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坪體系

潮坪體系

潮坪體系是指主要包括潮道(潮溝或潮渠)、泥坪、沙坪、砂泥混合坪及潮坪沼澤和潮坪泥炭沼澤相等沉積相類型。

一般來說,潮坪是由被潮道和潮溝所切割的平原組成的。它可分出潮上帶、潮間帶和潮下帶。然而構成潮坪的主要部分是潮間帶,也稱潮間坪,因為潮坪區地形坡度極為平緩,潮坪上潮汐水位升降的幅度(即潮差)一般為2~3m,最大可達10~15m,故在平面上可出現相當寬闊的潮間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潮坪體系
  • 外文名:Tidal flat system
  • 提出時間:1969年
  • 提出人:Boesma
  • 學科:沉積學
  • 構成:潮下帶沉積、潮間帶沉積等
背景,潮坪,內部構成,特徵,

背景

Boesma(1969)在研究潮道內大型沙波移動所產生的沉積構造時提出了潮汐束狀體(Tidalbundle)的概念和由潮汐束狀體的厚度變化得出大、小潮旋迴(Spring一neapeyeie)的概念。這兩個重要概念被廣泛用於潮汐沉積的研究。
近年來,它們又被用於非潮道潮坪沉積的分析。由潮道沉積研究導出的兩個概念及方法能否用於潮坪沉積的研究,其核心問題是潮坪沉積韻律能否與所經歷的周期性因素出現的次數對等。這涉及沉積和保存的關係、事件在潮坪沉積中的作用、沉積間斷在潮坪沉積中的地位等一系列問題。

潮坪

潮坪又稱潮灘,發育在波浪能量低的、具明顯潮汐周期(大中潮差)的平緩傾斜的海岸地區,或形成於沿岸海岸、瀉湖、河口灣和受潮汐影響的三角洲沉積地區。一般來說,潮坪是由被潮道和潮溝所切割的平原組成的。它可分出潮上帶、潮間帶和潮下帶。然而構成潮坪的主要部分是潮間帶,也稱潮間坪,因為潮坪區地形坡度極為平緩,潮坪上潮汐水位升降的幅度(即潮差)一般為2~3m,最大可達10~15m,故在平面上可出現相當寬闊的潮間帶。如德國北海潮坪的潮差為2.4~4m,其潮間帶可達7km。在潮間坪的高潮線附近,是一個低能環境,泥質沉積為主,稱為“泥坪”或“高潮坪”;低潮線附近能量高,以砂質沉積為主,稱為“砂坪”或“低潮坪”;二者之間的過渡地帶,能量中等,具砂泥質沉積,稱“混合坪”或“中潮坪”。潮坪的潮上部分稱潮上坪,發育為沼澤和鹽坪。潮坪的潮下部分主要為潮汐水道、水下砂壩和砂灘所占據。潮坪上由於潮汐水位的升降而形成潮流。潮流的運動和沖刷使潮坪出現大量的潮渠和潮溝,它們向陸地出現分叉,形若樹枝狀。潮流的流速一般為30~50cm/s。在潮渠或潮汐水道內流速可達1.5m/s。這是潮坪環境中能量最高的地區。潮流的運動和沖刷作用是潮坪上層理、波痕等各種沉積構造形成的重要原因。

內部構成

潮坪沉積體系出現在波浪能量低的中潮差和大潮差地區。該體系主要包括了潮下帶沉積、潮間帶沉積(狹義的潮坪或潮間坪)、潮上帶沉積和潮道等四種成因相。
潮坪體系
1.潮道沉積
潮道通常發育於潮間帶和潮下帶,其底部是具介殼碎屑的粗砂岩和大量泥礫的滯留沉積物,向上砂泥質增多。在潮坪體系的不同地帶,潮道的特徵也不同。由海向陸,根據岩性特徵可分為砂質潮道、砂泥質混合潮道和泥質潮道。在同一方向上,潮道的形態也有變化:潮下部分,潮道較直,潮汐脊和縱向沙壩、斜向沙壩等比較發育,側向遷移能力強;在砂質潮間帶,潮道也較直,分支較少,剖面上的形態比較對稱;在泥質潮間帶,潮道呈樹枝狀,剖面形態極不對稱,彎曲度增高,有發育很好的曲流沙壩,並以向潮道緩傾斜的側向加積層理為特徵。在潮道砂質沉積物中,作為漲、退潮流的反映,一般具有羽狀交錯層理,但由於通常只有一個方向的主潮流,其結果出現了由單向交錯層理組成的具多個再作用面的砂層。
2.潮下帶沉積
潮下帶位於平均低潮線以下,主要由潮道中的沙壩和淺灘沉積物組成,是以砂質為主的沉積區。由於潮流能量大,再加上波浪的作用,發育大型交錯層理,也有波痕紋理、平行紋理和雙黏土層出現。
3.潮間帶沉積
潮間帶位於平均高潮線與平均低潮線之間。由海向陸依次出現砂坪、混合坪和泥坪沉積。
砂坪位於低潮線附近,以砂質沉積為主,其構造以發育大型板狀或楔狀交錯層理和羽狀交錯層理為特徵,有時可見再作用面和沖刷 -充填構造。混合坪由薄層的砂泥互層組成,其中發育脈狀層理、波狀層理、透鏡狀層理和砂泥互層層理及各種面狀構造。黃逎和等(1985)通過對我國東海現代潮坪的考察,發現潮間帶廣泛發育有潮汐周期層序,如遞變式周期層序和規律間隔層組式周期層序。這類周期層序在我國西南晚二疊世含煤岩系(黃逎和等,1985)和華北石炭 -二疊含煤岩系中都有發現(陳鐘惠等,1985)。泥坪位於高潮線附近,沉積物主要為泥和粉砂,發育水平紋理或塊狀層理和波狀層理,並可見泥裂和植物根痕。
4.潮上帶沉積
潮上帶位於平均高潮線之上,為鹹水沼澤(鹽沼)沉積與粉砂和黏土的互層狀結構。由於生物擾動、植物根系穿插和發育結核等使原生沉積構造遭到嚴重破壞。
5.潮坪體系各成因相時空分布規律
潮坪體系中,沿沉積傾向由海向陸依次出現潮下帶→潮間帶(沙坪→混合坪→泥坪)→潮上帶沉積,各帶之間為漸變過渡關係。各帶的沉積走向平行岸線,且在走向上延伸較遠;潮道對潮間帶和潮下帶沉積形成明顯的改造,其支流和主幹潮道的走向總體垂直沉積傾向。在時間序列上,最為常見的是進積型的碎屑潮坪體系,自下而上依次為潮下帶砂質沉積、潮間帶的沙坪、混合坪和泥坪沉積以及潮上帶的泥質沉積,總的趨勢是沉積物粒度向上變細。其中潮間帶沉積物厚度通常可以反映該區古潮差的大小。

