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仝

潘仝

潘仝(1213-1276),字會道,漢族,祖籍河南滎陽,汀州客家人。宋朝廣州觀察推官(三品)升秘書閣學士(一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仝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福建汀州
人物生平,人物傳說,子孫後裔,一郎潘念,八郎潘毅,孫子潘任,裔孫潘琴,裔孫潘伯瀾,

人物生平

潘仝(仝,拼音tong,通“同”)。
文天祥贊曰:錦心繡口,其李太乎!袍染柳汁,其李固言乎!彈劾無私!其漢張綱乎!滿而不溢,其趙中令乎!公具四美,宜其西山稱道弗置也雲。
潘仝生於宋寧宗(趙括)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歲癸酉)三月初八午時,隕於宋恭宗(趙顯)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歲丙子)八月初二丑時。
《汀州府志》潘仝記載《汀州府志》潘仝記載
潘仝於宋理宗(趙昀)淳佑四年(公元1244年歲甲辰)春中狀元及第。官任廣州觀察推官(三品)升秘書閣學士(一品)。
潘仝之父為潘從源,是福建省汀州三洲潘坊人氏,擔任江西吉州教諭。他熟讀詩書,尤精堪輿之術,留下“有緣得地,以死求發”的風水傳說。
潘仝生有九子,其中第一子潘念為南宋光祿大夫,第八子潘毅為南宋皇室護衛都統。
潘仝之孫潘任(潘毅之子)隨文天祥率義兵勤王抗元,封扶駕征討大將軍,南宋最後一任兵部尚書,後獲明太祖朱元璋頒謚“忠節”。

人物傳說

民間傳說,潘仝之父潘從源,是福建省汀州三洲潘坊人氏,擔任江西吉州教諭。他熟讀詩書,尤精堪輿之術。留下“有緣得地,以死求發”的傳說,據說,擔任江西吉州教諭的潘從源卸任還鄉時,途經五里隘,看中了這一風水寶地。潘從源於是讓家人驅牛食禾,和當地農民發生爭執,後捨身自縊。其子潘仝遵照父親囑咐,與當地農民交涉,將潘從源葬入了這塊風水寶地。潘仝還鄉後,參加科舉,一舉得中狀元。欽點為廣州觀察推官、升至內閣大學士。潘從源丁財頗盛,遍及江南各省,均尊潘從源墓為祖地,故名“狀元家山”。
潘仝父親之墓帶有“狀元家山”傳說潘仝父親之墓帶有“狀元家山”傳說
“狀元家山”位於江西省興國和萬安縣交界的界山五里隘的興國一側,距興國縣城約40公里,沿石級上山約100米抵達墓地,墓地再登山100米是興國和萬安兩縣交界的五里隘。狀元家山在一個小山窩內,墓前10米左右即是陡坡,墓後也是陡坡,故在山下看不見墓。這個位置是非常符合風水“藏風聚氣”的原則。站在墓前,視野極為開闊,後面的靠山如圈椅狀,兩邊的山坡成自然砂手,山下是的一塊盆地,兩條河匯合,呈半圓形流過墓前,屬典型的“玉帶纏腰”格局。但見兩股河水湧來,不見河水流走,風水術語叫“雙江匯秀”。兩水交匯處過去形成了一座潭,叫獅子潭,現在正在建一座小水電站,將會形成一個約200畝的湖,屆時更成為一個“金盆聚水”的局面。墓地的右邊一座逶迤險峻的山峰插過來,象一面面展開的旗幟,叫令旗峰。主後代將帥雲集。實際上潘從源之孫潘任就是南宋最後一任兵部尚書。墓前的案山重重拔起,數峰交錯呈筆架形,第四重山頂方形,是個紗帽形,主後代文星薈聚。
狀元家山的龍脈從海拔1152米的天湖山曲折而來,是興國、萬安、泰和三縣交界的大山,氣勢雄偉。墓地是辛山乙向,辛酉分金。墓穴是一個“漁翁撒網”形。墓前兩側立了4根2米高的紅石華表,正面刻有兩副對聯曰:“從中牟播環宇後裔當思祖德,源滎陽肇根基前賢歷建豐功”、“獅子潭鳳擊蛟騰一堂瑞靄榮花萼,五里隘龍蟠虎踞萬丈文光射鬥牛”。前聯嵌入了墓主“從源”的名諱。並說明了潘氏起源於中牟,得名於滎陽的典故。後聯說明墓地位於五里隘下獅子潭前的地理位置。墓門正中墓碑文曰:“宋始祖誥封監察御史升秘書閣大學士潘公諱從源字智河妣戴氏老太夫人 佳城”。墓頂上是“狀元家山”四個大字,墓側還有重修的簡介和捐資碑文。
“狀元家山”正是是宋大學士潘仝的父親潘從源夫婦的墓,據潘氏族譜記載和有關專家考究,潘氏墓是客家中原南遷的重要實物見證。

