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縣清泉岩

漳浦縣清泉岩

漳浦縣清泉岩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大南坂農場下樓村,上鐫於南宋或明代前期的摩崖石刻甚多,有“漸隔塵寰”、“蓬萊深處”、“九鯉飛躍”、“蟠桃塢”、“茂林修竹”、“登臨駐節”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漳浦縣清泉岩
  • 外文名稱:Spring Rock
  • 地理位置:福建省漳浦縣大南坂農場下樓村
  • 著名景點:九鯉飛躍
摩岩石刻,蔡新,其他景點,紅軍洞,別有天,

摩岩石刻

清泉岩的早期摩岩石刻或鐫於宋,時代無從稽考。由於都是渾厚的楷書陰刻,字跡又大,每幅三字或四字,橫長都達250厘米左右,上下寬80至140厘米,所以歷久而不風化。康熙《漳浦縣誌》說:“好事者著為八景,有蟠桃塢、說夢台諸勝”,但沒有記載八景全稱,而“蟠桃塢”為大字石刻之一,所以一般認為,那些大字石刻漸隔塵寰、蓬萊深處、九鯉飛躍、蟠桃塢、茂林修竹、清泉洞等都是八景名稱之一,但卻不全,明顯的是缺“說夢台”一景的景名石刻。康熙縣誌說“其有壘石為室,匾曰丹霞洞天”可能也是一景,今該石室已不存在。乾隆《漳州府志》記載“乾隆大學士蔡新在清泉岩建二書室”,現也不存遺址。只有一處石壁上鐫“覺岸”兩大字,上部正中攜“乾隆御筆”篆印,下面鐫“贈臣蔡新”字樣,可見原是乾隆皇帝手書贈給蔡新的橫幅,蔡新將其摹刻在這裡。也許這石壁原來就是蔡新所建書室的後壁,後來書室坍廢,而石壁上鐫字至今完好。旁有“登臨駐節”石刻,是乾隆間為大學士蔡新至此登臨而鐫。
清泉岩因蔡新而得“御筆”,清泉岩因“御筆”而增輝。有一石壁上刻兩字“覺岸”,正中有“乾隆御筆”方形篆印,落款有“臣蔡新”字樣與其前方蔡新親書石刻“登臨駐節”,互為印證了乾隆皇帝御筆雖在,皇帝卻未曾來到漳浦,而後世產生的“乾隆皇帝來過蔡新家,同游位於福建省漳浦縣大南坂清泉岩”的傳說屬無稽之談。且不以史論乾隆皇帝“下江南”最南到達杭州,不曾到漳浦之實為據,當憑“駐節”就能斷定皇帝未到此處,果真皇帝駕臨,清泉岩石刻上之“駐節”應為“駐蹕”矣,因前者指行者屯駐、停留,後者特指帝王出行,途中停留暫住,內容迥異也。
漳浦縣清泉岩
“兩澗泉聲喧佛國,一天秋色散梁崗”。古往今來,辟於宋代的清泉岩仍不失其閩南著名古剎的氣派:清泉依石而迂迴穿流,瀑布貼崖而飛流直下;山寂靜而鳥鳴喧,清香幽而佛號回。閩南地區任官職最高、任職時間最長、乾隆元年進士、漳浦下布人蔡新,任工部、刑部、兵部、禮部、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兼任《四庫全書》正總裁,他與清泉岩有不解之緣。他的父親、叔父均是清泉岩下讀書人。蔡新未出仕前,利用佛寺為讀書處。乾隆19年他將乾隆皇帝御筆贈之“覺岸”二字刻而鐫乎他所喜愛的清泉岩。歸休後在清泉岩邊建書室,手書“蟠桃塢”足以窺見其鐘情之甚。下布翠竹掩映的小橋,橋欄上曾鐫“綠野恆春”,那是嘉慶皇帝書贈其師蔡新之“御筆”,清泉岩下的蔡新故居正堂里,懸掛著的“武庫耆英”匾也是乾隆皇帝御筆親書。

蔡新

位於清泉岩下的文化氛圍濃郁的下布鄉村,因歷代皇帝對蔡新的垂青,皇恩浩蕩,更顯民風儒雅,蔡家後代如蔡新兄長蔡溎(乾隆十年登進士第,官至翰林院庶吉士),為使蔡新安心仕途,他侍母不出。修養甚高的蔡溎等蔡家子弟在鄉間地位崇高,他們關愛清泉岩,在清泉岩潛修禪宗,為表示對佛祖的虔誠,特將屬其所有的寺廟周邊土地奉獻給佛祖,清泉岩岩寺前還保存著由蔡溎書寫的“地契”——“清泉岩傳燈遺產記”。清泉岩東側不遠有“六公子洞”,為蔡新的小兒子六公子在這裡構築的供遊樂嬉戲的“避暑山莊”,設內外石室、石床等,岩壁上留有“澗響”、“鳶飛魚躍”等多處石刻。

其他景點

紅軍洞

清泉岩還是一處革命文物。20世紀30年代,紅軍游擊隊在這一帶活動,1937年“7·7”盧溝橋事變燃起全面抗日的烽火,國民黨157師以合作抗日為名收編紅三團,而於當年7月13日將其在漳浦體育場繳械,部分指戰員跑到清泉岩,重整隊伍,後編入新四軍,開赴皖南抗日前線。解放後,清泉岩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立碑為記。清泉岩山上有一個隱蔽石室,住過紅軍游擊隊,也曾作為軍用物資儲藏處,稱“紅軍洞”,今也成為一處景觀。

別有天

清泉岩附近有“別有天”佳景,是下布開基祖蔡而煜所辟,子孫擴建的別墅,稱“別有天”。現人工建築已無存,僅存石洞和其他自然景觀及摩崖石刻“鳶飛魚躍”、“砭俗”、“石室”3處。洞入口處是兩塊巨石夾峙清潭,巨石的頂部將清潭覆蓋,而潭口敞開。潭水瀾漪瀠回,群魚遊戲其間。陰天洞內光線暗淡,潭中似有物若隱若現,“ 疑為龍,故名蟄龍潭”。潭的上方五六十步處為峭壁嶄岩,岩右有石突起,上面既廣且平,蔡而煜未建亭,預名夾流亭。夾流亭南二十多步處建戴石閣,坐在閣中可眺望縣城及鄉村風光。戴石閣之東有瀑布,下面沖成石井,深不可測。石井西有噴泉,下為噴珠池,左方有琉璃洞。 蔡而煜之孫蔡世遠作《別有天記》(載乾隆《漳州府志》),說“蟄龍潭至琉璃洞約八九百步,其中閣一,洞二,小池一,池連洞者三,石似門者三,泉滴於石不絕若線者一,石壁砧 戴草者二,游必半日方竟。”乾隆《漳州府志》載:“蔡世遠之子長汭及孫本林就該自然景觀築書屋,命名為水石居,有樓,有亭,重軒曲徑,花木交蔭,稱勝境。”那些樓、亭、軒至民國初年尚存,被訛傳為蔡新“六公子”的別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