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菲爾德·司各特

溫菲爾德·司各特

司各特是美國獨立以來到二十世紀前,對美國軍隊建設最具影響力的名將,也是繼華盛頓之後第一位獲得陸軍中將軍銜的美國軍人。溫菲爾德·司各特於一七八六年六月十三日出生於維吉尼亞的丁溫迪縣,自己家族的莊院裡。司各特在威廉瑪麗學院的法律系接受高等教育,畢業後當了律師。一八零七年,二十一歲的司各特成了一名騎兵。一八零八年,晉升為炮兵上尉。在紐奧良服役期間,司各特公然指責上司詹姆斯·威金森將軍是“流氓加騙子”。司各特沒錯,但結果是他被送上軍事法庭,停職一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菲爾德·司各特
  • 外文名:Winfield Scott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美國維吉尼亞
  • 出生日期:一七八六年六月十三日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生涯,

人物簡介

美國歷史上的歷次戰爭,以美國與墨西哥的戰爭最為重要。這場戰爭對於墨西哥來說,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從此墨西哥失去了成為世界強國的機會。對美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次脫胎換骨的歷程。儘管美國軍人的鮮血流在了墨西哥的沙漠和叢林,但是,在美軍占領墨西哥城國家宮的時候,美國政府和美國人就開始有自立於世界強國之林的自信。這次戰爭中,誕生了一批美國歷史上有名的將領,溫菲爾德·司各特將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溫菲爾德·司各特將軍由一八一二年戰爭發跡,歷經黑鷹戰爭、遠征佛羅里達、美墨戰爭等一系列戰爭,是內戰前美國掌軍二十年的美軍總司令。(圖片說明:美國墨西哥戰爭英雄:溫菲爾德·司各特(Winfield Scott))

人物生涯

一八一二年,美國和英國之間爆發了史稱“第二次獨立戰爭”的一八一二年戰爭。戰爭期間,司各特作為新任指揮官,作戰勇敢,指揮果斷,被升為中校。在昆士頓之戰中司各特被俘,被囚禁了三個月。一八一三年,司各特率部強攻喬治堡要塞時受傷,但取得了戰鬥的勝利。
一八一二年戰爭初期,美國陸軍全面戰敗,只有海軍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陸軍失利的原因是:總統麥迪遜缺乏軍事才能,陸軍部長尤斯迪斯指揮不當。一年後,美國陸軍進行了機構改組,陸軍在戰爭中開始占上風;而海軍則處於下風,那是因為雙方海軍的力量的對比發生了變化。
一八一四年起,美軍大膽起用了一批年輕軍官以取代獨立戰爭中的老將。高級將領的平均年齡從六十歲降到了三十六歲,大大地提高了指揮效率和活力。二十八歲的司各特被升為準將,成為北方戰區副司令。司各特認為美軍敗給英軍的主要原因是士兵素質差、軍官能力低下、裝備戰術太弱。司各特知道,只有訓練才能補救。一八一四年的三至五月,司各特訓練了三千名官兵。司各特按照斯圖本在獨立戰爭中福奇谷的訓練方式重整部隊,他不厭其煩地操練士兵,對士兵的舉止和儀表也一絲不苟。司各特親自教授軍官槍械戰術套用,再由軍官教士兵。司各特要求每天訓練十小時。司各特向士兵們灌輸嚴格的紀律,因為士兵們要面對是強悍的英國正規軍。司各特毫不猶豫地撲滅士兵的挑釁,還處決了四名逃兵。經過司各特訓練後的部隊,戰術能力大大提高。司各特為了增加士兵的自豪感,想盡辦法為他們換上正規軍的藍色制服。但司各特失敗了,他的部隊不得不穿民兵的灰色制服。戰區司令布朗對司各特很欣賞,把他訓練過的六個團中的四個交給司各特指揮。這四個團和兩個炮兵連組成了司各特旅。
