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埽工遺址

漢埽工遺址被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科技考古室秦建明研究員對處於灞河東岸古埽工遺址進行深入考古調查時,於其下游發現一道人工構築的土梁橫於河道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漢埽工遺址
  • 出土地點:陝西西安灞河河谷
  • 所屬年代:漢
作用,意義,歷史遺蹟,

作用

今年3月8日,西安文物保護修復中心科技考古室秦建明研究員對處於灞河東岸古埽工遺址進行深入考古調查時,於其下游發現一道人工構築的土梁橫於河道間。據其工程特點,初步推斷為建於灞河中的一處古代攔水壩遺址。經對沿岸搜尋,又於土樑上游與對岸發現其它相應的水工建築遺址。
本次發現的壩址位於灞橋區段家村一帶灞河下游的東岸,該地北距灞水入渭口約8公里,南距灞交匯處約2公里。此處河谷寬280米左右、深約19米,其南側180米處即為不久前發現的漢代埽工遺址。
該壩址為一條醒目的帶狀築土梁,與相鄰的沙石河灘判然有別。土梁東端為河灘沙石所覆壓,自河灘向河面偏上遊方向伸入水中,將上下游百餘米寬的水道在其地逼為70米寬。土梁西端中斷於水中,暴露部分長50米、寬15米左右,高出當日水面0.5~1米。因下游新建低壩壅水,致使該段河水水位抬升,土梁真正保存長度應當大於50米。水壩為人工築土,土質異常堅硬,未發現明顯夯層,尚不知用什麼方式築成。近河心處的西段為青黑色土質構成,當為選取淤泥為質。中段心部亦為黑色土質,南北兩側的上下游夾築有2米多寬的紅黃色土帶,近岸處的東段部分則由夾雜有少量卵石的紅黃色土構成。這一土壩伸入河道,使壩上游東岸形成一片寬闊的沙石灘。
一般攔水壩橫斷河谷,壩體縱軸線與河谷多為垂直關係。然而這處壩體與河道中心軸線並不垂直,而是自東向西斜向上游,與上遊河谷形成60度的夾角,與下游形成120度的夾角。
秦建明隨後至河西對岸考察,發現更大的一處工程遺址。該遺址也是以黃色土體為主的人工堆積,土質堅硬,暴露最大寬度約20米,高於水面約3米,長達百米以上。該夯土堆積斜於岸旁,其下游端接近西水岸,上游端距離河西水岸還有一段約30米的距離。秦建明分析此堆積狀物似為一束水堤,這處堤岸與河流上游夾角為30度左右。這一堤狀物局部地段發現水平結構層,平均層厚13厘米,層面上凹凸不平如同碾壓狀。軸線中部發現有夾礓石的黑土芯,另有一些硬土面上發現有大小不一垂直圓孔,如同立柱窩般,或許是加工築土時用大木樁築擊之痕。
本次發現的壩址下游間距8米,還發現一處與壩體大致平行的丁壩,但僅長20米,土質與本壩相同。壩址上游約250米處,還發現一處類似丁壩的人工築土。這處築土結構與壩址相類,位於該處灞河上游的東岸,自河岸向西伸出,微斜向下游,暴露部分寬2~4米、長15米。由此地點沿河谷東岸再向南即上游處100米外,河岸經洪水沖刷還暴露出一片堅硬的黃色夯土,這也當是一處其它古代遺蹟。
在這處水壩發現之旁,西岸的一個村莊之名引起考古者的極大興趣。這個村名為上水腰,還有相鄰一村名下水腰,名稱甚是怪異。村人講述,民間傳說漢時韓信在未央宮被屈殺,死後人頭向東滾去,欲會葬於臨潼的老母。人頭滾至灞河,天地為之感動,遂開一溝,使人頭從灞水腰間滾過。所以這裡兩村就稱為上水腰與下水腰。這一村名與傳說,隱隱暗示這裡曾有運河通過。
水壩推測出奇妙功用
此水壩建築於什麼時代,因未發掘,一時難以肯定。秦建明綜合諸多因素,初步推定它為漢代遺址。其一,周圍地表發現零星漢瓦,未發現歷史上其它時代遺物。其二,壩南側不遠處有新發現的漢代埽工遺址,與埽工遺址相近處,還有一批已經報導過引起轟動的漢代灞河木構件遺址。這些建築可能為相互關聯的水工建築。其三,這一帶處在漢長安城之東、漢霸城之西,是漢長安城東出的要道,在此設壩攔阻灞水,應當有一定的目的,且又是斜攔,最大的可能是用以匯水通舟。所以,這裡若不是唐漕渠的附屬工程那么必定就是漢漕渠的附屬工程。
依其結構與工程布局,秦建明對這處水壩的功用進行了初步分析:水壩是為附近的漕渠匯水所設,直接作用是逼水入漕。該處水壩斜向上游,與一般挑水護堤的丁壩方向不同,丁壩多斜向下游或垂直於河谷,以起到特殊作用。而西岸的斜堤,與此壩相應,土質結構也相類,應當是同一時代的工程遺址,具有束水堤的作用,逼水流向東。如果東岸上游之小丁壩是逼水西流,則有可能這三處工程為一組。上游小丁壩將主河道逼向西岸,使主流沿西岸斜堤北流,至東岸壩端水口處北流水下泄。水口處的工程結構目前尚無法推測,也許是一種特殊的可控水門,用以引清泄渾。這樣,大量泥沙將隨主流由水口沖向下游,而含沙量少的清水則可流入東側運河口,為運河提供了可供行船的水流,同時又不至於壅塞運河河道。如按此種結構,則運河口可能就處於上游小丁壩之下,渠口處應該還存有碼頭。日前所發現的木構沉箱建築與埽體處於兩壩之間,可能是運河口的碼頭類建築與護岸工程。而下游壩頂,原高應當高於運河水面,有了這樣的高程,對於進一步探查古漕渠也大有參考作用。

