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村鄉

源村鄉

源村鄉位於金沙縣東部,距金沙縣城76公里,東北以偏岩河為界,距遵義縣貴遵高速公路26公里,遵義市50公里,南鄰官田鄉,西接沙土鎮,西北抵木孔鄉,全鎮8個行政村均通公路,公路網路里程達160公里(2013)。鄉境屬亞熱帶濕潤季風區,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海拔760——1100米之間,全鎮土地面積102平方公里。轄8個村(其中有4個移民村),126個村民組,8290戶,32000人。有耕地面積18865畝,其中田6300畝,森林覆蓋率達40%以上。糧食作物有 水稻、玉米、小麥、紅薯。經濟作物有烤菸、油菜、辣椒、花生、“五星”枇杷、雪梨等。畜牧產品以豬、牛、馬、羊為主。水產品主要有銀魚、鰱魚、鯉魚等。礦產資源有煤、褐鐵礦、菱鐵礦、矽質礦等。其中鄉境煤礦屬無煙煤,地質儲量約4億噸,燃燒值7000大卡左右;褐鐵礦已堪明儲量800萬噸,含鐵品位45%以上;菱鐵礦鄉境儲量1200萬噸,含鐵50%;矽質礦儲量為1000萬噸。全鎮處於烏江電廠庫區河畔,水岸線長約40公里,有源村客運碼頭。旅遊景點有蝙蝠洞,石筍峽谷,紹龍寺廟遺址等。源村鄉是金沙回沙酒的發祥地,早在清朝嘉慶年間,源村鄉就發展有多家小作坊生產酒,民國時期,源村生產的義齋酒,以香味出名,銷往遵義、貴陽,聞名於地方和他鄉。1954年,金沙縣政府在源村修建酒廠,命名的“金沙窖酒”是畢節地區名酒,貴州省八大名酒之一,現在金沙回沙酒已遠銷省內外,除回沙酒廠外,已有多家小作坊在不斷發展,源村生產酒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源村鄉
  • 外文名稱:YuanCunTown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貴州省金沙縣東部
  • 下轄地區:沙溪社區,雙星,農莊,普惠,群星,石板,石劉,岩底,建國
  • 政府駐地:源村街回沙大道
  • 電話區號:0857
  • 郵政區碼:551803
  • 面積:102平方公里
  • 人口:32000人
  • 方言:貴州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蝙蝠洞,石筍峽谷,紹龍寺廟遺址
  • 機場:畢節飛雄機場
  • 車牌代碼:貴F
地理環境,自然資源,經濟發展,收入,規劃,基礎設施,源村由來,旅遊名勝,領導分工,茶葉基地,

地理環境

源村鄉距沙土鎮11公里,金沙縣城75公里,距畢節市310公里,距遵義市50多公里,距貴遵高速公路20多公里。
鄉域屬重旱少雹區,光照比較充足,年平均氣溫在14.20℃—15.50℃,全年日照對數1114小時.全年無霜期290天左右,年降水量980—1053毫米,最大暴雨量為105毫米,光熱條件好,雨熱同季,但是時空分布不均,且石質山多,含水能力差,春夏間易發生乾旱,有“三年兩頭”旱,寧遭十日雨,不願三日晴的氣候特徵。
金沙縣源村鄉

自然資源

全鎮現有耕地面積18865畝,人均耕地0.75畝,其中田6218畝,糧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等。2003年全鄉糧食總產量12891噸,油菜籽總產量1610噸,經濟作物有花生油菜籽烤菸油桐和茶葉等,人均占有糧食512公斤。
源村鄉源村鄉
全鎮現有初級中學一所,完小八所,其中三所片區完小均增設國中部,村級國小六所,全鄉在校中學生1520人,小學生2955人。2014年全鎮各村全部通水通電通公路。

經濟發展

收入

2003年,全鄉實現了工農業總產值8358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4342萬元,占51.9%,農業產值4016萬元,占48%,財政收入146.5萬元,人均純收入1911元。

規劃

2003年全鄉境內有火炮廠一間,有規模煤礦2間,即年產9萬噸的世高煤和年產3萬噸的田灣煤廠。擬建的回歸、重源、劉家林、水井灣四間煤廠正處在設計規劃當中,源村煤炭礦區面積達22平方公里,煤層穩定,辦礦條件好,適於開大中型煤礦,發展前景良好。

基礎設施

交通和學校
源村鄉人民政府駐地源村街,是源村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常住人口3667人。鎮區現狀建築主要沿源村至沙土鎮的過境公路布置,以磚混結構為主,鎮區街道狹窄,基礎設施不完善,鎮容鎮貌有待於改善。集鎮現有中國小各一所,源村中學位於鎮區東面,占地22.14畝,共12個班,教師40餘人,在校學生1500餘人,國小位於鎮北面,占地15.5畝,教師32人,在校學生850人。
醫療和設備
集鎮現有中心衛生院一所,有病床12張,集鎮內還有一所婦幼保健站,現有醫療設備比較簡陋。集鎮開通了程控電話,全鄉裝機容量為1200門,村村通電話率100%,相繼建成開通了中國移動通信和中國聯通行動電話。集鎮電力屬國家電網系統供電,截止到2010年,集鎮用水系烏江庫區供水,有高位水池一座,日供水200方左右,無水處理設施。