這時,從拿坡侖戰爭中脫身後的英國,開始對美國大舉增兵。英軍一面在東岸發起進攻;一面由北面的加拿大南下;再從紐奧良增兵北上,企圖從東南北三個方向夾擊美軍。美軍一度陷於困境。一八一四年八月,首都華盛頓陷落。加上英國的海上封鎖,美國的出口大幅下降,沿海的漁業和航運全部中斷。美國海軍被迫停泊在港口內,無法出海作戰。形勢對美國十分不利。在美軍最不利的日子裡,反戰的新英格蘭聯邦黨人秘密召開了哈特福德會議,其中的激進分子曾想脫離聯邦。但最終頭腦冷靜者占了上風。會議要求修憲,削弱南方各州的影響;派代表面見總統,要求停戰,否則脫離聯邦。
司各特清楚地意識到美國已無法承受再次戰敗了。他下令部隊在一八一四年七月三日清晨渡過尼亞加拉河進入加拿大。傍晚,就奪取了伊利湖要塞,俘虜了那裡的一百七十名守軍。布朗要司各特趕在英軍菲尼亞斯·里亞爾少將結成火力網之前渡過齊佩瓦河。但里亞爾很清楚美軍的企圖,七月四日在齊佩瓦河北岸布下了防務。司各特估計幾天內不會發生戰鬥,他下令士兵們在河南岸紮營。司各特還為前一天的獨立日舉行慶祝。宴會過後,布朗將軍向他們飛馳而來,大聲警告戰鬥就要開始了,英軍已經渡過了齊佩瓦河。
司各特命令部隊在河邊形成戰鬥序列。司各特把炮兵配置在右側,使其不會陷入英軍的側翼包圍,同時把步兵布置在炮兵的射程之內,這讓英軍大吃一驚。當里亞爾看見美軍的灰色制服時,覺得已經勝券在握:這不是正規軍,不過是民兵而已。他們無法擋住炮擊和英軍的刺刀衝鋒。但是,當炮彈從美軍士兵們中間飛過時,這些人沒有逃散也沒有失控,他們的編隊在炮擊下屹然不動,等待著衝鋒令。英軍明白了一個可怕的現實:這些士兵是正規軍!英軍仍然努力向前。進入射程內後,雙方停下來射擊,然後裝彈前進。里亞爾確信勝利在即,讓他的右翼也向前推進,此舉讓他們失去與有掩護作用的森林間的連線。司各特抓住機會,派第二十五步兵團從左側推進。該團從側翼包圍了英軍,然後右轉直指英軍側翼。司各特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把剩下的幾個團分成兩部分:左側一個團轉到右側,右側的兩個團向內轉入左側,在兩個部隊之間形成了一個缺口。里亞爾看出了他的破綻,開始了猛烈的攻擊,企圖將司各特旅撕成兩半。這正是司各特等待的戰機。里亞爾的軍隊遭到了三個團的交叉火力的攻擊。司各特的炮兵也加強了對步兵的支援。此役,英軍傷亡六百零四人,美軍傷亡三百三十五人,英軍大敗。
七月二十五日,司各特對隆迪小道發起了猛攻,激戰後美軍撤出,兩千美軍死傷八百五十三人,司各特本人也負了傷。英軍傷亡八百七十八人。在七月的這幾次戰役中,美軍的戰鬥力有了極大的提高。
當勝利的訊息傳到新英格蘭後,脫離美國的議論馬上就平息了。司各特和他的部隊拯救了國家,同時也向人們展現了決心、紀律和艱苦訓練的成效。從此,美國陸軍開始從一支半業餘的民兵發展成為一個職業化軍隊。為紀念司各特的部隊在齊佩瓦取得的勝利,西點軍校的學員至今一直採用灰色制服。
一八一二年戰爭,以和談告終。雙方都稱贏得了戰爭,但美國從戰爭中獲得了很大的好處。美國政府從戰爭中得到了以下的教訓:必須有一支常規軍;必須有常規海軍;必須加強海防;必須加強本國工業。
一八一二年戰爭結束時,司各特受到美國軍界和老百姓們民族英雄般的歡呼。
一八一九年,司各特率部鎮壓印第安人,表現突出,國會授予他少將銜。
儘管司各特不是科班軍校出身,但他在戰略和戰術上都有很深的造詣,因此他被任命為陸軍戰術委員會主席。司各特把他的軍事理論傾注在一八三五年出版的《步兵戰術》一書中。該書在內戰前一直是美國陸軍的標準教科書。
一八三二年到一八三五年,司各特參加了黑鷹戰爭和收復佛羅里達的戰爭。
一八三九年,美國和加拿大因阿魯斯圖克河流域的未定邊界產生爭端。一八三九年二月,緬因州官員試圖驅逐進入這片地區的加拿大人,被加拿大逮捕。雙方將民兵集結在邊境線上,同時尋求自己政府的支持。美國總統范布倫抵制了戰爭的呼聲,司各特將軍前往該地媾和。一八四二年,司各特與加拿大締結了《韋伯斯特—阿什伯頓條約》,平息了兩國的邊境危機。
一八四一年起,司各特擔任美國陸軍總司令,他在這個職位上一乾就是二十年,他對美軍進行了一系列的現代化改革。使歷史並不悠久的美國軍隊在戰術、素質和裝備上大大提高。
