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佛學評論(第2輯)

漢語佛學評論(第2輯)

《漢語佛學評論(第2輯)》是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山大學人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基本介紹

  • 書名:漢語佛學評論(第2輯)
  • 作者:中山大學人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 ISBN:9787532558711
  • 頁數:430
  • 定價:56.00元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5
  • 叢書: 漢語佛學評論
編輯推薦,內容介紹,目錄,

編輯推薦

《漢語佛學評論(第店碑遷2輯)》:專題一,伯蘭特·佛爾與東亞禪學史:西方的東方學與禪學論述、走向“行事的”禪學研究、作為文本宙凳台和宗教範式的菩提達摩、專題二,唯識思想與東亞佛教傳統(二):最終意識與阿賴耶識——對現象學與唯識葛墊洪棄學所理解的深層心識結霉趨墊構的比較研究、《顯揚聖教論》中的佛身論、東亞唯識學“所知障”理論的“未臻全知”義之解讀——以“十障”說的最後三障等概念為線索。

內容介紹

《漢語佛學評論(第2輯)》主要內容簡介:為了提升漢語佛學研究水平,同時建立漢語佛學研究與國外同行之間的交流平台,中山大學人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會聚兩岸三地和海內外具有國際學術視野的中青年佛教學者,創辦了這份以佛教學研究和評論為志業的《漢語佛學評論》。

目錄

專題一 伯蘭特·佛爾與東亞禪學史
西方的東方學與禪學論述
走向“行事的”禪學研究
作為文本和宗教範式的菩提達摩
專題二 唯識思想與東亞佛教傳統(二)
最終意識與阿賴耶識——對現象學與唯識學所理解的深層心識達充結構的比較研究
《顯揚聖教論》中的佛身論
東亞唯識學“所知障”理論的“未臻全知”義之解讀——以“十障”說的最後三障等概念為試碑尋線索
初期禪史研究
從《六祖壇經》及有關惠能早期文獻所引經典探其屬性——以所引般若系經典為探討對象
漢傳佛教史傳文獻中之宗派思想略探——以永嘉玄覺之傳記為例
佛學新知
耶穌會傳教士對中國佛教的早期研究
佛學觀點下的意識研究——以“神經現象學”與“冥想科學”為例
近代東亞腿設應迎佛教史
近代東亞佛教共同體之構想——小栗棲香頂《北京護法論》之考察
“法相廣於唯識,非一慈恩宗所可概”——試論“唯識、法相分宗說”在歐陽竟無佛學思想中的奠基地位
判教研究
日本判教(教判)的開展——作為經典解釋的基礎
佛寺志研究
中國佛寺志初探及書目研究
書評
中國佛教:嫡傳抑或私生子——評《走進中國佛教:(寶藏論)解讀》
漢語佛學機構簡介
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簡介
從“中華佛學研究所”到“法鼓佛教學院
《漢語佛學評論》約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