特徵

1、沉積特徵
(1)岩石類型
渾水潮坪以粘土岩、粉砂岩、細砂岩為主,礫岩極少見。在平面上,由海向陸,沉積物粒度呈由粗變細的帶狀分布。在潮下帶的潮汐通道內,因潮流作用強、能量高,沉積物以砂為主,形成水下砂壩、砂灘,並常富含生物介殼和泥礫,潮問坪上,從海向陸,由較純的砂質沉積過渡為泥質沉積。從而形成了砂坪、砂泥混合坪和泥坪。潮上坪若發育有沼澤,可有泥岩沉積,乾旱氣候帶的潮上坪可形成鹽沼、鹽坪,可有石膏等蒸發鹽類沉積。潮坪沉積的這種平面分布特點,有助於把潮坪沉積與湖泊及正常海相沉積區分開來。
(2)沉積構造
層理類型多樣。泥坪上多見水平紋層或水平波狀紋層。混合坪上多具脈狀、波狀、透鏡狀層理,系由漲落潮時形成的砂波與平潮期的泥質沉積組合而成。砂坪上常出現由多次漲潮造成的羽狀或人字形的雙向形態的交錯層理,這是潮坪沉積的重要標誌之一。在潮下帶的潮汐通道內可見大型流水交錯層理、羽狀交錯層理等。
在潮坪上,尤其在砂坪和混合坪上常出現流水波痕和浪成波痕,以及由水流和波浪同時或先後作用而成的疊加類型的波痕。泥坪和混合坪可發育有透鏡狀層理、壓扁層理、乾裂、雨痕、冰雹痕、鳥眼、泥皮、足跡、爬痕、蟲孔等。乾燥氣候條件下的泥坪上可見石膏及鹽類晶體。再作用面也是潮坪沉積的重要沉積構造標誌,儘管它也可出現於非潮汐環境,但仍是潮汐環境較為特徵的構造標誌。
(3)粒度特徵
潮坪沉積物粒度偏細、分選較好。砂坪沉積的粒度機率圖很特徵,多由高含量的跳躍和懸浮次總體組成。跳躍和懸浮次總體之間的截點偏細、曲線斜率高、兩個次總體之間沒有混合現象。這都是由於潮坪環境能量低、水介質的流動與停滯狀況周期性交替的結果。
(4)生物化石 潮坪生物群以種類少而數量多、海相和陸相混生為特徵,而且半鹹水生物或廣鹽性生物大量發育,分異度低。潮上坪常被植物所覆蓋,藻類生物較發育,如藻疊層及藻席等。潮間泥坪(高潮坪)上生物較多,擾動現象強烈,混合坪(中潮坪)上較少,砂坪(低潮坪)上更少,偶爾可見生物糞粒聚集成層。
2、沉積層序
潮坪沉積可發育海退型的進積層序和海進型的退積層序。但古代潮坪沉積以海退型進積層序最為常見,在垂向剖面上呈現與河流沉積相類似的下粗上細沉積層序。與河流相垂向層序所不同者,潮坪層序結構中發育潮汐層理、羽狀層理、再作用面、暴露標誌、海陸相化石混生等。
潮坪沉積中還發育二種特殊的B-C層序,它是克萊因(Klein,1970)在研究蘇格蘭艾萊前寒武系達拉丁統下細粒石英砂岩層的潮汐沉積時提出的。層序的A段為潮下沉積的塊狀砂岩,B段和C段為低潮坪沉積。B段是高水位時的大波痕遷移而成,為中-大型的板狀交錯層理或羽狀(人字型)交錯層理;C段為波痕層理砂岩,它是在落潮水位下降、沉積物出露水面時,大波痕的波谷積水並沿表面順坡流動產生的小波痕發生遷移而成。C段覆於B段之上,二者的紋層傾向彼此垂直或斜交,這種組合關係稱為B一C層序。D段是平潮期泥質懸浮物沉降於A段或C段頂部的泥質薄層,構成所謂的A-D或C-D層序,它反映了潮流期和平潮期的交替。E段為複合層理的粉砂岩和泥岩,屬高潮坪(泥坪)沉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