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旱蕨

滇西旱蕨,拉丁學名:Pellaea mairei Brause,中國蕨科旱蕨屬植物。產陝西(寧陝)、雲南(昆明、大理、維西、德欽、鶴慶、貢山)、貴州(梵淨山)。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植株高15-3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密被亮黑色而有棕色狹邊的鑽狀披針形鱗片。葉多數,簇生;柄長8-16厘米,粗1.5-2毫米,深栗色,有光澤,幼時上面有不明顯狹溝,並有少數短剛毛,成熟後圓柱形,基部密被棕色狹披針形的細長鱗片,向上鱗片變小而漸稀;葉片卵狀三角形或長圓三角形,長6-12厘米,寬4-7厘米,頂部羽裂漸尖,並有尾頭,中部以下二回深羽裂;羽片3-5對,基部一對較大,卵狀三角形,長2.5-5厘米,寬2厘米左右,長尾頭(約2厘米),基部上側與葉軸並行,下側斜生,柄長1-2毫米,深羽裂達羽軸狹翅;裂片4-8對,彼此疏離,下側的較上側的為長,基部一片尤甚,長1.5-2厘米,寬2-3毫米,線狀披針形,短尖頭,基部以狹翅和羽軸相連,全緣或下側偶有1-2個小裂片或圓齒;基部以上的裂片全緣;第二對羽片向上略漸縮短。葉脈在裂片上羽狀分叉,斜上,不達葉邊,下面隆起,上面不見。葉乾後紙質,灰褐綠色,兩面無毛,葉軸和葉柄同色,上面有不明顯的縱溝,密被棕色短剛毛及少數鑽狀小鱗片。孢子囊群生小脈頂端;囊群蓋由葉邊在小脈頂端以下處反折而成,反折處形成明顯的綠色邊沿,蓋膜質,棕色,邊緣齧蝕狀。
滇西旱蕨滇西旱蕨
本種形體極似上一種P. nitidula(Hook.)Bak.但葉柄除上面有疏剛毛外,其餘僅被線形小鱗片;羽片具長尾頭,裂片彼此疏離,易於區別。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物種信息)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2300-3200米的河邊石上。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陝西(寧陝)、雲南(昆明、大理、維西、德欽、鶴慶、貢山)、貴州(梵淨山)。少見。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大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