意義

近年來,灞河洪水之後,灞河河谷中的古代遺址頻頻出露,先後沖刷出數座古橋樑與一些其它歷史遺蹟,引起考古工作者的關注。2000年在段家村一帶河岸發現了似木箱狀的漢代水上木構建築,去年類同的漢代建築遺蹟在該地域再次出露,這些建築是做什麼的?怎樣發揮作用?考古界對其說法紛紜,一直未有明確的結論。考古人員秦建明等人前不久在該地域又發現漢代水工埽體遺蹟和一處古代水壩遺蹟,根據這些遺蹟綜合分析,他得出一個最新的推斷:這些遺蹟都與漢代人工運河漕渠有關,都是圍繞漕渠的修建和使用所實施的附屬工程。這一壩址與其周圍水工建築遺址的發現,對於探索漢代漕渠與漢灞橋的位置具有重要意義。
秦建明說,漕渠是以運輸糧食為主要目的的人工運河,所以一般都要引水近城。漢代的漕渠是一條規模巨大的人工運河,始鑿於漢武帝時期,穿灃越灞,東至潼關入河,號稱長三百餘里。漢漕渠除與之相關的華倉曾進行過考古發掘外,至今未曾進行正式考古調查。對於這一歷史上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渠線如何分布,如何穿越諸多南北向河流,如何取得水源與排沙,許多技術措施今人都一無所知。而漢灞橋則是漢都城東出的第一座大型橋樑,在中國古代橋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漢唐漕渠與漢代灞橋,都是中國歷史上載入史冊的重要工程,一直為歷史學家與考古學家所重視。但如今這些遺蹟歷經滄桑,在各種人工自然擾動破壞之下,可能已經面目全非,探尋比較困難,所以至今尚未有相關的考古調查報告與確鑿的發現。
因此,這處古壩的發現具有了特別的意義,它展示了一處古人構築壩體的工程細節,連同前所發現的漢代沉箱木構建築以及埽體工程,使今人對漕渠的附設構建和套用有了一定的認識基礎,也為下一步探索漢灞橋與漢漕渠提供了重要線索。記者呼延思正
名詞解釋:埽,把樹枝、秫秸、石頭等用繩子捆緊做成的圓柱形的東西。從前用它保護堤岸防水沖刷。也指用許多埽做成的水工建築物。

