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營鐵路

溝營鐵路

晚清時期,帝國主義以利用修建鐵路來達到掠奪資源經濟瓜分中國目的。1895年,俄國由於甲午戰爭"干涉還遼有功",遂強迫清政府同意敷設中東鐵路及支線東清線。取得了在東北的特殊利益。英國受此刺激不甘示弱,"建議" 清政府修建京師通往陪都盛京的關內外鐵路(今京哈鐵路),清政府被迫同意。英、俄兩國激烈爭奪修建鐵路貸款權,最後英、俄兩強盜撇開清政府直接談判,以互換照會的方式,訂立謀求路權的互不妨礙協定。這樣,中英於1898年10月正式簽定的《關於關內外鐵路借款契約》,借款二百三十萬英鎊(折合1600萬兩白銀,年息五厘,九扣實付,四十五年還清),用於修築奉天中後所(今綏中縣城)至新民屯(今新民市)鐵路及溝營支線,中國保證本契約內所指鐵路永不讓與他國(實質保護英在華利益)才得以實施。英國人金達任總管兼總工程師,這條鐵路的實權,也落到了英國人手中。修建這條鐵路,是帝國主義在中國乾下的罪惡勾當。這條鐵路共分三段用了14年才於1912年修到奉天城的。光緒二十一年 (1895年) ,清政府開始籌備建設"營榆鐵路"。(榆,即直隸省臨榆縣城山海關,關內外陸路咽喉;營指營口河北,旅大被強租後,營口是東北最大商埠口岸,時大清國山海關兵備道尹公署、大清國營口海關--山海新關駐營口),清政府委任關內外鐵路會辦胡燏棻為營榆鐵路總辦。光緒二十四年 (1898),由英國出資,清政府施工,開始修築溝營鐵路,並於1900年4月竣工通車,鐵路全長91.1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溝營鐵路
  • 外文名:Gouying Railway
晚清時期,帝國主義以利用修建鐵路來達到掠奪資源經濟瓜分中國目的。1895年,俄國由於甲午戰爭"干涉還遼有功",遂強迫清政府同意敷設中東鐵路及支線東清線。取得了在東北的特殊利益。英國受此刺激不甘示弱,"建議" 清政府修建京師通往陪都盛京的關內外鐵路(今京哈鐵路),清政府被迫同意。英、俄兩國激烈爭奪修建鐵路貸款權,最後英、俄兩強盜撇開清政府直接談判,以互換照會的方式,訂立謀求路權的互不妨礙協定。這樣,中英於1898年10月正式簽定的《關於關內外鐵路借款契約》,借款二百三十萬英鎊(折合1600萬兩白銀,年息五厘,九扣實付,四十五年還清),用於修築奉天中後所(今綏中縣城)至新民屯(今新民市)鐵路及溝營支線,中國保證本契約內所指鐵路永不讓與他國(實質保護英在華利益)才得以實施。英國人金達任總管兼總工程師,這條鐵路的實權,也落到了英國人手中。修建這條鐵路,是帝國主義在中國乾下的罪惡勾當。這條鐵路共分三段用了14年才於1912年修到奉天城的。
光緒二十一年 (1895年) ,清政府開始籌備建設"營榆鐵路"。(榆,即直隸省臨榆縣城山海關,關內外陸路咽喉;營指營口河北,旅大被強租後,營口是東北最大商埠口岸,時大清國山海關兵備道尹公署、大清國營口海關--山海新關駐營口),清政府委任關內外鐵路會辦胡燏棻為營榆鐵路總辦。光緒二十四年(1898),山海關外鐵路開始建設,奉天將軍
曾祺為使鐵路早日通車,破例保薦詹天佑為關外鐵路幫辦,委以大權,負責主持鐵路的修築任務。當時今盤錦境內工程相當艱巨,沿途沼澤地勢低洼、水質含鹼量大,不宜飲用和作機車用水,需建數座水塔和蓄水池,以引遼河淡水儲蓄備用,還有黑魚溝、張家溝、西沙河、杜家台溝、雙台子海溝等處需要建設大型橋樑。這些都加大了修路難度。詹天佑精心勘測籌劃,日以繼夜,深入工地,指揮修築。工程雖然艱巨,但進展較快,光緒二十五(1899),關外鐵路通車至錦州後,便從錦州向營口和從營口向錦州兩個方向對頭同時修築,到1900年3月在雙台子站接軌,營榆鐵路全線通車。同年,錦州向新民方向通車至大虎山,關外鐵路僅大虎山至新民屯一段尚未完工。原營榆鐵路溝營區間改稱關外鐵路河北支線,因那時溝幫於站很小,只建有調頭三角線,所以在大虎山站專設河北支線到發場,負責河北支線列車始發和終到。工務段機務段則設在河北站。詹天佑住河北站,為鐵路總工程師。1900年夏,"八國聯軍"侵華,沙俄軍隊占據營口及河北支線鐵路。1902年10月8日,根據中俄簽訂的《交收關外鐵路條約》俄國將河北支線鐵路交還中國。詹天佑重返營口,指揮修復了被俄軍破壞的鐵路工程。1904年日俄戰爭後日本打敗俄國以後,日本人占領了河北支線線路,然後委託清政府經營,清政府則聘請兩名英國人代管河北支線,一名段長,一名工程師,每人每月掙500塊現大洋。鐵路工人受盡剝削。 "營榆鐵路"在今盤錦市境內共設立有羊圈子、胡家窩棚、雙台子、大窪、田莊台、河北6個車站,其時羊圈子、胡家窩棚、雙台子、大窪隸屬於北鎮縣地,田莊台、河北隸屬於營口縣地,北鎮縣鹽厘局在羊圈子火車站東4里沿海灘涂馬帳房鹽場,胡家窩棚是較大集市;雙台子是水陸碼頭,新興集鎮開始繁華。1907年8月關內外鐵路改稱京奉鐵路。營口支線改稱溝營鐵路。
