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奇和洞遺址

遺址簡介,文化層堆積及其年代,遺 跡,遺 物,

遺址簡介

奇和洞遺址位於福建漳平市象湖鎮灶頭村東北4公里,西南距漳平市區42公里。遺址發現於2008年12月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龍巖地區的洞穴專題調查。2009—2011年,福建博物院、龍巖市文化與出版局和漳平市博物館組成發掘隊,對該遺址進行三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約120平方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相關專家參與古人類學及古環境研究,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考古專業參與澱粉顆粒分析研究。2011年5月,福建博物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龍巖市文化與出版局和漳平市人民政府五家單位聯合簽署了《關於合作開展福建奇和洞及相關遺址考古研究項目協定》。經考古發掘和初步研究表明,奇和洞為一處舊石器時代晚期向新石器時代初、早期過渡的洞穴遺址。發掘區主要集中在洞口大廳的北側及洞外岩棚,文化堆積層連續,保存較好。
漳平奇和洞遺址

文化層堆積及其年代

從上到下共分9層:①層屬現代層,黃褐色土夾灰白色石灰層。②層為黑色黏土層,局部夾雜塊狀褐色土,結構疏鬆,含少量粗砂及磨圓度較高的細礫,其中包含有螺殼、瓦片、醬釉瓷片、青花瓷片和零星燒土等。③層可分③A、③B和③C層,均呈東高西低之坡狀。③A層,深褐色砂質黏土,結構較疏鬆,含大量夾砂陶片、動物牙齒和骨骼以及少量磨製石器;③B層,灰褐色黏土,結構疏鬆,包含物基本同上層;③C層:土色類似於③B層,但粘性較大,陶片明顯異於③A、③B層,磨製石器極少,且動物骨骼和螺殼等已甚少見。④層,即灰燼鈣板層,呈灰黃色,結構緊實,局部因含水而鬆軟,且鈣板層主要見於探方中部,向北部逐漸尖滅,向南漸呈斷續狀。⑤層呈棕褐色砂質黏土,含砂量少,黏性大,夾雜大量紅燒土顆粒和鈣板結核塊粒,出土少量夾砂黑陶片、大量石片及石核、石錘、石塊等,動物骨骼及牙齒明顯少於(③C)層。⑥層,深棕褐色砂質黏土,結構較緊實,其間密集分布四層打制石片,分別為⑥a、⑥b、⑥c、⑥d,似為多次在較短時間內間隔而形成的小層,應為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在該區加工石器所形成的堆積層。⑦層為舊石器時代人工鋪就的鵝卵石石鋪活動面,其間夾雜大量青灰色砂土,面上有少量石製品。⑧、⑨均為河流沖、洪相沉積,屬晚更新世晚-末期自然堆積層。
漳平奇和洞遺址
根據考古發掘的層位關係以及相關層位的20多個測年數據表明:洞口探方的文化堆積層自下而上可分為三個史前階段:即⑦-⑥層為舊石器時代末期文化層,含人工活動面遺蹟、打制石器及少量哺乳動物化石(距今17000—12000年前);⑤-③C層為新石器時代初期文化層,含人類頭骨、磨製石器、磨製骨器、陶器、藝術飾品和伴生動物群(距今約12000—9000年前);③B-③A層為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層,發現有人類居住面遺蹟、人類頭骨、打制石器、磨製石器、磨製骨器、藝術飾品、陶器及伴生動物群(距今約9000—7000年前)。此外,在奇和洞支洞內調查發現的晚更新世早-中期哺乳動物群化石,其年代較早(約距今6--10萬年前)。