子孫後裔

一郎潘念

潘念,字壽先,潘仝第一子,南宋光祿大夫。
在東莞市天馬嶺的“馬鞍”上,有一座元代的古墓,墓主人姓潘,名念,字壽先,因在九個兄弟中排行第一,後人都尊稱其為念一郎公。潘念原居汀洲府城(今福建省長汀縣)。其祖父潘從源,字智河,精通武藝,曾任吉州教官;其父潘仝,字會道,宋淳佑年間狀元及第,任廣州觀察推官升秘書閣大學士。潘念自小習文練武,成年之後,文武兼備。南宋端宗德?年間 ,“因宋運擾攘”,率義兵至項山(今江西省尋烏縣)剿寇有功,被封為光祿大夫,鎮守閩粵交界的南澳(今為廣東省南澳縣,在宋、明兩朝均設有總兵府),總兵加一級。潘念是一 位英勇抗擊外族入侵的愛國將領。南宋末年,元兵入侵,潘念率南澳總兵府的全部兵馬,與其侄潘任(八郎第五子,南宋端宗時任行都招討使;宋帝昺立,晉升兵部尚書)協同作戰, 奮起抗擊元兵。潘念在率兵抗元期間,從閩粵交界處的南澳島上轉戰到潮州、惠州、東莞、 廣州一帶,曾路過清湖天馬嶺。這個經常騎馬領兵打仗的將軍,見此嶺形如駿馬,觸景生情 ,便指著天馬嶺對跟隨其一起抗元的兒子潘宗慶交待:此地乃我百年之後歸宿處。元滅宋之 後,潘念忍痛遣散了跟隨其轉戰多年的將士,只留兒子潘宗慶在身邊,先是隱居於南雄上朔村,不久又遷至廣州右衛鄉,後又遷至莞邑學前。念一郎公辭世之後,其子潘宗慶謹遵父囑將其安葬在清湖天馬嶺南面半山腰的“馬鞍”之處(名曰“走馬扳鞍”形)。

