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幫子鐵路黨支部

溝幫子鐵路黨支部

中共溝幫子鐵路黨支部是遼寧省境內建立的第一個中共黨支部,活動舊址始建於1904年,1924年成為溝幫子鐵路黨支部活動主要活動場所,1930年初,時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的劉少奇同志曾親自到此視察。2002年被遼寧省委確定為黨史教育基地,2007年和2008年先後被定為市級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修繕後的舊址已成為中共溝幫子鐵路黨支部紀念館,占地面積1300平方米,場館突出黨史教育、黨性教育、黨支部書記培訓三大功能,設立4個展廳:東北第一個基層黨支部展廳、黨支部發展歷程展廳、黨支部制度建設展廳和黨支部典型引領展廳。作為東北地區重要的革命遺址類博物館,中共溝幫子鐵路支部舊址紀念館已經成為加強黨員幹部教育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被授予省黨史教育基地、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溝幫子鐵路黨支部
  • 外文名:Goubangzi railway Party branch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地理位置:遼寧省北鎮市溝幫子火車站西300m
  • 文物等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文物屬性:黨史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歷史地位:東北第一個基層支部
背景介紹,歷史沿革,鐵路工人成為革命中堅力量,遼寧第一個中共黨支部建立,黨發動組織鐵路工人爭“花紅”,劉少奇親到溝幫子指導鬥爭,溝幫子鐵路黨支部紀念館,舊址修繕,紀念館落成,

背景介紹

中共溝幫子鐵路黨支部舊址位於溝幫子火車站西300米處(原溝幫子經濟開發區鐵路中學院內)。在1923年至1931年之間成為黨組織活動的重要場所,是遼寧省境內建立的第一個中共黨支部,時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的劉少奇同志曾親自到此視察。在當時非常危險、非常困難的情況下,這個黨支部領導人民與反動當局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
修繕後的黨支部院落修繕後的黨支部院落
作為我黨在遼寧省第一個基層組織的誕生地。成立於1924年上半年的中共溝幫子鐵路支部,隸屬於中共唐山地委。這個黨支部成立後,認真貫徹黨的指示,領導工人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鬥爭。特別是領導溝幫子鐵路工人進行的著名的“花紅”鬥爭,進一步擴大了黨的影響,鍛鍊了工人隊伍,提高了工人的覺悟。溝幫子鐵路黨支部在領導北寧路工人運動中起了重要作用,在中國共產黨領導遼寧人民進行革命鬥爭的歷史上具有開創先河的意義。

歷史沿革

1924年,北鎮溝幫子成立了遼寧最早的中共黨支部中共溝幫子鐵路支部,隸屬於中共唐山地委。鐵路支部成立後,認真貫徹黨的指示,領導工人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鬥爭。 1927年,中共溝幫子鐵路支部轉歸滿洲省委領導,同年起開始發動多次罷工運動。 1930年,時任中共滿洲省委書記的劉少奇帶領中共滿洲省委、奉天特委部分領導親自到溝幫子鐵路支部視察並指導工作。在劉少奇的親自領導下,以溝幫子為中心,北寧鐵路關外段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罷工鬥爭,最終取得了重大勝利。
修繕後的黨支部院落修繕後的黨支部院落
從看上去古色古香的溝幫子火車站向西幾百米,在一個小區的深處就能看到一個古樸的院子。這裡就是遼寧最早的黨支部中共溝幫子鐵路支部所在地了。即便是當地人對這裡的紅色足跡也沒什麼印象了,大多只是知道這裡曾經是個鐵路國小,而現在成了小區居民開展業餘活動的地方。小院的外牆是紅色的老磚,四座平房圍成了一個大院子,建築都是那種古舊的樣式,從那些青磚、廊柱上還能尋覓到百十年前的痕跡。

鐵路工人成為革命中堅力量

在1900年,遼西地區第一條鐵路的修築在北鎮地區曾經引起了不小的波動。當地一帶的士紳怕火車帶來兵匪麻煩,更怕對祖上留下的“風水寶地”犯沖,於是積極運作,抵禦鐵路線的貫通。而溝幫子的士紳得知這一千載難逢的好訊息後,緊緊抓住這一有利契機,積極爭取鐵路的貫通。修路者當然願意做這一順水人情。很快,北京至瀋陽的鐵路順利通車,同年,溝幫子至營口支線也修通。第二年,溝幫子火車站建成。從此,溝幫子不僅成了京奉鐵路關外較大的樞紐站和北鎮地區的交通中心,同時,伴隨著火車的嘶鳴,溝幫子成了北鎮地區的商埠門戶,為日後溝幫子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優勢。而大量鐵路工人和產業工人也成了以後革命的中堅力量。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共北方黨負責人、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主任羅章龍年底就到溝幫子等地考察了工人運動情況。幾個月後,中共唐山地委借鐵路當局往關外調人機會,派中共黨員和工人積極分子進入溝幫子開展革命活動。
1923年“二七”慘案發生後,全國工人鬥爭轉入低潮。為了保存力量,中共唐山地委利用各種關係派一批共產黨人到北寧路關外段開闢工作。歐陽強於1923年初被派到關外錦州、溝幫子一帶開展革命活動。

