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庵學派

潛庵學派是南宋輔廣所創立的學派。輔廣崇德(今屬浙江)人,字漢卿,號“潛淹”,因稱所創學派為“潛庭學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潛庵學派
  • 朝代:南宋
  • 代表人物:輔廣、董槐、朱鵬飛等
簡介,學術主張,主要著作,評價,

簡介

潛庵學派是南宋輔廣所創立的學派。輔廣崇德(今屬浙江)人,字漢卿,號“潛淹”,因稱所創學派為“潛庭學派”。輔廣舉四試不第,始師事“東萊學派呂祖謙,即而問學於“晦翁學派”朱熹,從其學習“義理之學”。在韓侂胄嚴禁“偽學”之時,學徒多避去,輔廣則不為所動。後上政府書,“反覆於是非成敗之際”,為政敵唆使言官所勃,奉詞追歸故里,築傳賜書院,開門授徒,形成自己的學派。
潛庵學派一傳數傳弟子甚多,著名者有:董槐朱鵬飛、余瑞臣、王文貫、汪元春、韓翼甫、劉敬堂黃震韓性、黃叔英、陳普熊禾韓信同王冕、董真卿等。

學術主張

潛庵學派恪守朱熹之說,“用功本諸四書”,主張“四書通,然後求之六經”。認為“學者須是將聖人言語熟讀深思:晝夜玩味,則可以開發吾之知識,日就高明,涵養吾之德性,日就廣大,乃見聖賢育近指遠意思”。他們認為“道理無空缺處,亦無間斷時,一有空缺間斷,便欠少了,是以君子之學,無時無處不然。”此派還認為,“理義之心,人所固有,雖易發而亦易窒,故須力充之”,熟讀聖人言語和涵養德性是充理義之心之根本。他們認為,人經受挫折以後則更為成熟,謂“人不經憂患、困窮、頓挫、折屈,則心不平。氣不易,察理不盡,處事多率。—故人須從這裡過”。
在利慾問題上,潛庵學派認為“利者,民生所不可無者也”,但反對專心追求利慾,以為“專欲利而不顧義,則害於人”。(《宋元學案》卷六十四《潛庵學案》)

主要著作

潛庵學派主要著作有:輔廣《語孟》、《大經集解》、《詩童子問》、《宗輔錄》、韓性《禮記說》、《書辨疑》、《莊節先生集》,陳普《石堂文集》,熊禾《勿軒文集》等。

評價

潛庵學派於朱熹學說研究,並不深入。清人全祖望曾指出:“朱門弟子,潛庵其眉目也”。但此派學說流傳時間很長,黃宗羲指出:“先生之學,入閩者熊匆軒(熊禾)、陳石堂(陳普)其尤也;入東浙者韓慶節(韓性)、黃東發黃震)其尤也。逮至明初,而韓古遺及吾族祖黃菊東尚接其傳”。黃百家亦指出“逮至有明,傳其學者不絕”(《宋元學案》卷六十四《潛庵學案》)。此派在發展過程中,黃震另創“東發學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