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市鎮

潭市鎮

潭市鎮,隸屬於湖南省湘鄉市,為湘鄉名鎮,是一座百年老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潭市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湘鄉市
  • 面積:127.5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38644人(2017年) 
簡介,交通位置,基本情況,經濟狀況,村居委會,優勢潛力,潭市油茶,

簡介

在上世紀80年代,曾是全國較大的雞蛋集散地,素有“江南第一蛋市”之美稱。1950年置潭市鄉,1962年改公社,1981年正式建鎮,為湘鄉三個建制鎮之一。1995年撤區並鄉建鎮,將原月山區新鋪鄉併入,形成現在的潭市鎮。盛產的蠶繭、油茶。境內有三國蜀相蔣琬建的報恩寺遺蹟、觀音閣、聖帝殿、詩詞長廊和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等景點。
潭市鎮

交通位置

潭市鎮地處漣水河北岸,湘鄉市中部,距湘鄉市城區20公里。東與泉塘鎮毗鄰,西與棋梓鎮接壤,南與山棗鎮相望,北與月山鎮交界。鎮域區內交通十分便利,湘黔鐵路潭邵高速公路、婁湘公路橫貫鎮境,交通發達。全鎮交通通達率達到94%。 正在建設的滬昆高鐵也經過本鎮,上瑞高速潭市出口也已正式通車。

基本情況

潭市鎮國土總面積為127.5平方千米(2017年),占湘鄉市國土面積的6.4%,其中耕地面積47130畝 ,園地2661畝 ,林地7485.5畝 ,水域11629.5畝 ,屬典型的丘陵區。全鎮現轄 3個居委會,45個村,473個村民小組,38644人(2017年)。人口密度為383人 /km2,人均耕地面積0.96畝。全鎮擁有國小10所,中學2所,醫院2所。
潭市鎮