遼寧第一個中共黨支部建立

1923年初,歐陽強來到錦州,通過朋友介紹進入北寧路錦州機務段機器房當一名鉗工。由於他的鉗工技術好,又肯幫助工友,很快便成為工友們的知心朋友,在這裡他領導了錦州地區早期鐵路工人的鬥爭。
為了更廣泛地開展革命工作,歐陽強除了在錦州機務段活動外,還利用業務之便來往於錦州、溝幫子、營口之間秘密活動。溝幫子火車站是北寧路關外段的一個樞紐站,在歐陽強之前,已有共產黨人馮昌等在溝幫子活動。歐陽強與他們取得了聯繫,在工人中進行革命宣傳,提高工人的思想覺悟,秘密醞釀籌建工會組織。1923年三、四月間,首先在溝幫子建立了鐵路工會小組,8月間建立了京奉鐵路總工會溝幫子分會,馮昌任工會書記,李加曉為總代表,發展會員達80多人。 1923年下半年,歐陽強正式到溝幫子鐵路機務段建立了北寧路溝幫子站黨小組,組長為歐陽強,黨員共7人。此後經歐陽強串聯活動,1924年在溝幫子黨小組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共溝幫子鐵路支部,歐陽強任書記,組織委員李華燦,宣傳委員林立,這是遼寧省境內最早建立的中共基層組織,後來黨員發展到10人。溝幫子鐵路支部活動範圍包括北寧路溝幫子站和營溝路的營口車站。
修繕前的建築原貌修繕前的建築原貌

黨發動組織鐵路工人爭“花紅”

北寧路是連線關內外的咽喉要道,1929年末至1930年初,中共滿洲省委在溝幫子領導了一場工人爭“花紅”的鬥爭。
劉少奇領導花紅運動油畫劉少奇領導花紅運動油畫
所謂“花紅”,是舊中國資本家為了刺激工人的勞動積極性,將企業利潤的一部分以“額外報酬”的形式在年終發給工人。那時的鐵路當局規定:除了在年終給工人發“花紅”外,凡是年營業額收入在160萬元以上的,年終給職工發雙倍“花紅”。可是1929年底,鐵路當局決定對北寧路關外各站停止發放年終“花紅”,連12月份的工資也不按時發給。鐵路工人辛苦一年,眼巴巴指望分得幾個“花紅”卻落空了,工人們憤怒了。
中共滿洲省委得知這一情況後,認為這是發動工人進行鬥爭的大好時機,省委書記劉少奇親自派人到溝幫子等地深入到工人中進行調查。楊一辰根據劉少奇的指示,最後確定以溝幫子為中心搞好各站、段的統一行動。 歐陽強根據省委的指示,召開支部會議,研究鬥爭方案。根據黨支部的部署,黨員、工人骨幹分頭進行活動。白天,他們躲過工頭的監視,互通信息;晚上,貼標語、撒傳單,對工人進行宣傳教育。後來,歐陽強還親自到營口、大虎山、彰武、錦州等地進行串聯,採取聯合行動。幾天時間,就將北寧路關外段的鐵路工人組織起來了,並在大虎山召開了有30多人參加的爭取“花紅”的代表會議。

劉少奇親到溝幫子指導鬥爭

鬥爭爆發前夕,中共滿洲省委書記劉少奇在省委組織部長楊一辰陪同下,到溝幫子巡視工作,指導這一鬥爭。
劉少奇視察溝幫子場景復原圖劉少奇視察溝幫子場景復原圖
在爭取“花紅”的代表會議上,歐陽強激憤地說:“我們工人生活太苦了,沒有煤燒,錢也不夠花,加班加點也不給多開工資,路局又拖欠了我們幾年的"花紅",我們要向鐵路局進行鬥爭! ”他的話音剛落,馬上贏得了代表們的贊同,代表們決心把爭“花紅”鬥爭進行到底。就這樣,經過充分醞釀和準備,一場鐵路工人爭“花紅”的鬥爭,終於在北寧路關外各站爆發了。
1930年1月初,在歐陽強的率領下,溝幫子100多名鐵路工人早早來到集合地點,敲著水桶,高喊著:“縮短工作時間!”“補發"花紅"!”等口號,把鐵路“工事房”團團圍住,要求段長出來解決問題。
電燈房工會小組組長何子英把電閘拉下來,警告段長,不答應要求決不恢復供電。
機務段的工人說:“不發"花紅",別想開走火車頭! ”
最後鐵路當局被迫答應了工人提出的條件,至此,溝幫子鐵路工人爭“花紅”鬥爭取得了完全勝利。
通過爭“花紅”鬥爭,黨組織擴大了影響,吸收了一批先進分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時,共青團和工會組織也有了較大發展,溝幫子鐵路工人的鬥爭力量日益壯大起來。 1931年2月在我黨的領導下,北寧路工人在溝幫子召開關內外代表大會,開闢了工人鬥爭的新局面。

溝幫子鐵路黨支部紀念館

舊址修繕

2015年8月,北鎮市啟動了中共溝幫子鐵路黨支部活動舊址修繕工程,修繕後的中共溝幫子鐵路黨支部活動舊址將作為北鎮市紅色旅遊基地,填補北鎮轄區內紅色旅遊的空白。
為保留更多的歷史信息,此次維修以不改變文物原狀為原則,儘可能多的使用原有建築構件,主要對院內受損建築加以修繕,並對院落地面、排水等進行綜合整治。修繕工程由遼寧省文物局撥款150萬元,由北鎮市文物處組織實施。

紀念館落成

中共溝幫子鐵路黨支部紀念館占地面積為1300平方米,在修繕後的舊址上建成,場館突出黨史教育、黨性教育、黨支部書記培訓三大功能,設立4個展廳:東北第一個基層黨支部展廳,全景再現了溝幫子鐵路支部的建立、發展和鬥爭歷史;黨支部發展歷程展廳,全面介紹了黨的基層組織歷史沿革和發展歷程;黨支部制度建設展廳,系統解讀了黨支部建設基本制度的實踐探索;黨支部典型引領展廳,集中展示了黨支部和黨支部書記的先進典型。
作為東北地區重要的革命遺址類博物館,中共溝幫子鐵路支部舊址紀念館已經成為加強黨員幹部教育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在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被授予省黨史教育基地、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