源村由來

源村鄉距離金沙縣城約75公里,坐落在金沙的東部,是金沙縣撤區並建鄉鎮後較大的一個鄉鎮之一,與遵義縣石板鎮共飲一河之水,境以河為界。
源村鄉區域圖源村鄉區域圖
追溯歷史,單是一個“沅”字就有戲劇性的變化。清初開場,定名為元村場,使用“元”字意是外來的人在這個地方已經逐漸增多,理應建立一個場鎮,新的元村場就此開始。
據上元村譚氏先祖“譚公佩法諱秀伯”墓碑記載,“譚公於乾隆二十四年(1760)五月初十未時在黔邑永豐里五甲地名上元村壽終”。由此說來,當時的元村場,就是上元村,譚秀伯墓碑序佐證。
據馬揚坡張功錫乾隆九年(1745)——嘉慶二十一年(1817)墓碑記載:張功錫是乾隆三十年落業於元村場,嘉慶二十一年死後,因不明白當時的元村的“元”字,張懷珍道光二年墓碑序同樣不明白,把“元村場”錯寫成“袁村市”,乾隆五十九年陳登鰲墓同樣寫“袁村場”,根據這三所墓碑的記載時間,相距元村場開場時間137年之多,以訛傳訛一直到清末至民初。
但從光緒年間和民國時期的墓碑上可以看出,在清末至民國時期已把“袁村場”的“袁”字更為沅江的“沅”。1938年間,有一年約六旬的道人,從大渡口河邊,走到小溪溝,後經過一個山坡到半邊街小息時,吟了一首小詩:“一上河來三點頭,一股銀水向東流。誰人撞得金鐘響,代代兒孫中公侯。”這首詩中的“向東流的大渡口河水”正是指沅江的水,沅村本就在大渡口河岸上邊,所以不難看出沅村的“沅”就是沅江的“沅”。再查辭書:“沅江水流,發源於貴州,流入湖南的洞庭湖”,也能證明這一點。
1954年8月27日,由金沙縣縣長李德楓簽發的《土地房產使用證》第八區新沅鄉沅村居民×××使用的是新沅鄉,沅村村。由此,沅字定名由來已久。並不叫什麼新源村,《土地房產使用證》可以作證。
在1992年初,撤區並鄉後,時任金沙縣委書記的黃玉貴向地區和省報告鄉鎮名稱時,工作人員把沅字寫成了“源”,當時的源村鄉黨委書記龍文超,曾向金沙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匯報過源村鄉名有誤的事,當談到沅村的“沅”字時,說沅村的“沅”應該是沅江的“沅”,縣政府主要領導人說:他向地區匯報沅村已把“沅”字說成來源的“源”了。鄉政府一工作人員去列印信箋函頭時因不知道該用哪一個“沅”,於是隨意選用了“源”。所以現代人就把“沅”用作了“源”。為了歸還“沅”字的本來面目,去掉“源”字,寫成“沅”字,更加有歷史意義。
除“沅”字的變化之外,沅村的地理位置也曾有過幾次變動。沅村真正的沅村場,據葬於套南凹元村場左側的車履中墓碑記載,從小堰坎上的趙家屋基為起點,向左上方延伸的地方,叫上元村,也就是元村場。該元村場的舊址在現代的周姓墓地(芭蕉溝宋姓屋基)以及該墓地右面的青山楊姓屋基,這兩個地方是元村場的中心點,而且楊姓屋基與宋姓屋基境是肉衣之距。
據張懷珍乾隆丙申年(1776)至道光二年(1822)墓碑記載,張姓在沅村河村平修建萬壽宮,作為江西同鄉會館,把會館捐贈給江西籍來沅村居住人員,為聚會休閒提供方便,這就是沅村傳說的“萬壽宮”,1854年安底王三鮓疤在安底率眾起事,稱緣人起義,輾轉省境,戰事頻多,“殺富濟貧”的口號影響著各地,沅村在這次運動中遭到嚴重創傷,如萬壽宮被化為灰燼,至今留下少量的瓦片來認定當年的舊址。
因此,沅村場由上元村遷至河村平即下沅村(馬揚坡腳)。老年人常說的下沅村趕場就由此而來。
在同治元年(1862年),石達開率太平軍與川軍、湘軍在涪陵大戰失利,攻遵義未克,左翼李福猷部佯攻綏陽後,經遵義南鄉入境沅村,對沅村百姓進行燒殺搶奪,導致沅村場所住的平民百姓四處躲藏,外逃人員難以歸家,所剩房屋遭破壞,這一年段就是傳說中的“逆亂”年間。沅村場再次遭到破壞,又移至今天趕的沅村街。
然而,河村平這條歷史沅村場留下街房無人居住,被損壞剩下木材房架,被一些姓氏撤去,街場房屋剩半邊,沅村半邊街由此而來。在民國初期,人們朝黑神廟的廟會,黑神廟的人又組織唱戲,黑神廟就成了集鎮,境內形成了兩個場鎮,後來,當地一李姓人家的媳婦因用火不慎發生火災,黑神廟街房被燒毀,趕了十八年場的黑神廟集市無奈被停。1955年至1959年間,建立初級社、高級社、人民公社時期,沅村人民公社黨政辦公室所在地就是歷史遺留下來的萬天宮,即現代的大關井坎上。
撤區並鄉後,撤村鄉辦公樓修建在金鐘山腳的對門寨(解放前齊家洋房子坎下),由原來的小鄉8個村增加到現代的23個村,分為沅村片區工委、石板片區工委、石劉片區工委。
2008年源村鄉的村級組織又一次調整,撤去三個片區工委和23個村,並建為8個村,即為:源村村、農莊村、普惠村、群星村、石板村、石劉村、岩底村、建國村。