一八四六年一月十二日,美國和墨西哥正式開戰。一月十三日,泰勒將軍的部隊占領了屬於墨西哥的格蘭德河南岸。四月二十五日,兩國軍隊正式交火。
司各特是輝格黨人,現任總統波爾克是民主黨人,因此對司各特存有戒心。波爾克曾提議設立中將銜,打算提名一位民主黨人來擔任此職,但國會沒批准。於是波爾克只好與他不信任的司各特一起指揮美墨戰爭。在後來的戰事中,司各特說,“前有墨西哥軍隊的明槍,後有華盛頓的暗箭。”
美國的最初作戰方案,是司各特和波爾克內閣一起制定的。戰略目標很明確,用海軍封鎖墨西哥東海岸,由陸路奪取北美西部地區和德克薩斯南部。波爾克想用經濟壓力和武力來迫使墨西哥接受他的領土要求。陸軍部的戰略部署是在戰爭進行中逐漸完善的。美軍分兵三路:西線由史蒂芬·卡尼上校指揮遠征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由約翰·斯洛特率海軍直取太平洋沿岸;再由總司令率陸軍直搗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
戰爭初期,雖然扎卡里·泰勒將軍在墨西哥北部連連得手,但是司各特還是認為泰勒的進攻是白費功夫,他覺得要贏得全面勝利,必須在墨西哥腹地作戰,拿下首都墨西哥城。波爾克總統接受了司各特的建議,讓司各特接管了全部侵墨美軍。
一八四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司各特率領一萬美軍入侵墨西哥。一八四七年三月九日,司各特發動了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兩棲登入作戰。墨西哥軍隊沒有任何抵抗,美軍順利登入。三月二十七日,維勒克魯斯要塞最堅固的城堡向美軍投降。三月二十九日,美軍占領了維勒克魯斯要塞,從這裡可以沿陸路直取墨西哥城。
一八四七年四月八日,司各特率九千美軍,從維勒克魯斯沿國家公路向墨西哥腹地進發,這是當年西班牙人科爾蒂斯征服阿茲特克帝國的故道。在塞羅戈多谷地,墨西哥軍隊集結了一萬二千多名守軍。對美軍來說這會是一場血戰。四月十三日,美軍兩位西點高才生羅伯特·李和喬治·麥克萊倫上尉偵察到了塞羅戈多谷地的布防情況。十幾年後的美國南北戰爭中,這兩人將分別指揮南北雙方,有史以來最大的兩支軍隊,抓對廝殺。這時,他們都是司各特手下的得力軍官。四月十八日,司各特指揮美軍向墨西哥軍隊的陣地發起進攻。三小時後,擊敗墨軍。俘虜了三千零四十一名墨軍官兵,四十三門大炮,四千多枝槍。美軍傷亡四百人。
一八四七年四月十九日,司各特占領哈臘帕,四月二十二日,占領佩略第,五月五日抵達距墨西哥城只有八十英里的普艾布臘。這時,司各特的部隊損失了三分之一,只剩下了七千一百人,其中還有一千多傷員。部隊缺乏軍餉和補給,醫藥用品也極為缺乏。司各特在普艾布臘休整了三個月。
一八四七年八月六日,三千名美軍抵達普艾布臘,司各特的部隊增加到了一萬零七百人。這時司各特決心“把這支小小的軍隊變成一台自行維持的機器”。他作出了一個大膽又明智的決定:放棄補給和交通線。隨軍遠征的惠靈頓公爵說:“司各特輸定了,他即攻不下墨西哥城,也無法返回基地。”
戰敗的墨西哥軍隊總司令聖安納集結了三萬人保衛首都,他在墨西哥城四周建起了堅固的城防工事。司各特派人偵察了通往墨西哥城的所有通道。然後,司各特故技重演,避開了聖安納的正面防禦工事,由南面向墨西哥城發起攻擊。墨西哥軍隊匆忙調兵遣將,最後在康特雷拉斯和丘魯布斯科兩軍展開血戰,墨軍損失一萬多人,美軍傷亡不到墨軍的十分之一。
一八四七年八月七日,司各特領軍進入墨西哥谷地,三天后在那裡設立了司令部。這個山谷是一個被沼澤與湖泊覆蓋、四周環山的盆地。司各特手下的羅伯特·李上尉對該地區進行了仔細的偵察。李發現聖安納率二萬人駐守康特雷拉斯和丘魯布斯科。八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三千名美軍對康特雷拉斯發起了猛攻,墨軍死傷一千五百多人,美軍僅傷亡六十人。隨即兩軍又在丘魯布斯科激戰,墨軍以教堂和修道院為據點,美軍遭到重創,死傷一千多人;墨軍死傷七千餘人,為其參戰部隊的三分之一。聖安納退入墨西哥城,美軍則進駐與墨西哥城僅五英里的地方。