1908年盤山廳治所從盤蛇驛遷雙台子,民國時期1913年,升盤山廳為盤山縣,雙台子由村升格為盤山鎮,為盤山縣政府駐地。雙台子站也隨之更名為盤山站。溝營鐵路貫通在盤山縣南北,運輸旅客和各種物資。盤山縣生產的鹽、葦席賴此路外運。所發出的貨物有棉絲布、煤油、紙張等。運進的貨物有大豆、高粱、苞米、木材、煤炭、石頭等。有時連人帶貨一趟車運輸,在沿途30個道班可臨時停車,貨物到營口河北(今盤錦港處,當時叫張作霖碼頭),再用船運到遼河南岸,從海上運往外地。溝營鐵路溝通關內外是一條重要的交通樞紐。張學良將軍主政東北時期的1929年(民國十八年),京奉鐵路改稱為北寧鐵路,為抵制日貨發展民族經濟,抗衡日本經營的南滿(沈大)線鐵路,北寧鐵路局在北寧鐵路溝營支線每日增加河北站經盤山站、溝幫子站、大虎山站、新民站直通瀋陽客車一次,票價僅為日本經營的營口經大石橋、海城、鞍山、遼陽至瀋陽鐵路票價的40%,還於途中供旅客飲食一樣。日本帝國主義所經營的客貸運輸受到很大打擊。"九·一八"後,日本人占有了該鐵路權,沿鐵路設關卡,不僅運輸一般貨物,還運輸軍需物資。偽滿州國鐵路(除南滿鐵路外)名義上均為國有鐵路。北寧路改為奉山線,1934年溝營鐵路改為奉山線河北支線,同屬奉天鐵路總局錦州鐵路局。1937年海城第六區(今東風、西安地區)和營口縣第七區(田莊台、榮興地區)劃給盤山縣,河北支線出溝幫子2公里後到終點幾乎全線在盤山縣境。為方便日本開拓團進行資源掠奪,在盤山大窪區間增設了田家鎮站,在大窪田莊台區間增設了庭田站(曾家乘降所),在田莊台營口河北區間增設了大同農場站(榮興)並將田莊台站遷魏家溝車站。當時日本人將中國人的火車站叫作驛,盤山驛為線路第一大站,開通1--2節車體雙向可以駕駛的輕油快車,每天跑2個往返。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寇為了加強物資的掠奪,彌補戰爭的消托,增強其主要幹線的運輸能力,在1943年8月15日強迫民工將大窪至河北鐵路段36.8公里和河北站、田莊台站拆毀,把鐵軌、枕木鋪設到沈安線及通往朝鮮釜山的線路上,大窪站遂成了這段鐵路的終點,還能繼續通車,到國民黨統治時期沒有變化。
遼瀋戰役錦州攻堅戰和黑山阻擊戰期間,1948年10月9日,為了控制瀋陽方面國民黨軍隊增援和從營口海港逃跑,中國人民解敵軍遼南獨立師309團,根據上級電令,迅速破壞了溝盤區間線路並炸毀溝營鐵路盤山鐵路橋,盤山至大窪的鐵路運輸就這樣停止了。東北解放後1949年6月,盤山縣人民政府成立裕興公司運輸部,恢復了原長400米的盤山鐵路橋,用日偽遺留汽車的車頭改裝成蒸氣機頭,以木炭為燃料安裝火車輪代替火車頭,日往返4次,牽引安上火車輪平板車改裝成的車皮,維持溝幫子至營口河北的鐵路客貨運輸。後來,因雙台子河發大水沖毀路基,小火車停止運行。但路上的鐵軌仍然完整無損。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後,東鐵總局工務總隊、東北軍區鐵道縱隊奉命入朝,由於戰爭需要,將大窪至溝幫子區間的鐵軌全部拆除運至前線,以保障供給生命線大動脈運輸暢通。但鐵路設施尚存。1951年盤山縣請示遼西省政府同意,準備將溝幫子大窪區間路基改為公路。1953年,盤山縣和遼西省盤山第一稻田農場領導看到剩餘鐵路設施不利用國家物資受損失,就建議上級"一是恢復盤山大窪間的鐵路運輸;二是將剩餘鐵路設施拆除再利用。 "中央於1954年指示錦州鐵路局將大窪至溝幫子區間剩餘的鐵路設施全部拆除。1955年8月,利用盤山至營口河北的鐵路路基和道砟改成泥結碎石路面公路,正式恢復盤山南北交通。至此,溝營鐵路不復存在,其路基已成為營口河北、遼濱葦場至盤山鎮一條公路。(今盤營公路,在市區段稱雙興路)。
營口河北火車站營口河北火車站
上世紀20年代的營口河北火車站上世紀20年代的營口河北火車站
日本進攻河北火車站日本進攻河北火車站
日軍占領河北火車站命令火車停運日軍占領河北火車站命令火車停運
溝營鐵路儘管只存在了五十多年,卻對近代營口盤錦地區的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它的曲折命運,見證了東北地區被外來勢力侵略和掠奪的屈辱歷史。近年來,營盤地區在改革開放和振興東北的歷史大潮中,經濟發展突飛猛進,水陸交通日漸繁盛,遼河大橋的建成更加速了兩地的溝通與融合,使九曲遼河口呈現出蓬勃發展的生機與活力,可以預盼,這片肥沃的土地,必將上演新的傳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