旅遊名勝

桃源洞位於源村鄉榮勝村三木塘村民組的桃花山山腰,當地民稱蝙蝠洞(因洞內蝙蝠多)。該洞距省城貴陽170公里,金沙縣城70公里,歷史名城遵義市40公里,遵義縣城(南白鎮)29公里,貴遵高速公路25公里,川黔鐵道幹線26公里,錢壯飛墓28公里,紅軍長征菜籽坳戰鬥遺址18公里,息烽懸天洞50公里。該洞周邊有王家坪洞、麻三洞、楊家大洞、狐狸洞等形成一個溶洞群。花灘河流域、偏岩河流域交匯於此處。在桃花山上可與縣內官田鄉、沙土鎮、遵義縣鴨溪鎮、石板鎮、南白鎮三合鎮、烏江鎮相望。
處於烏江渡庫區的花灘河、偏岩河交匯處,魚群蝦美,八方遊客來此垂釣。國家旅行社將烏江高峽平湖劃為黔北旅遊風景線。
洞長4公里,最高處100米,最寬處30多米,洞中有洞、洞中有水,洞內有驚無險。天然石鐘乳形成的堆積物雄偉壯觀,千姿百態,鬼斧神工,有逼真的觀音聖母、濟公戲嫦娥、雄獅迎賓、仙女散花、嫦娥奔月、孫猴盜蟠桃、老壽星、羅漢曬肚、佛祖誦經、孟姜女哭長城、石林、天書樓樓頂天花板上古詩、石畫、有中文、甲骨文、藏文等文化遺產,還有逼真的唐僧收徒、豬八戒拜師、桃園結義、關公刀、孔明墳。傳說三國時諸葛亮藏於此洞(洞中有墳墓為證),看一條數噸重的大鯉魚從天而降,正在跳龍門呢!經過一小溪到達一個河塘,再翻山越嶺,一道銀光閃閃的大雪山,彩色的地板,千姿百態、五彩繽紛,這就是水晶宮,宮內有兩條蛟龍戲珠,宮內分為三宮六院,各宮各院有不同的造型和色彩,再往裡面走去,放眼望去,一片白茫茫的大雪山,山上水流下,好像冰雪融化成一條條小溪,雪山下有座雄偉壯觀的寶塔。

領導分工

王珠明:黨委書記,主持黨委全面工作,分管計畫生育工作,聯繫人大、黨政辦公室。
張斌:人大主席,主持人大主席團全面工作,分管國土資源、村鎮建設、(中岩)地災,聯繫國土資源管理所、村鎮規劃建設站。
譚亞雄 :黨委副書記、鎮長,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財政、金融、後勤、兵役工作 。
梁永棋:黨委副書記,協助書記工作,分管黨政辦、組織、遠教、幹部、雙考雙評雙掛鈎、便民服務中心、考核辦等工作;聯繫整髒治亂、統戰、群團、三公開工作。
孫正強:黨委委員、紀委書記,主持紀委全面工作,分管預防職務犯罪、統戰、工會、團委、婦聯、政協、老齡、關心下一代工作、鄉志、黨史、老體協、檔案、人勞社保、民政、民族、宗教、殘聯、村務公開等工作,聯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社會事務辦公室、農低保辦。
王勝:黨委委員、政法委書記,分管政治、綜治、維穩、礦山地災、禁毒、信訪、依法行政等工作,協管計畫生育;聯繫司法所、派出所、人口和計畫生育辦公室、人口和計畫生育婦幼保健服務站。
李勇:武裝部長、副鎮長,分管民兵、武裝、危房改造、新農村建設、生態家園、整髒治亂工作。
陳宇 :黨委委員、副鎮長,負責農業農村、移民、扶貧、統計、科技、科協、農機安全、農電網改造工作,聯繫農業服務中心、林業環保站、水利站。
王成 :黨委委員,分管宣傳、通訊、文聯、文教衛生、食品安全等工作,聯繫中心校、衛生院,負責黨政辦公室工作。

茶葉基地

有關茶葉基地的圖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