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崑曲

溫州崑曲

溫州崑曲是浙江省溫州市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屬於中國南方崑曲的一個流派,因流行在永嘉一帶,又稱“永昆”。它與蘇州崑曲基本相似,但曲調稍緊,節奏教快,其道白多用溫州方言。伴奏以笛為主,其曲調古樸、輕柔、纏綿動人,其抑揚快慢,按固定曲牌演唱,規定十分嚴格。其劇目有《琵琶記》 、 《雷峰塔》 、 《連環記》等,表演藝術上具有樸質、自然、明快等特點。最早班名叫“同富”、“品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州崑曲
  • 簡述:中國南方崑曲的一個流派
  • 流行地帶:永嘉
  • 別名:永昆
  • 特點:古樸、輕柔、纏綿動人
基本介紹,詳細介紹,劇目特點,

基本介紹

溫州崑曲不僅是一個獨立的劇種,而且也是溫州亂彈(甌劇)與和劇的聲腔組成組成部分。溫州亂彈的84本傳統
溫州崑曲溫州崑曲
劇目中就有《連環記》 、 《雷峰塔》 、 《漁家樂》三本崑劇。和劇中的《曾頭市》也是崑劇。溫州高腔舊有《打熊》一 劇,高、昆雜唱,是武生的重頭戲,在永嘉崑劇中,此劇名為《絕闖山》 ,情節較高腔本複雜,寫李自成兵敗逃入深山為當地獵戶所殺,為《鐵冠圖》所無。 溫州崑曲傳習所(永嘉崑劇團)是繼承古老的永嘉崑曲藝術的唯一演出團體。“永嘉崑劇”也叫“溫州崑劇”,它起源久遠,是南戲延伸發展的產物。永昆的聲腔是崑山腔傳入浙南,吸收當時流行於東南沿海的海鹽腔,經長時間的藝術實踐,水乳交融,發展求新而形成的。永昆是崑劇的一脈流派。它在中國戲劇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
溫州崑曲團建立於1951年,原稱溫州巨輪崑劇團,1957年劃歸永嘉縣管轄,更名永嘉崑劇團。它曾擁有生角演員
溫州崑曲溫州崑曲
楊銀友,旦角演員周雲娟等一批卓越的表演藝術家而風靡一時。五十年代赴上海演出《荊釵記》 、 《琵琶記》 、 《繡襦記》等,贏得一致好評,俞振飛觀後曾有“南昆北昆,不如永昆”之贊。1957年,溫州戲曲學訓練班為永嘉崑劇團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青年演員,現又有一批學員在上海培養,可謂歷經風雪而無畏,依舊生意盎然,更以一劇《張協狀元》名震昆壇,贏得行家一致讚譽。
溫州崑曲傳習所的演員主要有林媚媚王成虎呂德明等。

詳細介紹

溫州崑曲,又稱永嘉崑劇,是流行在以溫州為中心的浙南地區的一個崑劇流派。明萬曆年間(1573一1619)崑劇傳入溫州後,和溫州的戲曲聲腔互相融合,逐漸形成這個地方劇種。 溫州崑曲的聲腔,既有與蘇崑同牌同調,也有同牌異調和獨有曲牌。演唱中不受傳統聯套宮 調規律限制,可以同宮異調聯套,甚至在某一曲牌中間轉調,呈現極大靈活性和豐富性。在打擊樂方面也保存了較為古樸的地方民間鑼鼓點。角色最初有小生、正生、當家、花旦、大花、小花。外加鼓板和正吹即可演戲,稱“八腳頭”。後發展到13腳。表演藝術古樸、自然、明快、講究生活真實。丑角道白多用溫州方言。
溫州崑曲溫州崑曲
溫州崑曲大小約120多個,有《荊釵》 、 《白兔》 、 《殺狗》 、 《琵琶》 、 《金印》 、 《繡襦》 、 《八義》 等;尚有李漁作品七種和一批獨有劇目。
清嘉慶年間,永昆有秀柏、靄雲等班社。同光至民初為鼎盛時期班社多達三四十個,最 有名者為新同福與新品玉,時稱“品玉行頭好,同福價鈿老。”新同福系葉良金(藝名蒲門生)、 楊盛桃(阿桃兒)所組建,演員陣容齊整,名藝人徐鄭、炳虎(葉嘯風〕、邱一峰(小生水)皆得蒲門生親傳,名揚藝壇;另一演員高玉卿,觀眾暱稱“大姆旦”,演技精湛,數十年間獨步昆班,弟子達200餘人;從而永嘉崑劇聲名大振。其後有楊永棠、楊銀友繼承永昆衣缽。
溫州崑曲溫州崑曲
抗日戰爭時期,永昆藝人日漸凋零,觀眾銳減。1951年,合併新同福、新品玉、一品春、 南春班社零散藝人,成立溫州地區巨輪劇團。1954年,劃屬永嘉縣,稱永嘉崑劇團。它曾以擁有生角演員楊銀友、旦角演員周雲娟等一批卓越的表演藝術家而風靡一時。今2000年春天更以一出《張協狀元》名震昆壇,贏得行家一致讚譽。 溫州的確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溫州人用熱血肥沃了這片熱土,但一次又一次的經濟浪潮,帶來了無限經濟利益的同時,卻捲走了溫州人心中最樸素的文化。溫州戲曲、曲藝作為甌越文化的重要組成,作為溫州人文情懷的真實寫照,卻在一步一步地遠離,遠離……,我們熟悉的鄉音已離我們日漸遠去。
溫州崑曲溫州崑曲
溫州戲曲、曲藝產生之早,種類之多,影響之廣,但我們又將如何挽留這將遠去的靈魂。

