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規劃

溝通規劃

溝通規劃就是確定利害關係者的信息交流和溝通的要求。簡單的說,就是誰需要何種信息、何時需要及應如何將其交到他們手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溝通規劃
  • 外文名:Communication plan
  • 對象:溝通對象
  • 特點:必須將所有下屬進行分類
溝通對象,溝通形式,溝通時間,溝通地點,

溝通對象

在溝通規劃中,必須將所有下屬進行分類,因為工作特點及員工特性不同的下屬有著不同的溝通需求,一般來說,下屬工作時間的長短是分類的主要標準,也可以將下屬分為管理與技術兩種類別或其他分類方式。
為了便於說明,本文以入職時間來對溝通對象進行分類,以入職1年為界限將員工分為新員工和老員工。

溝通形式

根據溝通的人數來說,通常有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等四種溝通方式。
一對一,是指與下屬單獨進行溝通面談;一對多,則是與多個下屬同時進行溝通,常指小座談會、溝通會的形式;多對一,由多位相關管理者與特定下屬進行的溝通,這種溝通方式多針對具體的問題解決而進行的;多對多是指由多個相關的管理者與多個下屬進行溝通,以座談會形式多見。
溝通可以很正式的開展,也可以很自然隨意的進行,具體取決於溝通的目的。根據溝通的正式程度來分,通常有正式、半正式、自由式等三種溝通方式。正式溝通,是指選定場地,在場地內進行目標明確的溝通,以工作溝通為主;自由式溝通,是不拘泥場地、形式的溝通方式,多為關心員工、了解情況或與工作主旨沒有直接關聯的溝通。半正式溝通則居於兩者之間。
無論是何種溝通形式,建立雙方公平、親切、輕鬆的溝通環境和氛圍都是必須的。

溝通時間

以新員工與老員工的分類為例。新員工是企業的一個特殊群體,由於對企業及所在團隊並不熟悉,認同度也不高,因此,對新員工的有效溝通直接影響一個新員工融入團隊的程度。
(1)一般來說,與新員工的溝通至少有五個時間點。
第一次,上班的第一二天
原因:員工剛入職對企業會根據所見所聞產生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的形成直接影響接下來的員工工作心態,因此,應第一時間了解新員工的想法,及時糾偏,並針對性的解決員工的誤解及困惑。如果感覺員工對企業的不認同度很強烈,也可主動與員工達成相互淘汰的口頭協定。
第二次,上班一月後
原因:相對剛入職,上班一月對工作對團隊都已有了實質的接觸但了解還不夠深入,這個時候員工對公司的認同感並不穩固。因此很有必要及時與員工的溝通,以利於及時調整員工的工作方式方法,給員工更多的鼓勵。一方面讓員工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少走彎路,另一方面也及時了解員工的心理動態。
第三次,上班三個月後
原因:三個月多是試用期結束要轉正了,這是與員工溝通的關鍵時間點。
第四次,上班一年後
原因:這是一個總結的時間。對於一般性崗位的新員工來說,一年的時間足夠使新員工向老員工開始過渡轉換,這個時候的溝通面談很有必要。
第五次,員工工作重大成績或重大失誤發生的第一時間
原因:重大成績或重大失誤的溝通,是為獎懲提供準確的依據,也了解重大事件對員工的影響,以便為該員工的管理提供依據。對員工重大成績的溝通面談,當然是以激勵為主。
(2)而對老員工的面談時間點的選擇則為靈活,多在一些事件主動或被動發生時的第一時間溝通:
第一,定期與老員工進行溝通,如半年一次;
第二,在員工出現工作上的重大或突出問題時或生活變故時;
第三,在周期性績效評估前;
第四,在員工提出離職時;
第五,在員工異動或晉升的第一時間等等。
溝通時間的選定依據是員工需要及企業利益的需要,確保不疏漏任何一次,確保第一時間介入溝通。

溝通地點

溝通面談地點根據溝通的目的、對象來定,一般分三類
自由場合:即不論場地,以自由、隨性的溝通為目的。比如,新入職第一天的員工,也許在下班的路上就可以聊一聊,或在飯堂裡邊吃飯邊溝通。
非正式場合:對場地限制不嚴格,可以是辦公場所,也可以是生活場所。如果發現下屬最近似乎情緒很不好,需要主動與下屬進行溝通,可以從關心的角度直接到下屬的宿舍里去談。
正式的場合:一般為室內,沒有他人打擾,封閉式進行。一般為目的明確,針對性強的溝通。對周期性績效評估前或具體工作事件的溝通,更適合在比較正式的場合進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