八郎潘毅

潘毅,潘仝第八子,誥封一品,南宋皇室護衛都統。宋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宋、蒙崖山海戰敗後,隨宋帝昺、丞相陸秀夫等赴海殉國。
潘毅今有後裔子孫步田漢先生所作《崖門懷古》其韻寫下《崖門懷祖》 詩一首,憑弔其在崖門海戰隨宋帝昺赴海犧牲。《崖門懷祖》①: “千里魂牽水蒼茫②,今日臨游古戰場③,折戟沉沙④空悲切,從龍逐水⑤盪迴腸。潛隱⑥只為復興計,忠節⑦猶增百代光,項山⑧絕食同殉國,潘門世代⑨更留香。”
宋、蒙海戰崖門古戰場沉船示意圖宋、蒙海戰崖門古戰場沉船示意圖
註解:
崖門:新會崖門海域(今屬廣東省江門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詞作者田漢先生在遊歷崖門宋元海戰舊址後留下詩篇《崖門懷古》,後人將該詩篆刻在大石上置於“崖山祠”中。《崖門懷祖》詩作者潘震飛是潘毅29代孫,其祖先潘毅曾參與該海戰,潘毅為皇室護衛,後隨宋帝昺赴海身亡。潘毅之子潘任,是為文天祥的部下,潘任在文天祥被捕後繼續率義軍輾轉於雷州等地抗擊元軍,後聞宋帝昺一行已在崖山兵敗蹈海全部遇難,遍尋趙氏後裔欲再輔助立宋復國無果,絕食於項山。作者熟讀田漢之詩《崖門懷古》,故步其韻而作此詩《崖門懷祖》。
② 水蒼茫:田漢先生在《崖門懷古》中有“雲低嶺暗水蒼茫”之句。《崖門懷祖》詩作者在遊歷崖門宋元海戰舊址前,一直對其描寫的那片蒼茫海域夢繞魂牽。
③ 古戰場:南宋與元軍海上決戰的舊址。宋昺帝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二月,南宋殘軍與元軍在崖門海域展開一場歷時20多天的大海戰,雙方投入兵力數十萬,動用戰船2千餘艘,最終宋軍覆沒,丞相陸秀夫背著皇帝趙昺蹈海殉國,趙宋王朝滅亡。
④ 折戟沉沙:指南宋兵敗舟毀人亡,君臣蹈海。
⑤ 從龍逐水:南宋兵敗後,丞相陸秀夫背著年僅9歲的皇帝趙昺蹈海殉國,皇親與諸臣兵民等十餘萬人皆隨宋帝昺赴水身亡。其時,潘毅又稱潘八郎是宋皇室護衛,亦攜妻丘氏赴水殉國。
⑥ 潛隱:潘任聞悉宋帝昺蹈海殉國後,遍尋趙氏後裔欲再輔助立宋復國無果,率殘部返鄉,走到尋烏項山時,得知閩汀等地的元朝政權已經穩固,部隊已難立足,不得已就地解散,他則帶著隨軍的兒子十三郎,在項山定居。蒙元請其入朝為官不從,絕食身亡,妻陳氏隨之。
⑦ 忠節:百年後,明太祖朱元璋打敗蒙元光復河山,有感潘任抗元忠君,不事二主,謚潘任為“忠節”公。
項山:地處江西省尋烏縣城東部,是贛、粵、閩三省交界之地。
⑨ 潘門世代:潘任隱居尋烏項山,亦成為江西尋烏潘氏開基始祖,尋烏開基700多年,40多萬後裔分布於贛、粵、閩、桂、川、滇、湘、浙、皖、魯、陝、港、台等地和旅居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尤以廣東客家地區為多,《崖門懷祖》詩作者是潘毅的第五代孫潘琴的後裔,潘琴遷居廣東,是為廣東潘氏始遷祖。

孫子潘任

潘任(?—1279),字肩宏,潘仝之孫、潘毅之子。自小愛讀忠臣傳記,長大精武略、重忠孝,享譽鄉里。
曾撰《長寧縣誌》宋忠節潘任肩宏公傳曾撰《長寧縣誌》宋忠節潘任肩宏公傳
宋景炎一年(公元1276年),從丞相文天祥起兵抗元,被封為扶駕征討大將軍。
宋祥興元年(公元1278年),趙昺帝晉升潘任為兵部尚書。轉戰閩、粵、贛,大敗元兵。
宋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宋亡帝喪,潘任率殘部繞山北上,探知元軍統治嚴密,不得已解散部屬,自攜隨軍兒子十三郎隱居項山,終日憂鬱,不思飲食,叮囑其子“牢記國恥、不做順民、莫為元臣”,絕食而終。明太祖朱元璋為表彰潘任忠於宋朝,堅決抗元,頒謚“忠節”。
潘任是江西尋烏潘氏開基祖,子孫後裔播遷贛、粵、閩、川、滇等十三個省區及東南亞、歐、美各地。