劇目特點

溫州崑曲上演劇目組成的特點:
溫州崑曲溫州崑曲
溫州崑曲所上演的劇目,是指從“同福”昆班成立起直到現在的130年間曾經演出過的劇目,包括不見於其它劇種的劇目和崑劇藝人自己創作的劇目,以及建國後劇團創作、整理、改編、移植的劇目在內,全本戲約150餘個,小戲和折子戲約100餘個。這個統計雖然盡了最大的努力,但遺漏的肯定還不少。從劇目組成的特點來考察,大致可分為五個方面: (一)崑山腔形成以前,即明萬曆以前中國戲曲舞台上所普遍流行的劇目占了一定比重。如《荊釵》 、 《琵琶》 、 《白兔》 、 《殺狗》 、 《精忠》 、 《八義》 、 《金印》等,都作為班社的基本劇目,不論哪個班社,都必需能夠演出這些劇目,才能得到觀眾的承認。而作為崑山腔全盛時期的代表作如《浣紗記》 、 《牡丹亭》等卻從未有上演全本的記錄。前者只有《回營》 、 《姑蘇》二出;後者只有《花判上任》一出。這一劇目結構的形成絕非偶然,有人據此認定,這是永嘉崑劇自溫州南戲直接繼承而來的一個有力的證據。
溫州崑曲溫州崑曲
(二)家庭倫理劇較歷史劇為多。在永嘉崑劇舞台上,帝王將相出現的頻率遠不及市井小民為多。這方面的劇目如《永團圓》 、 《占花魁》 、 《雙玉魚》 、 《尋親記》 、 《巧相逢》 、 《合珠緣》 、 《虐媳報》等劇,是永嘉崑劇劇目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些劇目在描摹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方面往往有獨到之處,使演員在塑造人物時有了很大的迴旋餘地。結局自然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種善惡鬥爭善勝惡敗的永恆主題,使廣大被壓迫和被奴役的人民民眾的心靈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
(三)丑角戲多。永嘉崑劇的演員結構雖也和其他兄弟劇種一樣以生旦戲為主軸,但丑角戲卻不容忽視。丑角戲
在每一個台基、每一場演出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些折子戲如《一文錢.羅夢》 、 《紅梨記.醉皂》 、 《兒孫福.觀燈》 、 《繡襦記.教歌調猴》 、 《琵琶記.大小騙》等竟成了某些昆班的重頭戲。一些丑角演員如楊盛桃、方皮、曼生等也因此而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永嘉崑劇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為了能在一個晚上把整本戲演完,對劇本往往要進行大量的壓縮和刪芟,但一般都保留了丑角戲的摺子。這種對丑角戲的重視,是和溫州南戲一脈相承的。 (四)李漁作品也占了一定的比重。在《笠翁十種曲》中,已知確曾上演的就有七種: 《比目魚》 、 《蜃中樓》 、 《巧團圓》 、 《風箏誤》 、 《鳳求凰》 、 《意中緣》 、 《奈何天》 。且大都原本上演,不作刪改。江南各地方崑劇班社雖也上演《十種曲》,但數量遠沒有這樣多。據老藝人傳言,這些劇目都是金華先生到溫州傳授的。李漁的戲班是否到過溫州?它和永嘉崑劇有何種關係?還是一個有待於深入探討的問題。
(五)藝人自編的劇目多,也是永嘉崑劇的一大特色。這些劇目大抵為永嘉崑劇所獨有,是其它地區的崑劇和兄弟劇種所未曾見者。有的根據當地流傳的地方民間故事編演,如《對金牌》 ,即周密《癸辛雜識》所記江心寺惡僧祖傑殘殺余氏一家七口的命案。元代的溫州南戲即曾上演。又如《洗馬橋》 ,即南戲《劉文龍菱花鏡》故事,溫州道情中所唱的《洗馬橋頭祭羹飯》,溫州居民幾乎家喻戶曉。 《錯中冤》 ,即初刻《拍案驚奇》中《惡船家計賺假屍銀,狠僕人誤投真命狀》故事,其事發生在永嘉境內。此外如 《雙仙斗》 、 《雙蓮橋》等也都是溫州人所熟知的神話故事,演出此類劇目,特別受到觀眾歡迎。
藝人自編劇目上演時間較長的有《殺金記》 、 《花鞋記》 、 《對金牌》等。前兩種相傳為蒲門生所作,其中的《殺金記》後來成為崑劇武生的看家武戲,直到60年代還在上演。《花鞋記》是輕喜劇,由丑角與彩旦應工,早為甌劇所移植。此外,如《孽隨身》 、 《合蓮花》 、 《惠中緣》 、 《醉於歸》 、 《雙鴛判》 、 《紫金魚》 、 《王文診脈》 、 《雙埕翻醋》等十多種,則為“新品玉”隨班專業編劇瑞安人陳翼卿所編。這些劇本格調不高,曲文大都比較通俗,也比較容易為沒有文化的畸農市女、野老村氓所接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