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位元組

漢位元組

漢位元組,2006年1月17日,陝西16家寺院住持與山西忻州福田寺,以及西安一些傳統文化愛好者聯合發出的《“敬惜漢字,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倡議書》中,就建議設立“漢字日”,以號召全民敬惜漢字。該倡議書同時提出,把漢字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申報,以保護漢字型系。白水倉頡廟豎立“中華漢位元組倡議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位元組
  • 日期:2006年1月17日
  • 來自:傳統文化愛好者聯合
  • 號召:全民敬惜漢字
漢字,漢位元組之源緣:為漢字立節,漢位元組的由來,“節”系華夏,

漢字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具有集形象、聲音和辭義三者於一體的特性。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它具有獨特的魅力。漢字是漢族幾千年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們終生的良師益友,每個人的精神家園。漢字往往可以引起我們美妙而大膽的聯想,給人美的享受。
漢字傳承文化、傳播文明,開啟了中華文明的新紀元。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與綜合國力的大幅提升,中華文化在世界各國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在國家對外漢語辦公室的推動下,全球半數以上的國家設立了孔子學院,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了解中國,學習漢字。

漢位元組之源緣:為漢字立節

同年2月18日,中國漢字網曹衛民先生等人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門口組織了“敬惜漢字簽名活動”,同時散發了《關於復興漢字文化的建議(討論稿)》,其中建議將穀雨設立為“漢字日”,還建議將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道長里村的“倉頡造字台”列入文物保護單位,恢復每年農曆“穀雨”祭祀先祖倉頡的傳統,建立“中國漢字博物館(苑)”,從而發掘西安人文古都的旅遊資源開發”。
2009年7月18日,紐西蘭《海峽兩岸同胞漢字座談會》上,海峽兩岸同胞和當地華人華僑聯署倡議:在“穀雨”設立“中國漢位元組”。
2010年秋,中國漢字網常務主任於朔與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周勝鴻在上海會務,確定在“第十四次漢字書同文學術研討會”在倉頡故鄉白水召開,聯合陝西倉頡文化研究會共同倡議“中華漢位元組”。並策劃立“中華漢位元組”倡議碑。
2011年4月19~20日(穀雨節),由陝西倉頡文化研究會、中國漢字網、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紐西蘭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主辦,中共白水縣委、白水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四次漢字書同文學術研討會暨‘中華漢位元組’ 籌備工作會議”,在白水縣隆重舉行。來自國內外的五十多位專家學者,一致倡議:設立“中華漢位元組”,並在白水倉頡廟豎立“中華漢位元組倡議碑”。

漢位元組的由來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每年的2月21日作為“世界母語日”,其宗旨就是向全球宣傳保護語言的重要性,促進本國母語傳播運動。避免地球上大部分的語言消失。目前,世界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字日。而我國學者多次提出的以倉頡故里穀雨節為“中華漢位元組”,也是有歷史淵源的。據史料記載,早在黃帝時代,倉頡作書是一件“泣鬼神、天雨粟”的大事件,古時白水縣也因此被命名過粟雨縣,粟雨縣是因為倉頡作書而得來的,我國傳統的“穀雨節”也是因為這件事產生的。白水縣還早在東漢延熹年間(162年),就有建廟之舉,並形成了相當大的規模。目前,白水縣倉頡廟是我國僅存最早紀念文字發明創造的廟宇,倉頡廟古柏、古槐群與黃帝陵的古柏群遙遙相望見證了這一歷史壯舉。2001年6月,倉頡廟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4月19-20日(穀雨節),由中華倉頡文化研究會、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漢字網、紐西蘭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主辦,中共白水縣委、白水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四次漢字書同文學術研討會暨‘中華漢位元組’ 籌備工作會議”,在倉頡故裏白水縣隆重舉行。來自國內外的五十多位專家學者,一致倡議:設立“中華漢位元組”。

“節”系華夏

國家語委語言文字報刊社、語言文字報社在賀電中指出:“漢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世界上還沒有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青春常在,經久不衰。而這一切,都與“中華文字始祖”白水的倉頡有關。”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董琨在賀電中指出:“倉頡是中華民族公認的創製漢字的始祖。中華文明起源與發達,厥功最偉,彪炳千秋。”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秘書長、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張學棟接到函告後,心潮澎湃,他在賀函中指出:“義承倉頡豐功,弘揚漢字文化。勇繼造字偉績,服務和諧社會。”
中國文字博物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馮克堅在賀電中指出:“倉頡嘔心瀝血數十載,蒐集、整理流傳與先民中的象形文字元號並加以推廣和使用,在漢字創製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功績。成立“中華漢位元組”,為我國文字文化研究與交流搭建了又一廣闊平台,也必將成為讓世界了解中華文字文化的視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