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奕星

潘奕星

潘奕星,1930年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8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5月在福建省建寧縣由團轉黨,參加了紅軍長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奕星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西省興國縣崇賢鄉上呈村
  • 出生日期:1915年2月18日
人物簡介,人物事跡,妻子廖華仙,

人物簡介

土地革命時期,歷任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第五軍團後方醫院看護訓練隊學員、看護兵、司藥;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延安第二兵站醫院司藥、延安醫科大學藥科學校學員、延安八路軍製藥廠藥庫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松江衛生部材料科科長、北安軍區衛生部材料科科長,哈爾濱市東北藥房經理、瀋陽東北藥房總經理、東北區醫藥總公司副經理兼松江省醫藥公司經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松江省衛生廳藥政科科長,贛南藥材站經理、贛南藥材公司經理、贛南行署文教辦公室副主任、衛生處處長、贛州地區衛生局局長兼黨委書記,1982年12月離休,現享受副省級待遇。

人物事跡

踏過千山萬水,歷經艱難困苦,同為長征人,相識、相知、相愛,共同的革命志向使他們走到了一起。幾十年來,他們相依相偎,情深意長,牽手走過金婚歲月,為新中國的衛生事業默默奉獻……
潘奕星
潘奕星1931年在興國縣加入紅五軍團,成為一名紅軍戰士時,他才16歲。由於個子小,前方部隊不要,他只好在後方做看護工作,“就是在部隊醫院護理傷員,為傷員換藥,端屎端尿。”潘奕星說,後來,學習了調劑,也就是司藥,“為傷病員配藥,當時叫司藥官,相當於現在的藥劑師。”
長征前,他已是一名司藥官了,“醫生開了處方後,由我配藥”。要配藥,必須懂得拉丁文,但開始時,由於他文化底子薄,對拉丁文不熟,工作起來有點吃力。為了熟悉拉丁文藥品名,他經常背藥名,用沾水的筆在紙上或用樹枝在地上天天練習,不懂的就馬上向醫生請教,“由於天天練習拉丁文,練得手都變形了。”潘奕星伸出右手變形的幾個手指說。後來他不但記住了很多藥品名,還會熟練地寫了,這樣,看醫生的處方就方便多了。
長征之前,部隊發給每人兩雙草鞋,兩套衣服,一個米袋,一個斗笠,一床棉花毯。途中的一次行軍遭遇讓潘奕星至今難以忘記。當時部隊正急行軍,突然,敵人的飛機向隊伍扔了一陣炸彈,一顆炸彈就落在離潘奕星僅一兩米的地方,他心一驚,心想這下完了!
還好,這是顆啞彈,他笑著說:“沒爆炸,真危險!”要是那顆炸彈爆炸了,大家現 在也不可能見著他了。“長征一開始時常用藥還是有的,後來藥品越來越緊缺,過草地雪山時,紅軍連藥棉都沒有了,只好用鹼煮羊毛,這樣消毒後代替藥棉用,沒有繃帶就用粗白布煮後代用。”潘奕星回憶道,“那時沒有糧食吃,我們拔野菜吃,還吃過少數民族的鼓皮,用火烤後吃。”
潘奕星與廖華仙恩愛如初。潘奕星與廖華仙恩愛如初。
長徵結束後,潘奕星調到了延安第二兵站醫院任司藥,當時的司藥要負責打針。潘奕星回憶,抗日戰爭國共合作時期,國民黨送了一些藥品到延安,有一種名叫“606”的針劑很難打,因為要通過靜脈注射才沒事,如果有一點藥水滲漏到血管外,就會使周邊組織壞死,肌肉發生潰爛,所以,他每次為傷病員打這種藥水時就格外小心。
在這個兵站醫院,潘奕星認識了他的老伴廖華仙。
廖華仙參加紅軍前是一戶人家的童養媳。1933年,紅四方面軍經過她四川老家時,召開了民眾大會,她公公婆婆都害怕去開會,就由廖華仙代替去。這次開會後,廖華仙就再也沒有回家去,跟著紅軍隊伍走了。當時她才13歲,成為了紅軍隊伍里的一名“看護”。她回憶道,過瀘定橋時,她還沒有步槍高,由於害怕過橋,她是由戰友背著過去的。由於長期背著藥箱,她背部都潰爛了,如今仍可看見她背部的一塊塊傷疤。
長徵結束後,廖華仙也被調到了延安第二兵站醫院任護士。1938年初,潘奕星與廖華仙認識了,一個是司藥,一個是護士,日常的頻繁接觸使他們從相知到相愛,1939年,這對都經過長征磨鍊的有情人終於結為伉儷。此後,無論部隊轉戰到哪裡,他們都形影不離,戰鬥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發揚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冒著生命危險,挽救了一個個戰友的生命,治癒了一個個病號,為祖國的衛生事業貢獻了他們的畢生心血。

妻子廖華仙

四川省長池縣人,1920年出生。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在部隊從事護理工作,參加了長征,1939年與潘奕星在延安結婚。先後擔任東北藥房分裝室主任、贛南藥材公司批發部主任、贛南製藥廠廠長。1966年退休,1982年12月改離休,享受地廳級待遇,2006年4月27日在贛州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6周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