一八四七年八月二十二日,聖安納建議進行停戰談判,司各特同意了。司各特知道聖安納只是利用休戰的時間來恢復部隊的元氣。不過,司各特很清楚自己來到墨西哥的目的:他不是來消滅聖安納及其軍隊的,他要迫使墨西哥政府與美國進行談判,從墨西哥政府手中獲取北美西部的土地。要是他很快拿下墨西哥城,聖安納逃跑,無政府狀態的墨西哥將無法與美國談判。
一八四七年九月八日,美軍向墨西哥城進軍。在莫利諾得雷,美軍遭遇墨軍頑強抵抗。經過一天激戰,美軍以八百對二千七百人的傷亡比例,占領了莫利諾得雷。
一八四七年九月十三日,為了最後奪取墨西哥城,在前一天強大的炮火的轟擊下,美軍僅用一小時就占領了查普爾佩克高地,那裡可以控制通向墨西哥城兩個城門的公路。十四日上午八點,美軍在司各特的指揮下,由約翰·葵特羅和傑迪·皮洛將軍率領,沖向通往墨西哥城的大路。美軍在雲梯和小鋤頭的幫助下爬上城牆,九點半就登上了制高點,擊退了山頂上墨軍的激烈反抗,下午一點拿下貝倫城門,然後又奪得聖科斯美城門。美軍傷亡八百餘人。司各特以不足七千人的部隊占領了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進入國家宮。墨西哥政府向司各特投降。這時,司各特發現,國家宮已升起了美國國旗。原來,司各特手下一位將軍一小時前就趕到了那裡。九月十六日,司各特下令對墨西哥軍管。
與司各特的遠征相比,經常為人所忽視的是美國海軍的關鍵作用。在戰爭中,美國海軍主宰了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及墨西哥與加利福尼亞的西海岸。美國海軍負責運送軍隊,封鎖敵方港口,為陸軍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
整個戰爭中美軍死亡一萬三千人,其中一千七百人陣亡,其他人死於疾病和惡劣的衛生條件。墨西哥軍死亡人數為二萬五千人。當惠靈頓公爵得知司各特獲勝的訊息後,稱他為“活著的最偉大的軍人”。並要求英國軍人研究維勒克魯斯和墨西哥城戰役。司各特的大膽出色的指揮,對此當之無愧。戰後,司各特被授予金質獎章,同時獲中將軍銜,這是從華盛頓以來第二位獲此殊榮的美國人。
一八四八年,美國特使特里斯特與墨西哥簽訂了《瓜達盧普—伊達爾戈條約》。按條約,加利福尼亞和新墨西哥劃歸美國,以格蘭德河為德克薩斯南部邊界。該條約使美國增加了一百二十萬平方英里的領土,墨西哥領土縮小了一半,美國領土則增加了三分之一。墨西哥得到了一千五百萬美金。戰爭中五萬多墨西哥人喪命。美軍死亡一萬三千人,其中五千九百人是正規軍,其餘是民兵。美國直接用於戰爭的費用達一億美元。經過此次戰爭,美國的領土一直向西擴展到了太平洋。合眾國增加每寸土地,都浸透了泰勒和司各特將士的鮮血。就在《瓜達盧普—伊達爾戈條約》簽訂九天后,加州發現了金礦,大量移民湧入加州,淘金熱的頭十年中,他們挖掘出價值五億美元的黃金。到一八四九年底,加州人口已達一百二十五萬。
戰爭結束後,波爾克總統於一八四九年病逝。戰爭英雄泰勒將軍在輝格黨提名中戰勝了司各特,贏得了總統大選。泰勒總統上任沒幾個月,就死於傷寒;繼任者為米拉德·菲爾莫爾。一八五二年大選,司各特被提名為輝格黨總統候選人,但敗給了民主黨的富蘭克林·皮爾斯,美墨戰爭中的老部下。
一八六一年四月十二日凌晨四點半,南卡羅萊納的查爾頓市的寧靜被撲天蓋地的炮火聲打破。在皮埃爾·博瑞加德將軍的指揮下,炮兵向塞穆特要塞進行了三十四個小時的炮擊。要塞守軍指揮官羅伯特·安德森少校克盡職守,最後下令降下國旗,換上白旗,宣告投降。美國內戰正式開戰。
內戰初期,年逾古稀的司各特將軍仍是美軍總司令。墨西哥戰爭中司各特指揮過的年輕人,成了南北雙方軍隊的頂樑柱:北軍中有尤利西斯·格蘭特,約瑟夫·胡克和喬治·麥克拉倫;南軍中有羅伯特·李,詹姆斯·朗斯特里特,“石牆”托馬斯·傑克遜和博瑞加德。
