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張氏摩崖石刻拓印

褒斜摩崖石刻,遠非關中石碑,光華平整,置於平地。均鐫刻於石門內外石崖上大致平整的部位,與山連體。幾乎沒有咫尺真正平整,凸突凹進、裂縫斷紋,比比皆是,甚至撇捺之間也起伏周折。再是《石門頌》、《石門銘》通高皆在2米以上,是以宏偉博大出名的漢魏精品。石門南口的《山河堰落成記》更是通體達十幾平方,非搭架操作不可為之。褒谷口無日不風,尤其石門,終年四季進洞便涼風颯颯,可見難度之大,技藝要求之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漢中張氏摩崖石刻拓印
  • 地理位置:陝西省漢中市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屬性:摩崖石刻拓印
基本內容,拓印工序:7道,相關器具及製品等,歷史淵源,基本特徵,瀕危狀況,保護計畫,保護內容,

基本內容

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批省級保護項目名錄

拓印工序:7道

一、搭架。

摩崖刻石拓印因與大自然山體相連,凹凸不平,且臨水、臨空,必須搭架操作,須長短架桿、架凳、桌子、長短粗細不同的繩子、大小不同的塑膠袋子、剪子、尺子、刀子、木板、石頭等。

二、選紙。
所使用紙張要薄厚適宜,要有韌性。

三、浸紙。
選按石壁大小,把紙張摺疊成若干方塊,然後紙放在水盆內,待濕透後取出放在潔淨的濕布上包好,上下均勻加壓將水擠去,待後取用。

四、洗碑
洗去碑石上的沙石、污垢和雜物,吹乾。

五、貼紙。
拓印時需將濕紙雙手提展,慢慢展開,比劃準確,運氣寧神,極其準確敏捷地將紙平貼於刻石之上,然後用捺刷將紙刷平,用板刷將紙捺於石碑上。
六、刷墨。
刷墨亦得精細,必須均勻,所用墨汁均得過濾,以免墨陳垢凝塞。待紙到了適當時候,拓包上墨,用撲子蘸適量的墨,均勻在撲子上面,向上輕輕扑打,就形成了黑白分明的拓片。

七、揭取。
這道工序全憑難以盡敘的一種日積月累的經驗積澱,力似用非用,勁將使未使,眼觀整體,手揭一角,用力均勻,款款取下。

以上數道工序,搭配分割,經反覆實踐,對:選、浸、洗、刷、墨、揭、涼、疊、理等工藝總體考慮,揚長避短,科學合理,省時省工,精益求精,是張氏家族歷時百年的拓印技藝。

相關器具及製品等


拓包、拓板、墨刷、墨盒、捺刷、紙刷、紙色、紙壓子、盒子、各種凳子、鋼鑿子,以及根據不同場地環境需要的各種不同長短架桿、架凳、桌子、長短不同粗細不一的繩子、大小不同的塑膠袋子、剪子、尺子、刀子、木板、石頭或可行之重物等。
拓片可分為單拓、雙拓、重拓、反覆拓等多種,這裡不再詳述。
拓好的拓本,還需要用多種相關的工具,加以整理、摺疊、壓榨直到全部工序做完為止。

歷史淵源

張氏家族,系明末動亂,由四川沿古道,遷至陝西漢中褒谷口一帶的,祖輩均以農為業,勤作吃苦。
張氏拓印,第一代藝人——張茂功。
十六七歲時,父親因病去逝,家道衰落,尚未成年的張茂功學業中斷,承擔了家庭重擔。
他勤於耕作,善於謀劃,在石門附近開辦了採石場,短短十年中家道逐漸殷實。
清同治九年,關中專操拓印的世家陶修人來石門拓印摩崖拓片,食宿在張茂功家,與之交往甚密,遂為摯友。
張茂功識文斷字,聰慧機靈。陶修人在拓印過程中傳授拓印技藝,張茂功全程掌握,陶與張達成協定,由張家拓印石門摩崖拓片,送往關中。
至此,張氏家族以拓印拓片為主業,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張茂功因勞神過度,身體越來越差,好在膝下四個兒子相繼成人,欲選定二子金城,自習拓印,早去晚歸最下苦功,每道工序非精通不可放過,關鍵時刻再加以指點,說其破綻,很快掌握了拓印技藝。
再傳三代張鴻烈、四代張中發。

清末民初的十多年中,是張氏拓印的第一次高峰,山於拓印技藝精湛,名聲大振,引得過往商客、文人騷客、書界名流楊守敬、於佑仁等登門觀賞求購,每天都有二十多人前來家中訂貨。
那時,家裡的拓印人員就有二十人左右,周圍河東店沾親帶故的親戚都前來拜師學藝,可算是門庭若市、人興財旺。
在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張氏世家居無定所,四處漂泊,拓印一度中段。

