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發音法

漢語拼音發音法

漢語拼音發音法,漢語拼音有兩種拼讀方法:拼讀法:前音輕短後音重。(例:b+a=ba)直呼法:先做聲母的嘴形再做韻母的音。拼音有聲母和韻母。韻母發音時較響亮,聲母發音較輕快。韻母又分單韻母複韻母,只包含一個元音的,叫單韻母;包含幾個元音或者由元音、輔音組合而成的,叫複韻母。漢字音節的韻母,由韻頭韻腹韻尾3個部分組成。韻頭,又稱介音;韻腹,稱元音;韻尾則有元音和輔音尾兩種。以“卡”字而論,q是聲母,ia是複韻母。i是韻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語拼音發音法
  • 拼讀法:前音輕短後音重
  • 直呼法:先做聲母的嘴形再做韻母的音
  • 內容:拼音有聲母和韻母
發音方法,單韻母,聲母,複韻母,注意,

發音方法

漢語拼音有兩種拼讀方法:
拼讀法:前音輕短後音重。(例:b+a=ba
直呼法:先做聲母的嘴形再做韻母的音。
拼音有聲母和韻母。韻母發音時較響亮,聲母發音較輕快。
聲調對其的影響。
韻母又分單韻母和複韻母,只包含一個元音的,叫單韻母;包含幾個元音或者由元音、輔音組合而成的,叫複韻母。漢字音節的韻母,由韻頭、韻腹和韻尾3個部分組成。韻頭,又稱介音;韻腹,稱元音;韻尾則有元音和輔音尾兩種。以“卡”字而論,q是聲母,ia是複韻母。i是韻頭;a是韻腹。

單韻母

a(啊)嘴巴張大,舌位最低,舌身後部微微隆起。
o(喔)嘴巴圓圓,舌身略向後縮,舌身後部稍微隆起(讀o,不是ao的音,也不是ou音,詳見下文“注意”)。
e(鵝)嘴巴扁扁,舌位高低與o大體相同,只是嘴角向兩邊展開。
i(衣)牙齒對齊,口形扁平,舌尖接觸下齒背,使舌面前部稍微隆起。
u(烏)嘴巴尖尖,雙唇攏圓留一小孔,舌頭向後縮。
ü(迂)發音與i基本相同,只是嘴唇撅成圓形,略向前突出,舌尖抵住下齒背。

聲母

b(玻)雙唇閉合,擋住氣流,然後雙唇突然打開,讓氣流爆發出來,聲帶顫動。
p(坡)發音部位與方法與b相同,但是氣流較b強,聲帶顫動。
m(摸)雙唇閉合,把氣堵住,發音時,氣流從鼻腔透出成聲,聲帶顫動。
f(佛)上齒接觸下唇,形成一條狹縫,讓氣流從狹縫中摩擦而出,聲帶顫動。
d(得)舌尖抵住上齒齦,擋住氣流,然後舌尖突然離開,吐出微弱的氣流,聲帶顫動。
t(特)發音部位與方法和d 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送出的氣流比較強。
n(訥)舌尖頂住上齒齦,擋住氣流,讓氣流通向鼻腔,從鼻孔出來,聲帶顫動。
l(勒)舌尖頂住上齒齦,不頂滿,讓氣流從舌頭兩邊出來,聲帶顫動。
ɡ(哥)舌根抬起抵住軟齶,擋住氣流,然後突然打開,吐出微弱的氣流,聲帶顫動。
k(科)發音部位與方法跟ɡ大體相同,只是吐出的氣流比較強。
h(喝)舌根靠近軟齶,形成一條狹縫,讓氣流從狹縫中摩擦而出,聲帶顫動。
j(基)舌前部抬起貼緊硬齶前端,然後再將舌稍稍離開,與硬齶形成一條狹縫,讓氣流從狹縫裡擠出來,聲帶顫動。
q(欺)發音部位、方法跟 j 大體相同,只是送出的氣流較強。
x(希)舌前部抬起靠近硬齶,形成一條狹縫,讓氣流從中摩擦而出,聲帶顫動。
z(資)舌尖向前平伸,抵住上齒背,憋住氣,然後舌尖稍稍離開,形成狹縫,讓氣流從中擠出,聲帶顫動。
c(次)發音部位、方法跟z大體相同,只是吐出的氣流較強。
s(思)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齒背,形成一條狹縫,讓氣流從中擠出來,聲帶顫動。
zh(知)舌尖翹起,抵住硬齶前部(上牙床後面的部位),然後舌尖稍稍離開,讓氣流從狹縫中擠出來,聲帶顫動。
ch(蚩)發音部位、方法跟zh大體相同,只是吐出的氣流較強。
sh(詩)舌尖翹起,靠近硬齶前端,形成一條狹縫,讓氣流從中擠出來,聲帶顫動。
r(日)發音部位、方法跟sh相同,但是發音時舌的兩側要捲起。
y 和i的音相似,只是y是聲母,聲母發音較輕快;i是韻母,韻母發音時較響亮。
w和u的音相似,只是w是聲母,聲母發音較輕快;u是韻母,韻母發音時較響亮。