歷史遺蹟

水壩既是灞河漕渠的攔水壩,那么這個漕渠是什麼時代?是漢還是唐?秦建明結合歷史文獻對此問題做了分析。
灞交匯後的灞河下游至入渭處,全長約10公里。這一段河道可以分為上下游兩段,下遊河床寬闊,形成散流,上遊河谷較窄,河床穩定,利於修建橋樑堤壩。據歷史文獻記載,其上游正處於漢長安城的正東,是漢長安東出大道的必經之地與漢代漕渠的所在地。這一帶一直是考古學研究的重要地區,自近年灞河東岸發現漢代木箱類水上建築後,更是引起考古學者的關注。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曰“霸水又北,會兩川。又北,故渠右出焉。”也就是說,漢代的故渠,就是從灞交匯處的下游向東引出。那么,這處古壩應當就是引灞水東出的攔河壩。
《水經注?渭水》提到從灞之交的灞河下游,出現了兩道渠,上游右出的是“故渠”。向北下游過灞橋則是絕灞水的“漕渠”。兩者是怎么一回事?新發現的水壩又是哪一渠的攔水壩?原來,酈道元所記確有兩道渠,皆與灞水相通,上游者曰“故渠”,下游者曰“漕渠”,其稱漕渠是“漢大司農鄭當時所開也。以渭水難漕,命齊水工徐伯發卒穿渠引渭。其渠自昆明池南傍山原,東至於河。”此正是歷史上著名的漢代漕渠。《水經注》所說,漕渠“東徑霸城北。”而故渠則“東北徑霸城縣故城南。……故渠又東北,徑劉更始冢西……又東北徑新豐縣,右合漕渠。”這一故渠是何時所為?史無記載。推測也許故渠是最初所開漕渠,後改至下游,此渠遂廢,所以稱“故渠”。“故渠”者,與當時的漕渠相對而言,老渠也。找到漢霸城,尋其南北二渠走向,即知此渠為誰。
秦建明指出,不管故渠或後建的漕渠,新發現的古壩必定是兩渠中之一的水壩,可以藉此參照確定灞橋的位置。如果本壩是上游故渠之攔水壩,則可以定出處於其下游之灞橋與漕渠之大致位置。如果本壩是下游漕渠之攔水壩,也可以定出其上游之灞橋與故渠之大致位置。
新發現水壩的位置應當不是唐代漕渠的位置。據《舊唐書?韋堅傳》記載說,唐人在渭水上計畫建一壩,同時也“截灞、水傍渭東注”,那么截灞二水則必然有二壩,不論漢或隋唐,引漕都要築壩。因其要同時穿越灞,故必在上游灞未交匯處。所以,新發現的此壩是漢壩之可能性最大。
關中漕渠的上游其實非常複雜,自漢武帝首開漕渠後,歷東漢魏晉,至北魏酈道元時,已經出現故渠與漕渠兩處渠口。隋文帝再度開鑿漕渠,其穿灞處不詳,但因大興城南移,很可能也將渠口南移。至唐開元年間韋堅開漕渠、截灞,處於上游,這已經是第四次大興土木了。這些不同的渠口,下游都應當有壅水之壩,並有渠道向東伸延。隋唐灞橋處較灞之交的下游處高約20米,隋唐漕渠渠口高程與漢渠口水位之差較大,這樣,隋唐渠道就不能直接運用漢舊渠,漕渠必須向下游(東)延伸一段距離後,方能與漢故渠合併。這樣,漢唐兩渠上游段應當有很長的並行渠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