新中國成立後,是張氏拓印的第二次高峰。
四代傳人張中發、五代傳人張曉明因得祖上絕技真傳,把傳統技藝發揚光大,還創出“一拓雙頁”的絕活,歷經百年的反覆實踐,已研究出了一套科學合理的程式,對吹、刷、墨、揭等工序,揚長避短,認真總結,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拓印出的整批拓本,字跡清晰、黑白分明、無墨染、無破損。
可以說,已達到張氏拓印家族前所未有的的藝術高峰,在全國全省的拓印技能行業,也是名列前茅的。
60年代初,國家重視歷史文物保護工作,中、省文管會,考古研究所均來漢中考察石門摩崖石刻,張中發參加了漢中市政府組織的石門調查委員會,成為主要成員,和陳心錦先生等一起去實地考察,拓印了所有的碑貼和遊記。
1961年,張中發在沒有報酬的情況下,陪同省上調查組拓印於千仞峭壁之下,最後拓印了整整一百套石門石刻拓片後,褒斜棧道及其摩崖石刻,被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務院審定的拓本均出自張氏之手。
1962年,在古石門遂道南口外側,由四代傳人張中發親自將“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標誌碑豎立於谷口。立碑當日非常隆重,省文管會、省公安廳等有關單位領導參加了立碑儀式。
“文革”時期,張氏拓印世家第四代傳人張中發、第五代傳人張曉明被揪鬥打倒、抄家,有關拓印器具被砸,拓片被付之一炬,拓印技藝再次被中斷,至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張氏再次重操拓印,並迎來了文化復興的大好時機。政府關心、支持張氏拓印事業,落實張氏以生產隊名義從事拓印,獲取工分報酬,使張氏拓印技藝得以保留傳承。
1969年,因當地政府修建褒河石門水庫,四代傳人張中發按照組織決定,拓印了三套完整的石門石刻拓片,一套送國務院、一套送省文物部門、一套收藏於漢台博物館。石門漢魏十三品鑿取搬運到古漢台博物館,其餘部分淹沒水中,現尚存部分山體摩崖刻石。

1988年至1996年,是張氏拓印的第三次高峰。原漢中市博物館館長郭榮章主持的《石門漢魏十三品摘要》、《石門摩崖刻石研究》,陳顯遠的《漢中碑石》、《成都大學》、《文搏》、古道石門石刻專號所插拓本圖片均出自張氏第四代傳人張中發、第五代張曉明、張曉光之手。在第四屆石門石刻國際學術會議上,向國內外學術界展現了石刻現存風貌和神韻,提供了珍貴的研究資料。

1996年,北京隆重開幕的《中國圖書出版成果展覽會》上,由郭榮章先生主編的《石門石刻大會》唯一被國務院列入國家重點項目,將“大全”置於展覽會一進門最醒目的位置,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及民眾的檢閱。這本煌煌巨著,都溶涵了張氏家族第四代張中發、第五代張曉明、張曉光父子辛勤勞動的汗水。張氏拓印世家在全國和世界上都有影響,流入日本的拓片都有“張氏拓印家”、“石門張中發手拓”印鑑。當今日本書壇每年都有代表團來漢中瞻仰和學習《石門漢魏十三品》的真跡,就是一個很好例證。

2000年,漢中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張氏“優秀民間文藝家”稱號。

2002年4月4日,《華商報》記者對張氏世家的業績和工藝貢獻作了專題報導,照片數張和文章並茂。《漢中日報》、《漢中電視台》在歷年的新聞中,在顯著位置,多次以圖文照片進行了報導。漢中因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厚、歷史文人輩出、藝文積澱深遠,2006年被譽為全國十大歷史文化魅力城市之一。

基本特徵

一、拓印特徵
摩崖石刻拓印不同於平板碑石拓印,由於摩崖石刻都是在自然山體高低不一、凹凸不平的原始山體上鐫刻,且臨水臨空所成,給拓印造成了很大的難度、精度,要搭架操作,褒谷口風大且涼,每道工序要精確掌握適度,對浸、洗、貼、刷、揭取、晾疊、整理等都有比較高的技藝要求,不能過早過緩,不能過快過猛,技藝全然掌握之中。

二、工藝特徵
針對摩崖石刻的特點,特別要求選紙薄厚均勻,韌性強,平整光滑,墨汁要細膩柔滑、光澤亮麗,還要掌握好浸紙、洗碑、貼紙、刷墨、揭取、晾疊、整理等工藝精度,達到完美。
拓本整幅邊角貼面沒有撕裂缺損,平面整體光滑,色澤均勻,渾然一體,摩崖拓本文字清晰可辨,石花石紋活靈活現,所拓拓本筆回補底之間無痕跡,裝裱長期掛置存放不走墨、不落色,黑白分明,依然如新,再現刻石真實性。

三、工藝價值
張氏摩崖石刻拓本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陝西省博物館、漢中市博物館、石門書法研究院,流傳到日本、韓國等,曾被歷屆名人盛讚。
清末學者楊守敬將一批張氏拓本帶到日本傳授漢魏書法,給日本書壇颳起了一股古雅雄風,從此將石門石刻這塊瑰寶流向海內外,至今被中外學者屢屢提及。
日本書壇每年都有代表團來漢瞻仰和學習《石門漢魏十三品的真跡》。康有為先生看到張氏拓印本後,在他《廣藝舟雙輯》中,稱《石門銘》為“書中仙品”;孫中山先生看到張氏拓本後十分欣賞,繁忙之餘多次臨摹,對於佑仁說:“《石門銘》書法太好了,今後還是提倡《石門銘》吧!”:於佑仁先生多次來漢中,必去觀賞石門摩崖石刻,與張氏二代傳人張金城、三代傳人張鴻烈均有友情交往。