遺 跡

包括灰坑、溝、房址、柱洞、火膛、灶和鵝卵石石鋪地面等。灰坑13個:分屬於不同時期,大部分開口於②層下,少量開口於③C和⑥a層下,形狀多為不規則圓形或橢圓形。填土一般為黑灰色黏土或灰褐色砂質黏土,晚期灰坑包含少量青瓷片、螺殼、燒土粒、炭粒等。早期灰坑包含有少量動物遺骨和石塊,以及細碎的陶片。
漳平奇和洞遺址
房基2座:F1位於T2、T3的①層下,打破②層,為明代建築殘跡,殘留3層基石和由紅砂土平整鋪墊的活動面。F2位於T2、T3的③B層下,為新石器時代早期,殘留有11個柱洞和居住面,並發現木骨泥牆的殘塊。柱洞的做法是,先在居住面上挖圓形柱坑,在柱坑內置木柱子,而後在其周邊用黑灰色砂質黏土敷住壓實。居住面主要也是由紅砂及燒土平整填墊而成,並發現有一個灶。
火膛3個:火膛2開口於④層下,呈不規則方形,斜直壁,平底,堆積主要為紅燒土和黏土質砂,包含石片,石塊,螺殼和少量碎骨等。火膛1、3均開口於⑤層下,近圓形,斜直壁,近平底,深灰色土,夾雜大量紅、灰燒土顆粒,結構疏鬆,呈坑狀堆積,包含大量木灰燼,少量夾砂灰陶片、鈣結核及石片、斷塊等。
石鋪地面3處:T1③B層下的石鋪地面略呈圓形,邊緣為黑、黃色黏土羼雜的火燒硬面,結構緻密、堅硬;其西部有數塊排列有序的大石塊,似屬人工有意放置。故該處應是洞內居民的聚集活動場所,其東北部有一燒火堆遺蹟。T2⑦層的石鋪地面,應為人工搬運河灘磨圓度較高的鵝卵石鋪墊而成,間雜大量青灰色細砂,結構緻密、堅硬。地面中間略高於兩邊,且南部邊緣發現一排水溝。T5⑤層下石鋪地面位於洞外北面2號無名洞洞口,往洞內延伸,揭露面積約5平方米,全部為河卵石鋪就,面上填沙。

遺 物

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藝術飾品及動物牙齒和骨骼等。
陶器:多為夾砂陶,以灰褐陶為主,灰黃、紅褐陶次之,少量灰黑、灰白陶。火候較低,質地疏鬆。多屬素麵,部分輕微磨光;斜向或交錯繩紋次之;少量刻劃紋、鋸齒紋、戳點紋、波浪紋、弦紋、壓印紋、指甲紋、曲折紋和鏤孔裝飾;另有部分方格紋與弦紋,鋸齒紋、戳點紋及壓印紋,波浪紋與附加堆紋等組合紋飾,多位於器物頸和口沿部位;刻劃和鏤孔僅在極個別陶器中出現。可辨器形有:釜、罐、盆(碗)、缽、盤等。
石製品類型豐富,有石核、石片、斷塊、石錘、石砧、砍砸器、刮削器、石球、礪石等,並出有磨製較精美的石錛、石斧、石刀、石鑿、石網墜等。
骨器有骨錐、骨匕、骨刀、管狀器、魚鉤、尖刃器和打制骨片器等,多採用哺乳動物管狀骨或肋骨加工而成。
藝術飾品有由砂岩礫石磨製的魚形雕刻鑽孔佩飾件和由動物管狀骨截取的骨管,反映當時人類已具備較高的製作工藝水平和審美情趣。
陸生動物以哺乳動物種類最多,計有南蝠、蹄蝠,菊頭蝠、白腹管鼻蝠、鼠耳蝠、鼯鼠、黑鼠、林姬鼠、岩松鼠、小家鼠、竹鼠、豪豬、犬、普通狐狸、赤狐、副獾、松貂、艾鼬、青鼬、黃鼬、黃腹鼬、鼬獾、小豬、野豬、水鹿、獐、小麂、山羊和獼猴;水生動物如螺類、蚌類、龜、鱉、蟹類、魚骨以及少量鳥禽類骨骼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