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貫

潘貫

台灣化學家,台南高等工業學校第1位自然科學台灣人教授(第1位社會科學台灣人教授是林茂生),1958年台灣中央研究院在台北選出的第1位本土院士,國立台灣大學理學院第3位院長和第1位本土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貫
  • 出生日期:1907年5月29日
  • 逝世日期:1974年9月2日
  • 性別:男
個人簡介,出世與學歷,經歷,詩人化學家―潘貫教授百年,內容簡介,生平,歷程,價值,有關著作,

個人簡介

圖片圖片
姓名:潘貫
生年:1907年5月29日
卒年:1974年9月2日
國籍:中國
籍貫:台灣台南州台南市
身份:中央研究院院士

出世與學歷

圖片圖片
日治台灣台南州台南市出身,台南第二公學校、台南州立第二中學校卒業。
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學校得業士(1930年)
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化學科理學士(1933年)
日本仙台東北大學理學博士(1955年)。

經歷

台灣總督府台南高等工業學校化學講師、教授。
圖片圖片
國立台灣大學理學院化學系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理學院院長。
中央研究院院士(1958年)。

詩人化學家―潘貫教授百年

內容簡介

化學系故教授潘貫先生為中央研究院首位台籍院士,長期鑽研物理化學與分析化學,沛然有成;投身科學教育,誨人不倦.潘貫教授逝世廿五周年時,其子女不僅為興建化學系新大樓捐款,後又將其手稿文物捐贈予本校圖書館永久典藏,以潘教授為學念茲在茲之精神為典範,期為後代學子之惕勵.
今年適逢潘教授百歲冥誕,化學系與圖書館共同籌辦紀念活動,除於化學系舉辦紀念研討會外,並在圖書館舉辦「詩人化學家―潘貫教授百年文物展」,以資紀念.本次百年文物展內容簡介如後

生平

潘貫教授,字凌雲,年5月29日生於台南.幼時在家塾研讀漢文,直至十三歲始接受學校教育.大學就讀於台北帝國大學,為日治時期少數研習化學之台灣青年.潘教授畢生致力於拉曼光譜,電化學,放射化學與分析化學之研究,並關心科學教育之發展;擔任台灣大學化學系教授將近卅年,年更膺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潘教授亦能為詩,多年來常以詩明志.夫人林雪治女士,畢業於台南高等女校,持家有成;育有兩子兩女,按次為永興,淑慧,文慧與永昭.年9月2日潘教授病逝台北,享年68歲.

歷程

潘父子聯公為前清武科秀才,日治時期執醫為業.因不願其子受異族教育,故潘貫教授習讀漢文,至十三歲時才送至台南長老教會中學附屬國小接受新式教育,後相繼就讀於台南州立第二公學校,台南州立第二中學,以「為興宗國求科學」為志而進入台北高等學校理科,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院化學科.
潘教授於台北帝大時期即追隨松野吉松教授,大學畢業後又進入同校大學院(即現今之研究所)得文部省獎學金進行拉曼光譜之研究.日治時期台籍青年多受箝制,就讀大學之人已在少數,能進入大學院者更屈指可數,顯見潘教授之優異.惟松野教授因病退休返日而其博士論文審查遭受延宕,與台灣首位理學博士之銜失之交臂.

