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八角鼓

滿族八角鼓

滿族八角鼓,鼓身為八角形,框用檀木、烏木等硬木製作,寬約17厘米,單面蒙以蟒皮。鼓框鑲銀邊,邊上開有梅花孔,孔內穿有小銅鈸。演奏時,用手指擊打鼓面發出鼓聲。八角鼓既是舞具,又是擊節領弦的指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滿族八角鼓
  • 外文名:滿族八角鼓

鼓的八個角代表八旗,每個角上鑲嵌銅山,這就代表滿、蒙、漢三八二個四旗。鼓旁系雙穗,為大黃色、杏黃色,象徵“吉祥如意”。也有鼓下垂著一條紫色長穗的,象徵著“紫氣東來”。八角鼓不僅在東北滿族中盛行,而且在滿族進入中原以前,已先傳入北京。據明代沈榜著《宛署雜記》一書(卷二十,志遺八)記載:明嘉靖、隆慶間有劉雄者,在北京擊八角鼓,擅絕一時。
八角鼓由擊節樂器發展成為滿族民間曲藝,始於清代乾隆年間的“岔曲”。相傳岔曲因歌的作者是隨八旗軍的幕府寶恆,又名寶筱槎,諧音小岔而得名,他編寫了許多由一人歌唱的單支小曲,便稱這種小曲為“岔曲”。最初軍中的”岔曲”,除寫景寫情外,多是頌揚得勝的吉祥詞,用以壯士氣,減鄉愁。因唱岔曲時,多用八角鼓伴奏、遂名為“八角鼓”。演唱八角鼓,在民間廣為流傳,康熙、乾隆年間有專業演員,並發展成坐唱形式。
東北是滿族的發祥地,扶餘的土著居民滿族又較多,清初稱伯都訥廳。光緒32年(1906年)廢伯都訥廳,設新城府,長期在京駐武官副都統(二品)及知府等滿族八旗官員。所以,滿族民間藝術“八角鼓”;在扶餘安了家,落了戶,曾演過上百個傳統曲目,其中有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也有抒情小曲和風趣小段兒。曲目有《英台別友》、《寶玉探病》、《斷橋》、《十字坡》等。由《耍孩兒》、《石榴花》、《四大景》、《柳青娘》等近30個曲牌構成。其中包括前奏、間奏、尾奏等部分。演唱時,原來著旗裝,後來就穿素服,一般不化妝上場。演唱分單唱、拆唱、坐唱、群唱幾種形式。清朝嘉慶年間八角鼓逐漸走向衰落。
解放後,扶餘縣的戲曲工作者,以八角鼓的曲牌為基礎,發展成一個新劇種,叫“新城戲”。新城戲的曲調優美動聽,委婉抒情,表演不落俗,別具一格。所以,新城戲作為少數民族的劇種,被列入《中國大百科全書》。
“文革”後,滿族新城戲爭艷怒放。他們創作演出的《繡花女》,被評為全省劇本創作和演出二等獎,並搬上了電視螢幕;1985年創作演出的大型新城戲《紅羅女》,參加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題材評獎會,榮獲戲曲錄相演出獎矛口劇本創作“團結獎”;1992年,在“全國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展演中,演出的大型滿族新城戲《鐵血女真》,榮獲組委會設立的全部十一項大獎,被稱為“全能冠軍”;同年十一月,又榮獲文化部中國舞台藝術最高獎——文華大獎榜首。
滿族八角鼓滿族八角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