的潮人生活區域。外砂織席技藝是一項純手工的民間傳統技藝,工藝流程完整,具有濃郁的潮汕民間傳統特色,充分體現潮汕人勤勞智慧和心靈手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