價值

潘貫教授在台北帝大求學期間,受到印度物理學家拉曼(Venkata Raman)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影響,致力於有機化合物之拉曼光譜研究.終日埋首研究室中,從合成各種化合物,到裝置光源,拍攝照片,皆其一人為之,年自製發光器成功,曾有詩云:「世人地獄我天堂,暗室雙重紫外光」.年之學士畢業論文即是以拉曼效應為題;年至年間發表的八篇論文中,七篇是與指導教授松野先生並列作者外,有一篇僅為潘教授一人具名,備日後申請博士學位之用,亦可見其貢獻.論文中報告了多種有機化合物特定官能基之拉曼光譜數據,並試圖藉此解決一些化學結構上的問題,對早期的有機化合物光譜研究有相當價值.
潘貫教授離開台北帝大之後,初執教於台南高等工業學校(國立成功大學前身)電氣化學科,普受學生歡迎,對台籍學生照顧尤多.並曾發表關子嶺溫泉成分的研究論文一篇.
未改「為興宗國求科學」之初衷,專注於研究與教學,認真培養年輕一代學子,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遠哲先生,林聖賢先生均出其門下.在台大任教近三十年,平日除課務外,終日埋首實驗室從事研究,孜孜不倦.其治學嚴謹之態度及關愛學生之情誼,許多受惠學生至今感念不已.
潘教授曾短期擔任理學院院長,謙沖自牧,鉅細靡遺,使院務大有進展.兼任化學系系主任期間,更是竭盡心力,推展系務,建造理化大樓及同位素館(今年已拆除重建)厥功至偉.
潘教授熱心科學教育,民國35年曾在《新生報》發表「台灣科學的前途」,民國44-45年曾為中國自然科學促進會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為《科學教育》雜誌前後撰文十餘篇介紹科學新知與國外研究機構現狀.
民國50年,潘教授曾受邀參加陽明山會談,針對科學教育問題提出務實建言.
除早年的拉曼光譜研究外,潘貫教授任教台灣大學期間,積極從事電化學與分析化學研究.民國44年受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資助,由台大選派赴美國加州大學,進行氧化銀電極之熱力學研究外,足跡亦遍至英,法,德,瑞士等地,進行各大學化學教育與研究之考察.後期進行錯化合物之物理化學研究,測定或計算多種常數及數值,在熱力學研究方面頗有貢獻,並受國內外專家之囑目.
迄辭世為止,潘教授出版有《定性化學分析》,《理論化學》二教科書,並發表相關論文六十篇,對化學研究者提供寶貴研究資料及科學新知識,貢獻匪淺.
民國三,四十年代,民生困頓,然潘教授拒絕外界兼職工作,除學術研究以外,別無旁騖,專心致力研究,克服國內研究設備及器材之困難,自行純化試劑,設計儀器,促進國內科學之發展與進步.給予學生極佳之經驗,其門弟子蔣樹基先生於四十餘年後,將其在美國化學工業界之成就歸功於潘教授之教誨,可見一斑.
潘貫教授獲日本東北大學頒給理學博士之榮銜.
民國47年4月潘教授榮膺中央研究院第二屆院士,該次選舉為國民政府遷台後之首次院士選舉,潘教授為第一位當選院士之台籍人士.
民國40年起歷屆高等考試均受聘為典試委員,並先後擔任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委員,國家科學委員會委員,原子能委員會委員等職,均與其學術報國之夙願相符.
民國45年國立清華大學於新竹復校,首即成立原子科學研究所,潘教授兼任教授與研究員,主持放射化學研究之發展,為該校之建設貢獻心力.
潘貫教授幼承庭訓,心繫祖國,痛惡日人之統治,習漢文至十三歲始入國小.後仍勤讀不懈,自十四歲初作以後,常以詩紓懷,從詩中可見其熱愛宗邦之情懷.潘教授提到「詩者心之聲也」,受殖民其自由不可得,惟藉舊詩隱影潛行.晚年將自己作品選擇部分集結為《凌雲詩集》(未刊本),依著作時期分作寒窗集(-年),孤鴻集(-年),光復集(-年)與秋濤集(年-),可視為潘教授一生心情之寫照.
〈寒窗集〉所述時期,跨越潘教授自中學至研究所之學生時期,多為遊歷之作,惟寄寓意於景色之中,表達受異族統治之困頓心情.年潘教授離開學校,亦為盧溝橋事變日本開啟戰端之時,藉〈孤鴻集〉表達對戰爭之無奈,憐惜百姓所受戰亂之苦.〈光復集〉則書寫抗戰勝利回歸祖國之興奮心情.〈秋濤集〉作品不多,零星有偶感,贈友,病中紓懷等等.其詩作向少示人,民國39年底傅斯年校長遽然謝世,潘教授曾賦詩三首以為悼念,為芳鄰哲學系方東美教授得知,讀其詩後大為讚賞,贈詩一首,其末句即為「詩史長留海嶠春」.今得潘教授男女公子同意,將潘教授自選詩及晚年幾首未完稿匯印成集,分贈各界,以為本次特展紀念.
熱心科學教育的潘貫教授

有關著作

民國35年()
「台灣科學教育的前途」,《新生報》35年9月22日
民國44年()
「第IV族稀有元素化學」,《科學教育》第1卷第1期,頁6-8
「化學實驗室火災及爆炸的發生和預防」,《科學教育》第1卷第1期,頁18-20
「日本原子能研究計畫」,《科學教育》第1卷第1期,頁32-33
「人造新元素的核反應及化學反應」,《科學教育》第1卷第2期,頁11-19
民國45年()
「美國加州大學化學院」,《科學教育》第2卷第3期,頁50-5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