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口鄉

溶口鄉

溶口鄉,行政隸屬安徽黃山祁門縣,距縣城20.2公里,鄉政府駐地溶口,土地總面積83.95平方千米。該鄉屬山丘地帶,境內山多田少,山場11.1萬畝,水田、茶、桑、果、藥、雜等 6327畝,森林覆蓋率83.7%,全鄉轄6個行政村,36個村民組,共4493人(2017)。自80年代初開始,各村組發揮山場多的自然資源優勢,在“林”字上做活文章,辦起各類合作、個體林場21個,共造林3萬餘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溶口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安徽黃山祁門縣
  • 地理位置:安徽省黃山祁門縣
  • 面積:83.95平方千米
  • 人口:4493人(2017) 
鄉鎮簡介,溶口鄉概況,產業結構,行政轄村,人口數據,

鄉鎮簡介

2002年農業總產值1240萬元,財政收入111萬。農民人均純收入1477元,分別比上年增1.4%,3%和6%。一、二、三產業比重為65:12:23,農業仍是主導產業。全鄉林業用地113837畝,占全鄉土地總面積的85.7%,在林業用地中,有林地103412畝占93.3%,其中用材林97740畝,占94.5%;薪炭林413畝,木蓄積量33.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3.7%。
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溶口鄉
近幾年來,該鄉加大小集鎮建設力度,投入近百萬元修建了街道柏油路,興建了自來水工程,實施了電網改造,街道安裝了路燈和燈箱廣告牌,街道兩旁整齊美觀。集鎮共擁有個體工商戶、個私企業127家,極大繁榮了本地經濟,集鎮建設已初具規模。
為引導農民走科技致富之路,該鄉成立了農科教領導組,開設了科技夜校,結合當地具體情況,舉辦各類型科技培訓班和召開現場會如名優茶製作,栽桑養蠶,中藥材種植,水稻早育稀植,拋秧新技術推廣,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該鄉榮獲全省民眾文化先進鄉,並被定為全省第一批“杜鵑花工程”試點鄉,鄉廣電站被評為四星級廣電站,正向五星級邁進。為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和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鄉衛生院規模不斷擴大,添置了X光機等先進醫療設備,使一般病症能夠就地醫治,解決了民眾看病難的問題,正準備籌建一棟新醫院大樓傳送醫療條件。

溶口鄉概況

溶口鄉位於祁門縣西南端,東與平里鎮、南與蘆溪鄉、西與渚口鄉、北與小路口鎮相鄰。土地總面積83.95平方千米,鄉政府駐地距祁門縣城30公里,全鄉轄6個村36個村民組,現有4493人(2017)。境內屬山丘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閶江河和溶溪河穿境而過注入江西鄱陽湖;皖贛鐵路穿境而過。全鄉有山場11.67萬畝,森林覆蓋率83.7%,耕地面積3311畝,(其中水田2894畝),茶園5210畝。境內山高地險,經濟社會發展仍以傳統經濟為支撐,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和以木材和茶葉收入為主的山區小鄉。

產業結構

鄉鎮產業經濟支柱主要是農業(包括糧、茶、林、牧、副、漁等),旅遊景點雖有些,如奇岑村建於明朝的文閶閣,奇峰漁塘等,都極有觀賞價值,但因未通公路,至今難以開發利用。
2003年,該鄉為發展本地經濟,大力招商引資,利用原糧站幾個大倉庫開辦了集初制、精製為一體的一條龍生產的“群芳最”有機茶廠,胡希雲投資50萬元,租、借和添置了紅茶初精製加工機械設備和廠房的整修改造。經短時間緊鑼密鼓的籌備,春茶開採時已正式投入生產,預計加工初制乾毛茶1000擔,產值80萬元。該茶廠的開辦,為該鄉廣大茶農及相鄰的平里鎮、蘆溪鄉的部分村組的茶農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使名優綠茶採摘過後,較多的全年茶葉有了銷售去處,農民可增加收入,對地區經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行政轄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753

2445

2308
家庭戶戶數
1468
家庭戶總人口(總)
4678
家庭戶男
2387
家庭戶女
2291
0-14歲(總)
1028
0-14歲男
537
0-14歲女
491
15-64歲(總)
3260
15-64歲男
1688
15-64歲女
1572
65歲及以上(總)
465
65歲及以上男
220
65歲及以上女
24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504
總人口4493人(201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