經濟狀況

潭市鎮悠久,物資豐富。自古以來以種養業與手工作坊為主,且比較發達。解放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更加迅速,農民生活得到較大的改善。 以糧豬為主的傳統農業得到穩定發展。農業的主要產品糧食早在1993年就實現了畝產過噸糧,並保持了穩定。 1999年,全鎮糧食總產量達到 3.68萬噸,畝產1080公斤。在穩定糧食總產、提高單產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品質,積極調整農業內部結構,推廣雜產稻、優質稻,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作物。現全鎮擁有油茶林5萬畝,年產茶油300噸;蠶桑 2000畝,年產蠶繭 300擔;柑桔 420畝,年產柑桔 25.2噸,年產小水果 38.9噸。以生豬為主的養殖業重點放在改良品種、提高品質上,1999年全鎮飼養生豬 12萬頭,其中三元雜交及良良豬占 12%,出欄肉豬 10.3萬頭。除此這外還利用山坡草地發展牛、羊等草食動物,1999年全鎮發展牛5500頭,羊1.15萬隻,家禽 50萬羽。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5%。財政收入年均增長7%。農民人均純收入在2001年增至 2550元,年均增長10.7%。農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75%的農戶建起了樓房,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5平方米;農民普遍實行打井取水,達到飲用水衛生標準;廣播電視已經普及,現全鎮有電視機 1.5萬台,農村電話、電腦、機車“新三件”飛入尋常百姓家。
現全鎮已有電話 3500多部,手機基本普及,已不足為奇,電腦已近進入大部分家庭,機車普及,各類汽車 1500輛。農民的生育觀念發生了根本的轉變,晚婚晚育、優生優育、計畫生育已逐漸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 2000年末全鎮總人口為 47868人,人口出生率 15.49%,計畫生育率 86.14%,人口自然增長率千分之五點四三。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較憶,社會治安基本好轉,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潭市鎮正在朝著城鎮化的目標大步邁進。2009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3.5億元,農業總產值3.6億元,完成國稅118萬元,完成地稅6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200 元,較上年增長15%。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全鎮全年糧食總產量31563噸,牲豬出欄13.2萬頭,油茶產量300噸,新植山林400畝,森林蓄積量達21.6萬立方米。大力扶持以湘鄉市富農蠶桑有限公司為依託的蠶桑養殖基地,實現產值200餘萬元。成立九雁油茶專業合作社,全年實現油茶產值500餘萬元。將馬鞍山2800畝林場承包給湘鄉市晨陽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種植油茶林,引進湖南省強盛農業有限公司落戶潭市,並與省農科院合作(註冊500萬),種植油荼林3000畝,強力推動了全鎮油茶產業的發展。
招商引資再上新台階,繼續實施“項目帶動,產業興鎮”戰略,壯大鎮域經濟實力。完成招商引資1100萬元,項目建設1400萬元。湖南聯大錳業有限公司投資320萬元進行設備的更新,產值過億,全年上繳稅款50萬元。湘鄉市衛民鍛造有限公司投資200萬元進行設備的更新換代,公司實現產值翻番。
2015年,鎮域經濟穩中求進。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1億元,增長14%;完成國稅69.32萬元,地稅44.19萬元,分別完成任務的120%和120%;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00萬元,增長17%;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億元,增長3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9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344元,分別增長15.8%和16.5%。
(二)特色農業提質增效。沿S311線發展油菜示範基地4000畝,出欄生豬5.5萬頭,種植高檔優質稻12000畝,推廣集中育秧500畝,糧食總產32689噸,農業總產值1.53億。農之源水果基地黃桃、椪柑等優質水果產銷兩旺,全年產值200萬元以上,特色農業基地作用凸顯,輻射崟塘沖等周邊5個村,解決當地勞動力就業20多人。興盈花卉成功申報科技扶持項目,並獲得省級園林示範企業,發展前景看好。省級林業龍頭企業波比木業勢頭強勁,產品供不應求。
(三)項目建設強勢推進。長韶婁高速全線竣工通車,益婁高速征地拆遷已經啟動。桃中線改擴建工程完成水穩層建設,仁翻線菖蒲塘至翻江段大修改造順利完成,昌杉線全面竣工,翻江污水處理廠正在進行主體建設。
(四)基礎設施最佳化改善。投資200多萬元的崟塘、雲林2個村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全面啟動;移民後期扶持投入資金120萬元完成各類工程52處;新硬化村道35.02公里;冬修水利爭取投資1200多萬元,清淤擴容骨幹山平塘15口,推進解決6000多人飲水問題的吉長集中供水工程建設,完成現代農業項目吉洞水庫、高沖水庫、岐山水庫12千米渠道硬化,完成小農水項目陡崗1千米、中山1.5千米渠道硬化,完成以獎代投項目楊家灣500米渠道硬化、鐵馬村14口山塘維修加固,完成橫子沖水庫除險加固。電力方面,爭取農村電網省級改造項目6個,新增3.5萬伏變電站建設完成立項。全面落實城鄉環境衛生同治,完成了剩餘15
個示範村創建。開展鎮區綜合整治,全面取締馬路市場,拆除違章棚子2000平方米。

村居委會

下轄一居村、二居村、三居村、
西田村、西泉村、黃泥村、柏門村、永明村、新樂村、高坡村、雙江村、大江村、桃坪村、榔石村、南嶺村、石塘村、錦橋村、潭市村、潭台村、鶴塘村、大坪村、秀豐村、九侖村、高侖村、小車村、洞山村、長城村、九雁村、清風村、清和村、安樂村、群益村、躍進村、建新村、白銀村、民主村、安全村、清陂村、清江村、新天村、新石村、新鋪村、新坪村、上新村、新民村、砂塘村、清泉村、榨坪村等45個行政村和四總、潭台、街後3個居委會。

