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福

潘金福

潘金福(Phan Thị Kim Phúc, 1963年-),一般暱稱金福,反戰者,金福基金會的創立者。九歲時在越戰中受燒夷彈波及,一張描寫她裸身逃命的畫面的照片獲得普利茲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金福
  • 外文名:Phan Thị Kim Phúc
  • 出生日期: 1963年
  • 主要成就:金福基金會的創立者
簡介,榮譽,普立茲獎照片,

簡介

潘金福
普利茲獎照片
照片攝於1972年6月8日,當時越南戰爭已接近尾聲,久戰不勝的美國軍隊已經變得歇斯底里,對著平民村莊和赤手空拳的百姓狂轟濫炸,這張照片的背景是:越戰美軍在距越南西貢北部50公里處的長板村莊投下了一些凝固汽油彈,一群孩子被從天而降的燃燒彈嚇壞了而四處奔跑的情景,特別是中間那個小姑娘因為身上的衣服被燒著,不得不赤身露體地在路上邊逃邊哭喊:“燙死了,燙死了。”照片中的小女孩名叫潘金福,當時才九歲,她的背上造成了嚴重的燒傷,前面的那個男孩是她的哥哥,他們都活下來了。這個形象十分鮮明地展示了皮肉的痛苦與精神上的極度恐懼,逼真地揭露了戰爭的殘酷性。很快就被刊登在美國《紐約時報》的頭版上,一下子成了轟動一時的話題。在美國引起了反戰潮。美國人早已被這場遠離美國而無休止的戰爭弄得漠然麻木了,但這幅照片重又喚醒了他們的良知,於是一場反戰的浪潮重又興起。不久,越戰宣告結束,人們說,是這幅照片促使越戰提前半年結束。
那場戰爭之後,黃幼公立刻將潘金福送到西貢的一間醫院。當時醫師認為她已經無藥可救,然而,經過了十四個月住院與十七次手術,她終於康復返家。黃幼公連續探視潘金福三年,直到西貢淪陷,潘金福獲撤出為止。
不少人把她當作反戰標誌,在她長大成人後,由於這些壓力,便向當時的越南政府請求批准她前往古巴繼續學業。同時也從高台教改信基督教,並與總理范文同成為好友。

榮譽

1997年11月10日,金福獲任命為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親善大使。
Denise Chong替金福撰寫的傳記於1999年出版。
2004年10月22日,她因救助世界各地戰爭受難兒童的行動,獲得多倫多約克大學的榮譽法學博士學位。同年又獲頒安大略最高榮譽勳章(en:Order of Ontario)。 成為基督徒後,也寫下一道詩這道詩是: 我的身體被火燒傷 我的皮膚被醫生醫治 我的心靈被上帝醫治 因此,讓我們為世界作美好的事

普立茲獎照片

潘金福當時住在越南展鵬的村莊。1972年6月8日,當時南越軍隊正與北越軍隊在展鵬交戰。潘金福與家人跟隨南越陸軍與難民,從該地的一處高台教寺廟往南越領地逃竄,遭南越飛行員誤認為敵軍而遭到燒夷彈轟炸,她本人、兩名兄弟與兩名親戚均遭灼傷。當時美聯社的攝影記者黃幼公(Huynh Cong Út;或稱Nick Ut)拍下她在混亂中逃命的景象,這張照片成為越戰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張,並獲得普立茲獎與1972年的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獎項。根據多年之後的採訪,潘還記得她當時正大喊著“好燙、好燙”。
之後,黃幼公立刻將潘金福與其它小孩送到西貢的一間醫院。當時醫師認為她已藥石罔效,然而,經過了十四個月住院與十七次手術,她終究得以康復返家。黃幼公繼續探視潘金福,直到三年後西貢淪陷,他撤出為止。
在她長大成人後,為了躲避成為反戰象徵的壓力,便向當時的越南政府請求批准她前往古巴繼續學業。同時也從高台教改信基督教,並與當時的總理范文同成為好友。
在獲得準許之後,她遷居到古巴,並遇到了她未來的丈夫Bui Huy Tuan。1989年黃幼公來到古巴與兩人相見。1992年金福與Bui Huy Tuan結婚並一同去度蜜月。在飛機在加拿大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甘德(en:Gander, 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加油之際,他們離開了飛機並叛離到加拿大。他們現在居住在安大略阿賈克斯鎮並有了兩個小孩。
1996年,她與戰時曾拯救她的外科醫生們再次會面。
最近一卷尼克森與其辦公廳主任哈利·霍爾德曼(en:H. R. Haldeman)對話的錄音帶顯示,尼克森曾經懷疑這張照片會不會是“變造”的。錄音帶釋出之後,黃幼公表示:“儘管我拍的這張照片成為二十世紀最值得紀念的幾張照片之一,1972年6月12日當尼克森總統在報紙上看到照片時,也懷疑過它的真假……對我、肯定也對其他許多人而言,這張照片的真實性無以復加。它如同越戰本身一般真實。我所記錄越戰的恐怖無須變造。那位受驚的小女孩至今依然活著,她正是這張照片為真的可信證言。三十年前的那一刻,金福與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刻徹底改變了我倆的人生。”
另外,英國攝影記者Alan Downes也有拍攝金福逃難的照片,由獨立電視新聞公司(en:ITN)播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