林肯總統的戰略很明確,就是捍衛聯邦,目標是要全勝,不留任何妥協的餘地。為此,聯邦軍隊總司令司各特制訂了一個完整的作戰計畫——“蟒蛇行動”,要打一場以消耗南方總體實力為目的的消耗戰
“蟒蛇行動”要用海軍強行占領南方港口,封鎖南方的海上運輸,切斷南方與歐洲的一切來往。然後,沿密西西比河南下,由東西兩路步步緊逼,把南方軍隊擠入一個三面環水的半島,最後全殲。這是一個以逸待勞的作戰方案,一旦北方蟒蛇的包圍纏住了獵物,就可以坐等它窒息。同時,司各特特彆強調“蟒蛇行動”的第二個重點:封鎖密西西比河。但是,該方案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獵物致死的速度較慢,而選民和政治家們都希望能迅速攻占里奇蒙取得勝利。
一八六一年三月五日,林肯總統正式就職,面對混亂的政治和軍事,他需要一個迅速解決的辦法,因此他並不欣賞司各特的“蟒蛇行動”計畫。對林肯來說,當務之急是進行戰爭動員。司各特建議組建一支三十萬人的部隊,服役期為兩到三年。但四月十五日,林肯集結了一支服役期只有九十天的七萬五千人的軍隊。這一倉促舉動,使南方四個在搖擺中的州脫離了聯邦。其中以盛產軍人和名將聞名的維吉尼亞州的脫離,給後來的戰爭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維吉尼亞州脫離聯邦,使得內戰名將羅伯特·李為了保衛家鄉維吉尼亞州,放棄了司各特委以他的北方軍隊總司令職務,加入了邦聯。同時,內戰第一名將“石牆”托馬斯·傑克遜也加入了邦聯。正是因為這兩個人加入了邦聯,才使得內戰變的殘酷而漫長。
一八六一年五月三日,林肯再次招募四萬二千多名志願兵,同時把常備軍增加到二萬六千人。儘管有了部隊,但陸軍部即沒有作戰計畫,又缺乏後勤保障。直到七月四日,國會才重新開會,批准徵兵五十萬,服役期為半年到三年。
最初,林肯只是採取了司各特“蟒蛇行動”計畫的一部分,從一八六一年四月十八日起,對南方的港口實行封鎖。但沒象司各特建議的那樣徹底封鎖,儘管港口被攻克了,但很多港口還是讓艦船自由出入,嚴重限制了整個計畫的執行。
大多數北方將領也希望採取比司各特的“蟒蛇行動”更有效的行動,建議在大戰中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來迅速平息叛亂。林肯也支持這些想法,他敦促將軍們“要盡一切可能,消滅叛軍。”
司各特已年邁體衰,無法上陣了。內戰初期,他負責北軍的作戰指導。司各特堅持要部隊訓練好之後再上陣。在輿論和政界的壓力下,老將的忠告被看作是怯戰。於是,沒有訓練好的士兵就被投入戰爭,結果在最初的幾次戰役中,北軍被李和“石牆”傑克遜指揮的南軍打的一敗塗地,只是因為南方政客的愚蠢,首都華盛頓才沒被南軍攻下。在一系列的戰敗之後,林肯才認識到了司各特的遠見,他最終靠的是“蟒蛇行動”計畫,贏的了內戰的勝利。
司各特將軍,這位為美國最初的軍隊建設作出過傑出貢獻的人,於一八六一年十一月退休。司各特將軍幸運地活到了北方聯邦政府贏得了內戰勝利。一八六六年五月二十九日,司各特將軍在紐約州的西點去世,安葬於西點公墓。
司各特將軍從軍四十七年,歷經十四任總統,擔任美軍總司令二十年,為美國軍隊的正規化和現代化做出了重要貢獻。司各特將軍是十九世紀最成功的大規模兩棲登入戰的指揮者,英國名將威靈頓公爵稱他為“活著的最偉大的軍人。”司各特將軍在墨西哥戰爭中大膽成功的指揮直接影響了美國、墨西哥及美洲的歷史,使美國成為美洲的霸主。司各特將軍在內戰中的“蟒蛇行動”計畫,為北方贏得內戰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就個人來說,司各特將軍的個性極強,耿直坦率,常與上司甚至總統發生衝突。但是,司各特將軍的戰略眼光、戰術才華和領導能力被公認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