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鳥

潛水鳥

潛水鳥(拉丁名:Baptornis)化石發現於美國堪薩斯上白堊統海相沉積尼奧布拉拉白堊層中。長可達2米,站立達1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潛水鳥
  • 拉丁學名:Baptornis
  • :動物界
  • : Aves 鳥綱
  • 亞綱: Neornithes 今鳥亞綱
  • 黃昏鳥目
  • 命名者:Marsh,1877
形體特徵,產地生境,模式種,

形體特徵

潛水鳥長1.5至2米,站立達1米,它胸骨沒有發達的龍骨嵴,己失去了飛行能力;牙齒十分銳利,長在口中的深槽里,適於獵捕魚類;翅膀不發達,但從身體後方伸出的雙足強勁有力,具有櫓槳的作用,趾間可能有蹼;河狸式的尾巴使它能夠俐落的在水中鑽進鑽出,更奇妙是它細長的咽喉和一塊可以變形的軟骨相連,這種構造很像現代的蛇類,所以它能大口吞下魚類而無所顧忌。潛水鳥像現代海洋中的鰭腳類海象海豹那樣,用它們身體的腹部在地面上划行。

產地生境

( Period)→ 晚白堊世,( Found in)→ 北美洲。其化石發現於美國堪薩斯上白堊統海相沉積尼奧布拉拉白堊層中。潛水鳥生活在水畔,

模式種

( TYPE SPECIES)→ B. advenu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