裔孫潘琴

潘琴 ,度名萬十郎 ,潘仝第六世孫,是潘氏遷入廣東的先祖。生於宋度宗丙寅(1266)年,歿於元惠宗丁亥(1347)。原居閩汀寧化縣石壁村,因世亂,與胞弟潘瑟同移居廣東惠州府長樂縣(即今五華縣)南段開基。生子三:鵬沖(文質)、鵬霄(文彬)、鵬漢(文伯),今廣東潘氏後人多為其後裔三支。

裔孫潘伯瀾

潘伯瀾,字榮善,是潘仝第十三世孫。生於明朝正統年間(公元1438年)正月。明朝成化年間,由廣東興寧縣遷居韶州府屬翁源南埔楊岸壩。瀾公自幼聰穎,秉性剛直,德高望重,善忠善孝,好仁好義,疾惡如仇,德澤四方鄰里鄉民,百姓敬重,是當地息事之能人。
潘仝裔孫潘伯瀾畫像潘仝裔孫潘伯瀾畫像
伯瀾公後裔為崇瀾公祖德,第四代裔孫於明萬曆年間(公元1572年),在今翁源縣南埔鎮楊岸壩建祠,老蟹游江形,乾山巽向兼亥已叄分。
門聯日:“祖德馨香垂萬古,公恩浩大耀千秋”。又石柱聯日:“源遠流長江是藻,根深葉茂縣名花”。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七月,連南、陽山兩縣伯瀾公後裔又在今陽山縣七拱社學大荷園興建伯瀾公分祠,乾山巽
向兼亥已。瀾公自幼聰穎,善忠善孝,好仁好義,秉性剛毅,疾惡如仇。明成化四年(1469年),因阻徭役與縣主結怨。為避官非,攜家眷遠離故土,從嘉應(即今梅州市)興寧縣遷韶州翁源南埔開基創業。數年後,五穀豐登,家聲大振。瀾公樂善好施,丈義疏財,德澤鄉鄰,百姓敬之。鄰里鄉民,凡事喜與公訟訴。伯瀾公明事非,辯良莠,處理公正清廉,息事寧人。方園有求公辦事者愈眾,至使縣主無事可辦,無法中飽私裹。縣主頓生嫉妒,懷恨在胸,上疏朝庭,污以事端,計陷瀾公。時朝庭失察,州府昏庸,於明弘治年丁巳歲(公元1497年),通令傳訊瀾公。公不從,縣主升兵進剿潘宅,幸鄉鄰密報,各有幫助,瀾公遂支散家人別處營生。獨攜長子與官兵相纏,妻氏,附之。公等持炸藥火鋶等武器與官兵激戰,十分英烈,爆火轟天。終因寡不敵眾,宅寨履為平地,激戰中,瀾公身負重傷,星夜南潛。行至交里九龍水塘邊,口渴難忍,至塘邊飲水恬息,力不能支,大呼蒼天,氣絕身亡!上蒼惜瀾公之德,遣螞蟻含泥葬之。後人稱為‘潘家蟻子地’。後裔就此作冢以祭之。
據傳,南埔一戰,長郎(璵)公倖存,後徙江西江龍南墩頭開基,陳氏太祖婆亦倖存,後隨子二郎玟公與五郎珠公攜長郎(王與)公之子千,及叄郎玲公之子賢往長寧(即今新豐縣)沙田纏良樓下暫避,不久齊往英德象崗居住。數年後,二郎玟公復徙長寧沙田新嶺開基,叄郎之子賢隨之,五郎珠公則復徙長寧沙田纏良樓下開基,長郎之子千隨之;千長成後,移沙田大水坑開基。至此,我新豐潘氏概系瀾公之長、次、叄、五郎後裔,計有九萬之眾。其間又有從新豐徙居江西及粵之、清遠從化、花都、增城、龍門、東源、四會廣寧、懷集、 羅定岑溪、淅江、 港澳等國家和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