複韻母

ai 先發a的音,這個a比單念a時舌位偏前。發a後,舌頭慢慢上升,嘴慢慢閉合,快到i的舌位時停止。由a到i有一個滑動的過程。
ei 先發e的音,然後向i滑動。發e時,舌位要比單念e靠前,發音也更響一些。
ui 是u和ei的結合,發音時,先發u的音,接著發ei,口型由圓到扁。
ao 先發a,比單念a時舌位靠後,要發得長而響亮,接著舌頭逐漸抬高,口型收攏,變圓,發出近似u的音,要輕短。
ou 先發o的音,接著嘴唇逐漸收攏,發出u的音,o念的長而響亮,u念的短而模糊。
iu 是i和ou的結合,發音時,先發i,然後逐漸把聲音過渡到u。u要比單韻母u的口型開一些,舌位低一些,u的響度比i大。
ie 發音時,由發i開始,接著發 ê,口腔半開,中間氣不斷。ie中的e讀音與單念的e不同,這裡的e念 ê,口半開,嘴角展開,舌尖抵住齒背,舌頭靠前,嗓子用力。
üe 發音時,由ü開始然後向 ê滑動,口形由合到半開,中間氣不斷。這裡e也念 ê。
er 發音時,e表示發音時舌頭的位置,r表示捲舌動作。在發出單韻母e的同時,把舌頭捲起來對著硬齶,就成了er 。
an en in un ün(前鼻韻母)由母音和鼻尾音組成。鼻尾音是-n,發-n時,要用舌尖抵住上齒齦,軟齶下垂,讓氣流從鼻腔透出。
ang eng ing ong (後鼻韻母)
ang 先發a,然後舌根頂住軟齶,氣流從鼻腔出來。
eng 先發e,緊接著舌根後縮,抵住軟齶,氣流從鼻腔出來。
ing 先發i,舌尖向下,舌頭向後縮,舌根抬起並抵住軟齶,氣流從鼻腔出來。
ong先發o,緊接著舌頭後縮,舌根向軟齶靠攏,氣流從鼻腔出來。

注意

i音與y音、u音與w音相似,只是i和u是韻母,韻母發音時較響亮;y和w是聲母,聲母發音較輕快。
ye(葉),讀作ie ,ye不能拼讀,只能整讀;yue(月),讀作üe,和ye一樣,不能拼讀,只能整讀。
yi、yin、ying、wu分別讀作:i、in、ing、u;
yu、yue、yun、yuan分別讀作:ü、üe、ün、üan
j q x y的後面不跟u只跟v,而且去掉兩點,ju qu xu yu
標音調時,有a標a沒a標o或 e,i和 u 在一起時標在最後一個。
探討:在國家頒布的拼音方案里“o”發“喔”,《漢語拼音方案》,其上對o的發音,標註的漢字是“喔”。在國家教育部網站上,有人詢問類似的問題,教育部做出的書面回答是:漢語拼音中的“o”,應讀為“喔”。但是“喔”有三個讀音,其中有兩個是用作嘆詞。在此,“喔”應讀為用作嘆詞的“ō”即[0](比如:喔!原來如此),而不應讀為用作“雞啼聲”的“wō”。
至於為什麼學校現在教拼音發“ou”或“ao”音,我想大概是受某位“專家”的“一言”影響吧?
另外,某些國小的語文教研員只講究創新而缺乏實證思維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以訛傳訛”。否則為什麼在拼讀音節“bo”的時候不讀“bou”或“bao”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