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是鏡子的房間:吉米·亨德里克斯傳

滿是鏡子的房間:吉米·亨德里克斯傳

基本介紹

  • 書名:滿是鏡子的房間:吉米•亨德里克斯傳
  • 作者:查爾斯•R.克羅斯 (Charles R.Cross) 周憲
  • 出版日期:2012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5090808, 9787305090806
  • 外文名:Room Full of Mirrors: A Biography of Jimi Hendrix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389頁
  • 開本:32
  • 品牌:南京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滿是鏡子的房間:吉米·亨德里克斯傳》為美國偉大搖滾吉他手吉米·亨德里克斯的經典傳記。《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查爾斯·R.克洛斯在四年中對亨德里克斯的家人朋友等各位與他關係密切的人物,進行了總計325次的採訪,將這位傳奇式的黑人偶像還原成有血有肉的人類一員。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查爾斯·R.克羅斯(Charles R.Cross) 譯者:董楠

查爾斯·R克羅斯,《紐約時報》暢銷書《重逾天堂:科特·柯本傳記>作者,另有其他三本著作。1986年至2000年在美國西北部地區音樂與娛樂雜誌《火箭》擔任編輯。現居西雅圖,為多種雜誌和報紙撰稿。
董楠,1977年生人,翻譯,自由職業者,譯有《此地無人生還》、《老美國誌異》等。

媒體推薦

一副精彩的畫像,栩栩如生地描繪出吉米的青年時代、他那激動人心的成名經歷與傳奇的最終宿命,感人至深,難以超越。
——《洛杉磯時報》書評
克洛斯的辛勤工作貫穿於每個章節,本書堪稱一副精彩的畫像。
——《娛樂周刊》
本書不像一本傳記,倒像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畫像。克洛斯講了一個精彩之極的故事,既有趣又充滿辛酸,時而充滿刺激,時而發人深省。
——《西雅圖郵報》
克洛斯先生這本細節豐富而又引人入勝的書把關於亨德里克斯的記憶再度帶回人們心中。
—— Janet Maslin,《紐約時報》
本書披露了許多從未披露過的細節,比如吉米是怎樣逃避兵役;對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等盛事做了精彩的描繪;而且……還講了很多他那些情人們的八卦!
——Nylon
一本真正的搖滾專輯,從各種謠言與謊言中悉心篩選出事實。
——《基督科學導報》

圖書目錄

譯序
作者序
序章滿是鏡子的房間
第一章比以前好多了
第二章血桶
第三章比較聰明
第四章 黑騎士
第五章約翰尼“吉他”
第六章又高又酷的小伙
第七章西班牙城堡的魔力
第八章 狂野兄弟
第九章 獵頭
第十章哈萊姆世界
第十一章絢麗的夢
第十二章我的問題孩子
第十三章 黑迪倫
第十四章婆羅洲野人
第十五章自由自在
第十六章從謠傳到傳奇
第十七章黑色噪音
第十八章新音樂空間震盪
第十九章第一個登上月亮
第二十章電子教堂音樂
第二十一章幸福與成功
第二十二章吉普賽、太陽與彩虹
第二十三章花園裡的國王
第二十四章魔法男孩
第二十五章狂野藍天使
第二十六章生命的故事
第二十七章我的火車就要來到
尾聲
注釋:採訪來源
致謝