四、張氏傳承的連續性
張氏摩崖石刻技藝是家族性,一脈相承的。從清同治元年至今一百三十多年歷史,歷經五代,已將傳統技藝發揚光大。四代張中發、五代張曉明、張曉光還創出“一拓雙頁”的絕活。
經百年的反覆實踐、總結,已研究出一套科學合理的程式,對吹、刷、墨、揭等工序,揚長避短,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已達張氏拓本家族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峰,在全國全省的拓印技能也是名列前茅的。
五、技藝傳承的困惑性
山於褒斜水位逐年上升,石門石刻部分淹沒,石門十三品鑿取搬遷,使拓印基本“作場”丟失,目前只能應邀外出拓印。

瀕危狀況

一、賴以施展技藝的石門刻石除十三品鑿取搬遷之外的大量摩崖石刻淹沒於庫底,使這一技藝的施展對象失去,直接影響了技藝的傳承。

二、原十三品原件移入室內,進行保護,偶有拓印,數量極少,況且拓印之條件也不似野外,條件的限制與變化,影響技藝傳承。
三、現代攝像、照像技術與設備的進步和衝擊,影響拓印技術的傳承。

四、山於方方面面環境的變化,摩崖石刻拓印無法再成為養家餬口的謀生手段,其技藝無法作為生存手段、絕活傳承下去,後輩們只能操持他業謀生,將使這一技藝再無法家族傳承下去,其他人也不會來學習此技藝。因此,如不採取保護措施,將會使這一技藝面臨滅絕。

再是,一些生產宣紙的廠家未處理好工業排污,被逐漸關停。科技的發展、用紙量的增加,導致紙價高漲,而拓印用紙選擇性較高,一般紙張無法使用,又縮小了用紙面。

張氏摩崖石刻拓印因上述因素,現傳承人技藝無施展空間,後人處於棄藝謀生、藝絕失傳的邊緣。現急需採取有力可行的保護措施,使摩崖石刻拓印技藝能夠繼續傳承下去。

保護計畫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1950年至1979年,張氏父子給所在生產隊拓印,收入歸集體,只記工分,保護了傳承。

2、1961年,山漢中市人民政府牽頭,省考古研究所一行到褒斜石門摩崖石刻同張氏第四代傳人張中發現場拓印,技藝交流。

3、1988年至1996年,山原漢中市博物館館長郭榮章先生主持編寫的《石門漢魏十三品摘要》、《石門石刻大全》、《石門摩崖刻石研究》,陳顯遠的《漢中碑石》、《成都大學》、《文搏》古道石門石刻專號,《辭海》第四屆石門石刻國際學術會議所插拓本、圖片全出自張氏拓印之手。使張氏拓印技藝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在國內外廣泛流傳。

4、省著名作家王蓬先生,先後宣傳張氏摩崖石刻拓印,著有:《百年滄海》、《三河歲月》等,使拓印技藝得以宣傳,外界知曉。

5、為了便於拓印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和收藏、研究,1996年由漢中博物館收藏、陳列不同朝代的張氏拓本、器具,展示了張氏摩崖石刻拓印的絕妙手工技藝。

6、2000年,漢中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張氏第四代張中發、第五代張曉明、張曉光父子“優秀民間文藝家”稱號。

7、2005年4月,華夏漢中石文化研究所特聘張中發、張曉明、張曉光父子為“華夏文化促進會漢中石文化研究所”“天下名人名家撰記墨寶碑林拓片大師”稱號。

8、2006年漢台區文化館聘張氏父子張中發、張曉明、張曉光為特邀館員,以便更好的使拓印技藝發揚、傳承、保留。

9、政府關心支持,於2007年下發檔案,山文化文物廣播電視局、文化館負責項目申報。解決保護資金、落實保護措施,保證技藝傳承,並協助舉辦培訓班,聘任招收學徒。

保護內容

要全面系統準確地保護摩崖石刻拓印內容、藝術形式以及文化表現形式,對各類流派的拓印給予有效的保護。
總體而言,石門摩崖石刻的保護內容分為保護人、保護拓片、保護文化表現形式三方面。其中,保護有重大影響的代表性傳承人是第一要務。
同時,要加強對傳承人(繼承人)的培養,並注重在青少年中形成自覺傳習。
另外,要再次對石門摩崖石刻拓印民間手工藝進行普查,通過蒐集、記錄、分類、編目等方式,建立完整的檔案。
用錄間、錄像、數位化多媒體手段等。對拓印進行真實、全面系統的記錄,並對調查資料及相關器具、實物做妥善的保存。要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對拓印技藝進行廣泛宣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