優勢潛力

(1)交通優勢。潭市鎮區位條件較好,交通也較發達。湘黔鐵路縱穿鎮域,鎮內有一個火車站(現今已經被撤銷了);湘棋公路橫跨全鎮,還有婁湘公路和即將建成的上瑞高速公路(潭邵段)穿過鎮境。鎮內村村通公路,鄉間機耕道四通八達,形成了便利的交通網路,可憑藉交通優勢加強與周邊縣市的聯繫,發揮經濟輻射和物資集散功能。
(2)資源優勢。潭市鎮資源豐富,特色突出。油茶、蠶桑是該鎮的特色農業。全鎮有5萬畝油茶林,年可產茶油300噸,蠶桑2000畝,年產蠶繭300擔。另外該鎮山地面積大,可利用山地和牧草資源,大力發展山羊等草食動物。

潭市油茶

潭市鎮素有“油海”之稱,共有油茶林37570畝,占湘鄉油茶林面積的一半以上。全鎮除小車村和大坪村沒有種植油茶外,其餘43個村均有分布,集中分布在長城、洞山、九雁、桃坪、大江口、榔石等村。其中長城村共有油茶林7200畝,洞山村3500畝,九雁村8500畝,三村的油茶林面積占全鎮油茶林總面積的一半以上。
茶油,作為一種原生態無污染的保健食品,堪稱“油中之王”。潭市鎮作為湖南的主產區久負盛名,六十年代,有“油海”之稱的九雁村曾受到國家林業部嘉獎,其產品遠銷省內外,每逢油茶生產季節,各地客商紛至沓來,產品供不應求。
潭市鎮黨委、政府以鎮林業站為技術依託,鎮林業站站長張輝桃帶領林業技術人員長城、洞山、九雁、清和等村民眾進行油茶低改,為其提供技術指導。大大提高了茶油產量,增加了農民收入,我鎮油茶低效林改造技術推廣及示範榮獲湘鄉市人民政府2009年度授予的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全鎮現共有榨油坊16座,分布情況為:榨坪2座,新樂1座、清泉1座、潭市2座、長城1座、大江口2座、洞山1座、桃坪1座、九雁2座(共有榨油機6台)、榔石1座、清和2座(共有榨油機5台)、南嶺1座。。
為利用當地豐富的資源優勢,根據實際情況,實施了一系列的舉措,為油農增產增收提供了條件:
(一)成立合作社:
於2008年12月由油茶種植大戶萬偉軍組織成立了湘鄉市潭市鎮九雁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要求理事會成員本著為社員服務的宗旨,引進一些油茶種植的新品種、新技術。
(二)搞好技術培訓
組織當地民眾舉辦了良種油茶嫁接培訓班,讓大部分民眾掌握了芽接、高枝換冠等使用技術。
(三)建立好種苗基地。
今年初從亞林公司引進了優質的良種油茶苗,在我鎮新天村建立了一個30畝的油茶接惠圃,躍進村建立了一個15畝的種苗基地,共育苗100多萬株。
(四)搞好油茶低改。
我鎮利用閒置的勞動力進行油茶墾復,在長城、洞山、九雁等油茶主產區共墾復4000畝。通過低改,茶油產量比低改前翻一番,可增加油農人均收入500元。並計畫每年低改4000至5000畝。
(五)建好油茶種植示範基地。
我鎮在躍進村和馬鞍山林場建立了良種油茶種植示範基地兩個,面積2500畝,現已辦好了林地流轉,開始整地。
(六)建好茶油加工企業。
我鎮現已註冊商標,計畫建立一個油脂加工廠,進行茶油深加工,實行統一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實施保護價收購及外銷方式,實現合作社和油農的“合作效應”,促進油農效益增收的最大化。
潭市鎮九雁油茶專業合作社計畫利用充分的油茶資源優勢及勞動力,發動民眾大規模進行油茶低改和品種改良,及產品加工,以長城、洞山、九雁為重點向其他村、組輻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