序言

時至今日人們何以仍然熱愛那些60年代的搖滾英雄,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活下來的被尊敬和仰望,他們的全球巡演仍然,場場爆滿,永遠不會缺少最最年輕的新歌迷擠在前排,他們的舊作仍在被聆聽,他們推出的新專輯仍然被樂評人和DJ們大驚小怪地讚美,即便是平庸之作亦被慷慨地原諒;死去的更是得到無條件的懷念與尊崇,他們在誕辰與祭日得到紀念,他們的遺作被無比珍惜,他們的墳墓成為朝拜和悼念的聖地,人們不遺餘力地為他們日漸模糊的身形一再勾勒出鮮明的色彩,平添上璀璨的光環與巨大的翅翼,使他們即便躋身星辰與眾神的饗宴之中亦毫不失色。不,這不僅是跟風、懷舊抑或商業宣傳所能解釋,甚至也不僅僅是因為音樂的關係。這些走過傳奇60年代的英雄之所以長久地打動世人,一再激起種種悲哀、憐憫、敬畏、驚駭、狂喜、痛苦的情感,或許是因為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曾目不轉睛地逼視過腳下不見底的深淵,清醒地獨自穿過靈魂的暗夜,經歷與命運莊嚴對峙的時刻。不論活著還是死去,不論如何選擇,那一刻奏響的生命之章任何力量也無法奪去,死亡不能磨滅,時間1不能抹殺,世間的強權和商業的利害無法使之失色,雖然轉瞬即逝,但永久觸動著每一個聽者深沉複雜的人性。
——吉姆·莫里森以詩人的狂醉和瘋癲走向風雨兼程的盡頭;詹妮斯·喬普林憑著地母般的本能力量熾烈地燃燒了自己;鮑勃·迪倫以媲美西西弗斯或北歐神話中的洛基的狡黠在車禍中騙過了命運,為自己賺取了新一段旅程;但一顆子彈令約翰·列儂死在戰勝命運的前夜時分,成為它惡毒玩笑最慘痛的犧牲品。更多活下來的人在其後那個傳奇和英雄已告一段落的時代,在神壇之下艱難的人間胼手胝足地尋找屬於自己的救贖。
在所有這些人中,以吉米·亨德里克斯與命運的關係最為神秘暗晦。縱觀他的一生,仿佛總有某種不可測知的力量在冥冥中推動,一心把這個頭髮蓬亂、滿臉粉刺、說話口吃、不識譜、因為成績太差被學校除名、在生命的前2/3時間裡幾乎沒有離開過本地社區,只是靠著鄰里的恩惠過著飢一頓飽一頓日子的左撇子黑人小伙打磨成吉他的神祗,在他的六根弦上奏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樂章。它帶著任性惡毒的微笑撥弄著手中這件在一開始似乎並非出自精心設計的作品,讓他從難以置信的最低點起步,賦予他貧窮與磨難、無數挫敗和動盪,往往是他剛剛站起來,猶自立足未穩,下一次的打擊便已降臨。然而就在他已經近乎回到原點、一無所有、天賦行將在蹉跎中浪費、所有的努力似乎都成為徒勞掙扎的時刻,冥冥中那雙一直眯起的眼睛卻突然射出一道暴烈的亮光。就在那個時刻,一切都為這個一無所有的年輕人準備好了,天時地利人和,人事與天命,主觀與客觀,內因與外因,環境與性格,偶然與必然,運氣與巧合,天賦與努力……總之人類詞典中所有一切笨拙而模糊地試圖用來定義、窺測和描摹那種與自身意志有關,又不完全由人力所決定的神秘力量的辭彙都在這個時刻聯合起來助他一臂之力。寵愛與賜福爭先恐後地降臨在他頭上。在那短短几年裡,他被高高拋上天空,受到萬眾膜拜。就連他曾經敬畏和崇拜過的英雄們也像眾星捧月一般簇擁在他身邊。然而幾乎就在同一個時刻,命運突然覺得:一切已經足夠了,驚世駭俗的一曲反正已經存在過,吉他之神已經短暫地經由這個黑人左撇子化身降臨人間,它的意志已經得到貫徹。於是那雙眼睛漠然地閉上了,夠了,連華麗的布景和莊嚴的謝幕都懶得費心去安排——陌生的酒店房間,陌生女人的身旁,一樁輕率、殘忍、毫無意義的意外。吉他之神吉米·亨德里克斯結束了在這個世界上的使命。卒年27歲。
1942年11月27日,吉米·亨德里克斯出生在西雅圖一個貧困的黑人家庭。父親是退伍軍人,母親與父親離婚後因酗酒早亡(“母親”亦是亨德里克斯生命中潛藏的重要主題);五個弟妹中有四個帶有跛腳、唇齶裂、失明等先天性殘疾,先後從父母身邊被帶走送去福利院收養。在一座座廉租屋、膳宿旅館的小房間、親戚鄰居陌生的床上……吉米度過了顛沛流離的少年歲月,只是靠著鄰居和親戚中善良的黑人母親們的周濟和餵養(在這本書中,作者會不厭其煩地一次次提起她們的名字,仿佛是在代吉米盡他生前從未能盡到的感激和致意:德洛麗絲阿姨、多蘿西·哈丁、外祖母克拉麗斯、祖母諾拉、厄內斯蒂娜·本森、格蕾絲·哈徹、珀爾阿姨、威勒一家……)才能勉強生存。
這個不幸的孩子唯一的幸運是走進了音樂的世界,他沒有老師,只是一遍遍聽著鄰居收集的一大摞布魯斯唱片,還有就是“一聽到哪座房子裡傳出音樂聲就會跑過去敲門”。一把千辛萬苦獲得的、以女友名字命名的電吉他是他珍貴的寶貝。他和附近社區的孩子們組了樂隊,在西雅圖周邊做些演出,年輕的吉米彈起厄爾·金的“Come on”,總是能夠贏得掌聲。
……
這本書是我翻譯的第五本搖滾_方面的書籍。
雖然聽搖滾樂將近二十年了,但因為不會樂器,沒有親身搞過樂隊的經歷,自己寫作時很多東西無法用樂理和術語的東西表述,更多是憑直覺去把握和感知,這一直是我的一個遺憾。在翻譯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曾經詢問過身邊一些樂迷、搞樂隊的朋友和彈吉他的朋友:吉米·亨德里克斯究竟偉大在何處。結果得到的狂熱崇拜和讚美遠遠多於我期待的客觀描述。類似於“他根本無法模仿,就算看很多遍錄像也學不來”,“他重新定義了吉他這種樂器”,“電吉他發展到今天,很大程度上還是沒有超越吉米當年的範疇”,等等。甚至有人言之鑿鑿地說:“他的偉大就在於無法用言語形容。”
——作為一個以文字為主要表達途徑的人,這樣的答案自然並不能令我完全滿意。
後來為了查實曾與亨德里克斯短暫合作過的打擊樂手Jumasultoan的名字如何音譯,我又把以前看過數次的亨德里克斯在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演出找出來看,整個人再度沉浸於其中。節目將近尾聲的時候,吉米迎著初生的旭日,為台下宿醉未醒、迷惘疲憊的四萬名觀眾奏起一曲《星條旗》,回授與延音製造出飛彈爆炸與救護車哀鳴的聲音,在伍德斯托克上空迴響。即便多年後的觀眾坐在電視機前,隔著漫長的歲月與冰冷的螢幕,也能感到在那個迷幻而又莊嚴的時刻,一切仿佛都靜止了。之後他沒有停頓,行雲流水般地進入那曲酣暢淋漓的《紫霧》。
就在這時我得到了領悟。
是的,吉米·亨德里克斯的偉大無法用言語形容。
董楠,2011年11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