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龍

潑水龍習俗,是土家族、苗族、白族在夏秋乾旱時求雨祈福的一種形式,相傳近千年。如今已發展成為對喜慶節日的慶賀、對美好生活祝福的一種方式。它用鮮棕葉作龍鬚,用葛藤、黃荊條、松樹枝作龍身,分9節、11節、13節、15節等不同長度的奇數,由9至15人參加舞龍。伴著鑼、鼓、鎖吶的鏗鏘樂曲,一人持“寶”在前,龍舞歡騰時有《二龍搶寶》、《蛇蛻皮》、《烏龍絞柱》,時而《蛇沾洞》、《水戲龍》、《龍戲水》共50多種的程式動作玩法。與此同時,身著民族服裝的民眾用臉盆、水瓢、提桶等容器端水圍繞著龍潑澆,這樣邊舞邊潑水、越潑水龍舞得越歡,也預祝當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其場面歡樂絕妙,風趣橫生,詼諧幽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