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式築牆術

潮式築牆術

刷牆的理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築牆術
  • 類別:名詞
  • 途徑:寫成文章加以宣揚
  • 方式:文章
  • 方法:聯想
上世紀60年代,譬如揭西的粗坑村,

上世紀60年代

中山大學教授趙仲邑先生下放到揭陽,看到當地民眾以貝灰、生沙、紅土混合的三合土“舂埤”,聯想到這是夏商周時期已有的版築文化的遺存,於是寫成文章加以宣揚。
版築確是潮汕平原地區民居建設的主要築牆方式。是古已有之,還是後世才發展起來?因文獻與實物的缺乏,現在還不好說,不過從近年發掘古代遺址的發現上看,宋、元兩代,這種潮式的築牆術正趨於成熟卻是事實。
潮汕版築採用的材料與內地材料有所不同,最典型的是採用煅燒貝灰而不是用石灰作“黏結劑”。至元朝末年,燒灰技術已經成熟,這是版築(潮式版築)也已定型的標誌。潮汕民居的版築“埤牆”,因是“特殊材料”構成的,歷幾百上千年而屹立不倒,成為世界建築史上一大範例。
而直接以蚝殼構築的牆壁,也在沿海地區經常見到。在揭東縣地都鎮錢崗村,有一個片區存在著大量這種蚝殼牆的民房,而有了“蚝殼厝”的地名。在錢崗附近的農田下,蘊藏著數量巨大的近江牡蠣(大蚝)的殼,有的堆積層達到三四米。這種蚝殼長者逾米,短者也有三四十厘米,殼厚也有三四厘米、五六厘米的模樣,直接用來構築牆壁,不易風化,幾百年堅固如昔。
前些年我在地都南隴村這個近山臨海的古村,也還見到不少這樣的古牆。其牆面十分平整,想必是構砌時兩邊有夾板,才能造此形象。這種牆體粗獷而質樸,層次分明,與我在粵西、台灣等地看到的以小蚝殼砌成的牆壁,迥然不同。祖先留給我們的這份文化遺產,隨著舊村改造而日益消亡。
福建土樓大多是以石灰為重要材料築成的,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時稱作生土建築的典範。石灰與貝灰一樣,在煅燒時都難免烏煙瘴氣,造成環境污染,在能夠實現現代化“無煙”生產之前,已不可提倡。而“蚝殼厝”卻是絕對“綠色”,而且它的材料還可經過再加工而成為生土材料。古人採用這種砌牆辦法雖是因地制宜,也許當時並沒有考慮到環境保護,低碳、零碳等問題,但在現在看來,它卻有低碳、零碳的意義。
當然,蚝殼現在也是稀有資源了。掘地三尺而採集雖不可取,但把存在的保護下來,展示出去,讓生活在現代的人們,撫牆懷古,借鑑先人的經驗,創造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環境,蚝殼厝的存在,卻有其意義。
在潮汕,文化遺產的存在是豐富的和深厚的,以不可移動文物而論,不止格局、規模、造型、工藝等,在材料、民俗、哲學和美學思想等各方面,也還有許多有待發掘與解讀。而蚝殼砌牆,僅僅是其中一個小小的方面。

譬如揭西的粗坑村

已被評為廣東最美的鄉村之一。這最美,是指它的山清水秀,一塵不染。其實,它那些石片壘砌的牆壁,加上陰陽覆蓋的瓦頂,如從美學角度去審視,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它把“山”的野趣,弘揚得淋漓盡致。而惠來沿海石條構築的民居,則以一種堅毅的姿態,天長地久地迎接著腥雨海風的洗禮,把堅韌不拔的奮鬥與追求,不可腐蝕 的決心,書寫在祖先啟扣山林的土地上。
當然,潮汕人民也不會因為版築的經久耐用就不思進取。地都烏美鄭旻故居以及榕城郭之奇太史第精緻絕倫的青磚牆式,比之漁湖廣美那些一丁一伏或三伏一丁之類的傳統磚牆砌法,藝術性的提高,已遠遠不止“更上一層樓”了。
從土牆,到埤牆,到石牆,到蚝殼牆,到磚牆,潮汕先民在地方特色和時代特色上,已經釋放了全部的聰明才智。牆文化作為潮汕鄉土建築的一大亮點,也足以立於中國鄉土建築之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