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前

夏志前

夏志前,男,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志前
  • 出生地:安徽省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
個人簡歷,任教課程,學術榮譽,論著目錄,科研項目,

個人簡歷

學歷
1990-1993年,滁州師範專科學校(今滁州學院),大學專科
1998-2001年,南京大學,中國哲學碩士
2003-2009年,中山大學,宗教學博士
履歷
1993-1998年,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施集中學 中學二級教師
2001-2004年,廣東省民族宗教研究所 研究實習員
2004-2010年,廣東省民族宗教研究院 助理研究員
2010-2015年,廣東省民族宗教研究院 副研究員,宗教研究所所長
2007、2009、2012、2014應邀赴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做訪問學者,累計10個多月
2011—2017年,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副研究員
2016-迄今,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副教授
2009年至今,兼任廣東省道教協會副秘書長
2003年至今,兼任《廣東道教》雜誌(內刊)執行副主編、主編
2012年至今,兼任廣東省宗教學會副會長
2015年至今,兼任第十一屆廣東省政協特聘委員

任教課程

本科:中國古代史、中國史學史、中國思想史
碩士生:中國政教關係史、中國佛教發展傳播史

學術榮譽

2015年,論文《佛道修行的科學詮釋問題:以楞嚴經與道教內丹修煉的的關聯為例》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一等獎

論著目錄

①個人專著、個人譯著或主編著作
夏志前(第二主編):《科學、宗教與人文傳統》,廣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
夏志前(合著):《多維視界中的宗教》,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
夏志前(合譯):《走進中國佛教:<寶藏論>解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②期刊論文
夏志前:《楞嚴經》之譯、解與聖典化問題,《學術研究》2014年第11期。
夏志前:佛道修行的科學詮釋問題——以《楞嚴經》與道教內丹學之關聯為例,《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5期。
夏志前:當代散居正一道士及其管理問題——以粵西地區為例,《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0期。
夏志前:嶺南“新全真道”的歷史衍變與當代境遇,《宗教學研究》2012年第3期。
夏志前:《楞嚴經》與晚明北宗禪,《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
夏志前:《楞嚴》之諍與晚明佛教——以《楞嚴經》的詮釋為中心,《中國哲學史》2007年第3期。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宗教》2008年第1期全文轉載。
夏志前:嶺南“新全真教”研究緒論,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通訊》2006年第3期。
夏志前:《作為生活方式的宗教——以瑤族宗教研究問題為中心》,發表於《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被以《瑤族宗教——作為生活方式的宗教》為題,全文轉載於《中國民族報》2007年3月13日“宗教周刊·理論”版。
夏志前:神聖與世俗之間——從宗教世俗化趨勢看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夏志前:道德與政治之間——古典儒學的德治思想及其歷史境遇,《學海》2000年第4期。
③論文集論文
夏志前:六祖道場與嶺南禪宗信仰,《禪和之聲——2008禪宗六祖文化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夏志前:社會變遷中的民間道教,王建新、劉昭瑞主編《地域社會與信仰習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
夏志前:從“天台懸記”到《楞嚴百偽》——以《楞嚴經》的詮釋史為中心的佛教中國化問題研究,《人間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第一屆青年佛教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夏志前:《楞嚴》宗趣與晚明曹洞宗風——以天然和尚《首楞嚴直指》為中心,《天問》第一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收入《悲智傳響——海雲寺與別傳寺歷史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海關出版社,2007年。
夏志前:引導與適應——論當代中國宗教與社會的互動關係,《促進建設和諧社會——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研討會論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④年鑑、方誌、譯文與書評
夏志前:廣州社會科學年鑑(2010、2011、2012、2013、2014)“宗教學”,廣東人民出版社。
夏志前:廣東省志.宗教志“佛教”、“道教”章,廣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
夏志前:廣東省志.社會科學志“宗教學”章,廣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
夏志前:玄奘《成唯識論》的客體、客觀現象與客體化行為,耿寧著、倪梁康編《心的現象:耿寧現象學研究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夏志前(譯):論中世紀中國禪師肖像的儀式功能,《中國禪學》第五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夏志前:(書評)中國佛教:嫡傳抑或私生子——評《走進中國佛教:<寶藏論>解讀》,《漢語佛學評論》(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夏志前(譯):大圓滿及海德格爾的四維時間,《現代哲學》2006年第一期;全文轉載於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外國哲學》2006年第4期。
夏志前(譯):維根斯坦與禪,載於《多維視界中的維根斯坦》,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夏志前(合譯):《維根斯坦小傳》,載於《多維視界中的維根斯坦》,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⑤學位論文
《楞嚴經與晚明佛教:以經典詮釋為中心的佛教思想史研究》,博士學位論文,中山大學,2009年。

科研項目

漢傳佛教寺廟居士和義工管理模式研究,國家宗教局年度課題,2015年。
當代廣東道教的發展及其管理問題研究”(YJY201203),廣東省民族宗教研究院立項課題,2012年。
嶺南新全真道研究,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0Y99),2010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