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川皮影戲

漢川皮影戲

皮影戲是湖北孝感漢川等地民間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傳統戲劇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川皮影戲
  • 唱腔:漢劇、楚劇、花鼓戲
  • 伴奏:漁鼓、簡板、胡琴、鼓鈸
  • “皮影大王”:藝人王結元
簡介,唱腔與劇目,傳播,

簡介

皮影戲並非孝感漢川獨創,其始源可追溯到先秦時期。漢川皮影用牛皮或硬紙等材料製成人物的剪影,塗上不同顏色,用燈光映在紗幕上,由藝人在幕後操作、說唱。漢川皮影造型美觀,人物表現精細,線條流暢,色彩鮮明,藝術非常逼真。如影長圖像一般不超過0.5公尺,用三根桿操作,一手一根,頸部一根,頭可動,嘴可張,眼睛也可轉,形象生動,栩栩如生。
漢川皮影戲可同時操作四個人影,說唱時也可為四個代言,說唱賦予表演,武戲對打十分精彩,不象演真戲那樣要許多人,但卻假戲真做。

唱腔與劇目

漢川皮影的唱腔有漢劇、楚劇、花鼓戲等,同時也可用漁鼓、簡板、胡琴、鼓鈸伴奏,這些樂器腔調均是漢川水鄉的韻味,其內容與古裝傳統戲差不多,著名的皮影戲有《薛仁貴征東》、《五虎平南》等。皮影是漢川民間老百姓喜於觀賞的藝術品種之一。

傳播

漢川皮影戲主要活動於仙女山辦事處、分水、脈旺、二河、沉湖、楊林、新堰、劉隔一帶。過去以茶社為演出場所,藝人王結元被譽為“皮影大王”。其中,沉湖藝人製作的《西遊記》、《武松打虎》等劇目曾在湖北省曲藝匯演中獲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