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平仄音

漢字平仄音

漢字平仄音作者翟子明,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

基本介紹

  • 書名:漢字平仄音
  • 作者:翟子明
  • 類別:工具書
  • 語言:中文
釋義,作者,後記,按國語四聲,按古四聲則是,平仄新論,平仄的目的,

釋義

平仄(拼音:píngzè,英文:level and oblique tones), 平聲和仄聲,泛指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剩下了的是平聲。自元朝周德清後,平分陽陰,仄歸上去,逐步形成陰平,陽平歸平,上聲,去聲歸仄,入聲取消的格局。自古平仄失調,平仄和不拘平仄之爭是永恆的話題。《漢字平仄音》是著名書法家文字書法理論家翟子明先生傾心著作,是書法家練就傳統文學功底的不可多得的工具書。

作者

翟子明

後記

古人吟詩作對是按古音的, 當用今音朗讀古聯時, 就容易誤會古人平仄不合聯律了。舉例如“吸來江水煮新茗;賣盡青山當畫屏。”

按國語四聲

吸來江水煮新茗;
漢字平仄音
平平平仄仄平平
賣盡青山當畫屏。
仄仄平平平仄平

按古四聲則是

吸來江水煮新茗;
仄平平仄仄平仄
賣盡青山當畫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從以上平仄排列,用古聲是合聯律,而用今音則不合了(最起碼的句末上仄下平鐵律都不符)。故以後談論聯中平仄時,首先要了解創作人是根據古音,今音,還是地方方言出聯;否則便會弄出笑話來。

平仄新論

平仄是指語速,平仄新論強調,建立自然的平仄,而不是書本上的平仄。顧炎武最早提出相關的論點:「平聲輕遲,上、去、入之聲重疾。《見維基百科》」由於當時的技術條件,顧炎武的觀點,具有片面性
漢字平仄音
在漢語裡,平仄是指語速的快慢。韻母a大聲讀是a,小聲讀也是a,在分貝數大致相同情況下,a音比o音響亮。因為a的開口大。因此,平重仄輕不成立。
之所以,有平仄和不拘平仄之爭,是因為學術界對平仄沒有實踐性的認識引發的。從數學原理上,平仄是建立在不完全歸納法的基礎上。站在物理學角度,我們可以通過歌訣,更好的理解平仄。
調型口訣(一)
起音高高一路平, 由中到高往上升,
先降後升曲折起,高起猛降到底層。
調型口訣(二)
陰平高高莫低昂,陽平從中往上揚,
上聲先降尾再起,去聲從高向下降。
通過口訣,我們可以堅定:平仄是指語速,正確認識平仄才能套用平仄,然而書本上對平仄的解釋,多數不正確。釋真空在「玉鑰匙歌訣」提到:「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儘管他的理論是建立在明朝漢語體系,但也揭示了平仄新論。
平仄新論是平仄套用的依據,特別提醒,區分上下聯,要看語境和橫額,不能只講平仄。平仄新論的建立,讓平仄這一古老文化,更好地服務社會。
平仄新論,平仄自然化。

平仄的目的

詩詞的意境可以給人美感,可以取悅於讀者,或可以傳情達意,給人啟發。於是有人想到為何不讓詩詞的聲音也能給人美感,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平仄之說就此誕生。
隨著平仄之說的刻意發展,到後來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制約了詩詞氣勢和意境的發揮和拓展,成了詩人的蹩腳鞋或包袱,大大地誤入歧途、有違初衷。特別是平仄之說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因人而異,眾說紛紜,難以統一、難以規範,讓學習的人無所適從,學會的人無法運用,這是對詩詞文學的自我封閉,對詩詞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極其不利。
漢字平仄音
詩詞的最終目的是走進大眾、服務大眾,我們不能因為傳統的不完善的平仄之說而拒人千里,讓人覺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詩詞只是文體的一種,應該走進課堂、走進課本、走進考卷,讓教師、學生乃至社會民眾都喜聞樂見、共同參與。李白、王維蘇東坡辛棄疾等都曾有過不同程度的出律,所以現代人無論是創作或評判詩詞的好壞,都不應過於拘謹於詩詞格律、平仄之說,當以詩詞的意境為重、氣勢為重。至於詩詞的音調只要讀起來順口即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